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小報敢造皇帝的謠,卓偉「第一狗仔」 的位置要讓出來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來,卓偉攝影團隊的集體辭職引起了輿論關注,有業內人士放出猛料,卓偉工作室的這次動盪很可能是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該人士還透露卓偉涉嫌炒作,據說有明星花錢買偷拍,數額高達一億兩千萬左右。

儘管卓偉已做出回應闢謠,網友卻不買帳,「允許你在娛樂圈惹是生非,還不讓人說說你了」!

卓偉在娛樂圈有「中國內地第一狗仔」的稱號,他的鏡頭下,出現過劉曉慶、陳建斌、趙薇、高圓圓、馮小剛等明星大腕,白百何出軌事件更是燃爆網絡,雖然招致罵聲一片,但不能否認,卓偉和他的團隊的確神通廣大。

兩宋之際,中國社會同樣活躍著一群狗仔隊,他們沒有攝影器材,沒有摩的和汽車,沒有通訊工具,但仍然生產出了令大宋群眾趨之如騖的內容,「以先得者為功」。

宋朝政府還是比較重視社會輿論的,當時有個部門叫「進奏院」,「凡朝廷政事設施、號令賞罰、書詔章表、辭見朝謝、差除注擬等合播告四方通知者,皆有令格條目具合報事件譽報」,聽起來這是專業的新聞機構,他們的工作人員稱之為「進奏官」,大概就是記者。

《海陵集》中記載,進奏院的一些官員因為在播送新聞的過程中發現「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然後就想著往外面傳遞小紙條,看來他們的新聞敏感度很高啊!不管怎麼樣,宋代的民間媒體「小報」因此有了生存的機遇,進奏院得以成為小報重要的消息渠道。

史料記載,小報的公關能力之強令人驚嘆,不僅有北宋政府部門中的一些官吏為之長期「供稿」,甚至是他們的家人和朋友都參與其中,「所謂內探、省探、衙探之類」。

除了政府關係好,小報還有大量的「采編人員」壓陣, 比如「消息子」(宋朝活躍在民間的新聞搜集人員)。

與官方媒體相比,小報的優勢正在於其消息靈通,「或是朝報未報之事,或是官員陳乞未曾施行之事」,獨家新聞讓它的市場受歡迎度很高。

當然,你千萬不要以為小報就是北宋的《大公報》,記者們個個都該頒發普利茲獎。

小報的「記者編輯"們也會為了獲取這樣的「獨家」報導,遊走在律法邊緣,甚至聽信街頭巷議,捏造新聞事實。

真正引起官方震怒的一次事件發生徽宗在位時期,也不知道哪個小編吃了豹子膽,居然策劃了一次「假詔書事件」,借皇帝名義痛罵宰相蔡京,說他「目不明而強視,耳不聰而強聽,公行狡詐,行跡諂諛,內外不仁,上下無檢」,文末還煞有其事的寫了句「朕之過也」。

新聞造謠的功力也是沒誰了。

這篇新聞的點擊是突破了十萬加,但也捅了大婁子,宋徽宗親自發公告澄清此事,「奸人乘間輒偽撰詔,撰造異端」,「近撰造事端,妄作朝報」,他命令開封府一定要抓住亂寫假新聞的人予以法外嚴懲。

從《宋刑統》來看,宋朝對於輿論的監管力度還是很大的,重者絞死,輕者流放或杖打。

無奈吃瓜群眾太多,這些民間新聞媒體和從業者有利可圖,並沒有因為官方的限制而收斂,「假詔書事件」(約1110年)之後,至少到1193年,仍然有官吏說小報「鑿空撰造,以無為有,流布近遠,疑悟群聽」,宋朝狗仔隊的小夥伴們真是「娛樂至死」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古代的官府是如何管理「小道消息」

在唐代,有「邸報」和「進奏院狀報」兩種不同的載體,前者是朝廷辦的,後者則由地方州府駐京辦私下裡采編的。也就是說,後者具有了樸素的信息取捨和窺評的特點。宋代對此進行整合,將各路(省)駐京辦(進奏院...

揭秘古代的官府是如何管理「小道消息」

在唐代,有「邸報」和「進奏院狀報」兩種不同的載體,前者是朝廷辦的,後者則由地方州府駐京辦私下裡采編的。也就是說,後者具有了樸素的信息取捨和窺評的特點。宋代對此進行整合,將各路(省)駐京辦(進奏院...

沒有智慧型手機,古人怎樣看新聞?

早在一千多前的中國古代,已經開始出現了以文字作傳播媒介的報紙,還是一門有價有市的生意。常言道︰「山高皇帝遠」,怎樣把中央政府的決定準確地傳送到各地方政府無疑是相當重要的一項任務,但也正因如此而成...

宋朝也有自媒體!

如果你生活在宋朝,有汴京戶口,還是個讀書人,那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門閥制度至宋已土崩瓦解,階層流動重新開啟。歷代君主重文抑武,博求俊彥,尊「不殺士」為祖訓。知識分子迎來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