歪讀三國33回 劉備為何不救關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
一起漲姿勢~
「
荊州對於劉備多重要,為何在拿下漢中後卻突然人間蒸發一般,對於關羽在東線對曹仁發動的夏季戰役,即不呼應西線出擊,又不及時給予東線補給,造成關羽「失荊州、走麥城」,西蜀從此由盛及衰。
在《荊州真是大意丟的嗎?》(23回)中,小編站在關羽的視角已進行了解讀。
那麼劉備在這段時間,為何貽誤戰機,對關羽置之不理呢?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一探究竟。
公元219年的劉備,迎來了人生簡歷當中最為輝煌的時期:在西線戰場劉備親自指揮KO掉夏侯淵、耗走曹操大軍、占領漢中,自封漢中王;東線戰場上,二號人物關羽擊潰救援曹仁的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意氣風發的漢中王,在內心中有了一絲絲的「得意」,但還沒有「忘形」。
劉備眼前還有三件比較棘手的問題需要處理:
雞肋漢中
曹操雖然從自認為」雞肋「的漢中撤軍了,但是卻利用張魯的威望遷走了當地的大部分居民,給劉備留下了更加」雞肋「的漢中。
由於漢中多山,兵力布防需要化整為零,分散至各個重要的要塞山頭,相互的通訊救援和糧草補給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劉備留下了入川將領中最為信任的魏延駐守漢中,分兵十萬駐守。
故此,劉備在帳面上已經沒有再組織第二支集團軍的兵力了。
西蜀人心
由於西蜀人心不穩,劉備非常忌憚益州當地勢力的謀反,劉備採取了胡蘿蔔加大棒的方法:
1.內部採取聯姻方式加強與西蜀當地大勢力的結納。
劉備夫人孫尚香被扣江東,以法正為首的大臣們勸劉備迎娶劉璋手下當地大勢力吳懿的妹妹吳莧。
因為吳莧是劉璋已故兄長劉瑁的遺孀,劉備認為自己與劉瑁同族,有違立法,法正進諫道: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於子圉乎?法正認為晉文公逃難到秦國時,曾經娶了自己親侄子晉懷公子圉的妻子懷嬴,而未受到禮法的抨擊,何況劉備和劉瑁只是同姓呢。
劉備於是納為王妃,後立為皇后,諡號穆皇后。
2.《典略》曰:備於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
劉備從成都到連接漢中的軍事要塞白水關之間,一口氣修築了400多座館驛和駐兵的碉堡要塞,一旦出現兵變,可以迅速集結兵力鎮壓。
給予反對勢力以巨大的威懾。
3.採取明暗兩條線整肅朝綱。
明線上由法正、諸葛亮、劉巴、伊籍、李嚴等五名常委一起制定《蜀科》,改變劉焉劉璋父子治蜀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的局面。
暗線上則由法正秘密剷除了很多 抵制劉備的勢力。
為此法正被稱之為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已者數人,其實是為了劉備的統治力而自毀形象。
荊州之險
在解決上述兩大棘手問題的同時,劉備並非完全沒有關注荊州的動態,也採取了以下措施:
1.將桂陽、長沙和所占江夏一部三個靠近東吳的郡歸還給了孫權,用以緩和與東吳的關係。
2.派劉封和孟達奪取上庸,呼應荊州。
3.在得知曹操起兵欲取荊州時,讓關羽以攻為守攻擊樊城的曹仁。
在之前的32回《荊州真是大意丟的嗎?》中,曾經說過當得知曹操派兵攻打荊州的時候,關羽要麼選擇退守南郡,等待劉備的援軍;要麼以攻為守進攻樊城,打擊曹操的先頭部隊。
選擇守的話,一方面不知道東吳會採取何種態度,因為魯肅死後呂蒙掌權,呂蒙屬於東吳的鷹派人物,對荊州早就虎視眈眈,基本上可以判斷東吳會出兵,南郡腹背受敵;另一方面由於分兵十萬守漢中,劉備已經沒有後備軍可以增援荊州了。
退守南郡只會是坐以待斃,所以關羽才會接到命令主動出擊攻打樊城,只要成功擊退曹仁的進攻,東吳也就不敢來犯,荊州可度過此次危機。
待轉年劉備兵、糧、將都有所緩和之時,再對荊州和漢中進行部署的調整。
END
關於荊州攻防戰,流傳著太多的故事版本,講關羽大意失荊州、講劉備取漢中後得意忘形貪圖安逸不思進取,講諸葛亮為掌權排除異己借魏、吳之手除掉關羽等等。
然後,真實的歷史上,劉備雖然在取漢中後達到了事業頂峰,但仍然保持了清醒的認知和敏銳的嗅覺,在已有條件下給予了關羽最正確的作戰方案。
事後諸葛亮的話,如果魏延的十萬兵能夠安排在荊州的話,也許歷史將會是另外的結果吧。
ID:libuddy
公眾號:李大剛頻道
每個周末,最接近三國歷史的原創
掃描上方「公眾號」可以訂閱哦,每個周末小編都做有逼格的原創,寧可歪著說正史,絕不正著說歪史。
點擊「閱讀原文」,可看三國系列文章。
關羽真的丟了荊州了嗎?為什麼關羽一定會失敗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中平元年(184年),漢室宗親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
三國三大兵家必爭之地:關羽威震華夏,孫權永生難忘!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指天然地勢險峻的所在,地形適合防禦或進攻,打仗時兩軍必會相互爭取的地方。比如在戰國後期,上黨地區無疑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因為上黨地區的爭奪,秦國和趙國爆發了長平之戰。...
關羽在襄樊正面戰場小敗給徐晃為什麼不久就全軍潰敗
公元219年,關羽兵進樊城,樊城守將曹仁向曹操告急。於是曹操派于禁帶七支精兵數萬人馬馳援曹仁。這時候天降大雨,于禁的人馬困於洪水中,被關羽全部俘虜。這時候只剩下樊城的曹仁數千兵馬死守城池,還有在...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到底是誰的錯
民間有句俗語叫「關雲長大意失荊州」。說的是三國時期大將關羽據守荊州力攻樊城時被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襲了荊州,而自己也被迫敗走麥城,最終遭擒被殺。那麼,荊州之失,僅僅是關羽一人之過嗎?或又是誰的錯?
東吳如果不偷襲關羽,三國會提前統一嗎?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荊州都督關羽發動了對曹操的北伐戰役,戰役前兩個月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可就在兩個月後,東吳忽然背盟偷襲關羽,關羽兵敗麥城,被東吳殺死。之後,孫劉聯盟破裂,曹魏...
打破三國局勢平衡的重要戰役,是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
三國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魏蜀吳三個政權,赤壁戰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形。話說劉備赤壁之戰後不久,攻取了益州,並在建安二十四年在漢中擊敗了曹操大軍,接著派劉封...
襄樊之戰,劉備為什麼不派兵馳援關羽,是劉備害死了關羽嗎
關羽發動對襄樊戰爭,不久兵敗身亡,劉備不僅痛失一員戰將還把僅有的荊州三郡也丟了,以後的蜀漢北伐陷於被動就是因為丟失荊州,只能從西線北伐。於情於理劉備都應該去馳援關羽,保住荊州。但整個戰爭我們看到...
坐火箭般速度飛起的劉備,因為犯兩個致命錯誤,又隕石般速度墜落
三國風起雲湧,數不盡的風流人物。在這段歷史上可圈可點的人物太多太多,足智多謀的諸葛孔明,忠勇雙全的關羽,唯才是舉的曹操,雄才偉略的孫權,每一個人物都有說讓人津津樂道的豐功偉績,每一個人都有可歌可...
關羽兵圍樊城之時,劉備和諸葛亮為何不率軍相助?實在是分身乏術
關羽絕對是三國時期的一員超級猛將,不論是在三國正史中還是在《三國演義》中(但這裡說的是正史);關羽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後在涿郡與劉備、張飛皆為兄弟,開始了征伐天下的歷程。
水淹七軍,荊州未丟,關羽未死,會活捉曹操,東襲孫權嗎?
大家都知道,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傅士仁和糜芳投降,荊州丟失,關羽腹背受...
諸葛亮與司馬懿第一次交手,十人有九人猜錯!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是《三國演義》的重頭戲。一談到這裡,有人立馬會想到諸葛亮六出祁山,與司馬懿鬥智鬥勇。但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交手,卻並不只是六出祁山。諸葛亮二出祁山時的對手,並不是司馬懿。而在他...
關羽丟掉荊州只是因為大意?
看《三國演義》最不忍看到的是第76回「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這一回里蜀漢五虎上將之首英勇無敵的關羽不僅丟掉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自身性命也賠進去了,可以說一世英名毀於一旦。而且失荊州對...
劉備麾下有一大將,勇猛無敵威震天下,死後魏蜀吳三國都舉行葬禮
在三國時期,第一猛將公認的是呂布,但至於第二猛將,則在典韋、許褚、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等人中難以擇決;但是絕大部分人認為是關羽,至少從名氣和戰績上來說,是關羽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