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也有自媒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你生活在宋朝,有汴京戶口,還是個讀書人,那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門閥制度至宋已土崩瓦解,階層流動重新開啟。

歷代君主重文抑武,博求俊彥,尊「不殺士」為祖訓。

知識分子迎來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作不死」的年代。

宋代300年,無論寒士名士,出路不是一般多。

考公務員吧,俸祿高,還可以經商;混不好還可以回家寫書,玩粉絲經濟。

典型如柳永老師,官做得一塌糊塗,寫詞卻首首「10W+」,後來乾脆內容創業了。

如果中國也有「文藝復興」,那一定是宋朝。

四大發明占了仨(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整一東方矽谷。

科技全面開掛,沈括一部《夢溪筆談》,學科之多,連起來可以繞地球兩圈。

宋詞成為流行樂鼻祖,有料又好聽,歐陽修、蘇軾、辛棄疾等天王和李清照等天后交相輝映。

繪畫也攀至古典主義高峰,一幅清明上河圖,將汴京這個大超市描得活靈活現。

有宋一代,是一個春天。

此時的歐洲還沉湎在中世紀漫長的黑暗中,羅馬帝國被蠻族擊垮,幾乎敗光了古歐洲文明那點家當。

西方開始了王權衰落,教會腐敗,科學家被送上火刑架的操蛋日子。

活字印刷壹別看有大宋特色的封建主義搞得不錯,國運卻相當低迷。

在周邊契丹、女真、蒙古、西夏等列強輪番秀肌肉下,大宋正加速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

作為棟樑中堅的士大夫群體,無論出於憂國憂民、奪位爭權還是窺賞風月,都產生對時局信息、廟堂秘聞、名人軼事乃至市井奇談的剛需。

雖然當時宋廷也發行官報,但多為文件告示,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這個商機首先被「進奏官」群體捕獲。

作為當時唯一的官媒新聞工作者,他們掌握著大量官場軼事和坊間傳聞。

起初他們受人所託,刺探國事或人事安排,發現獲益豐厚,就印成「小報」出售。

大宋的自媒體時代從此開啟,首批粉絲為士大夫及知識階層。

商業繁榮刺激了民辦教育,市民大批走進私塾書院,飽暖思八卦,也帶來小報出版的風口。

如果你夢回汴京,早上起來,吃個武大郎燒餅,喝杯王婆豆漿,我建議你到書店轉轉。

當天各式小報已上攤,頭條可能是這樣的:《周一見,李師師密會情郎大曝光》、《獨家!西門慶緋聞女友竟然是……》、《蘇軾回應兒媳風波: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震驚!喬峰身世水落石出,不轉不是大宋人》、《燕雲十六州領土談判重啟,大宋可以說不》……仇英版《清明上河圖》上的書店小報開創了大宋的八卦娛樂事業,此後運作也日漸商業化。

為應對激烈的報業競爭,老闆們組建了狗仔隊,並以「密探」、「省探」、「衙探」等分工,相當於現在的跑線記者。

密探專門八卦帝王賓妃的各種香艷纏綿;省探則專事打聽官員任免、廉政或通姦消息;衙探相當於法制記者,到衙門大牢蹲點報導兇殺案。

古籍里記載了小報當時的發行盛況——「京城印行,繞街叫賣」。

貳關於宋代小報的更多細節,在宋光宗紹熙四年(1193)一份臣僚奏疏可見一二:「近年有所謂『小報』者,或是朝報未報之事,或是官員陳乞未曾施行之事,先傳於外,固已不可。

至有撰造命令,妄傳事端,朝廷之差除,台諫百官之章奏,以無為有,傳播於外。

訪聞有一使臣及合門院子,專以探報此等事為生。

或得於省院之漏泄,或得於街市之剽聞,又或意見之撰造,日書一紙,以出局之後,省部、寺監、知雜司及進奏官悉皆傳授,坐獲不貲之利,以先得者為功。

一以傳十,十以傳百,以至遍達於州郡監司。

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報為先,而以朝報為常,真偽亦不復辨也。

」(《宋會要輯稿•刑法》)從這條史料,我們可以看出宋朝小報已初具近代新聞報紙的特徵:職業狗仔已經出現;定期八卦、規律出版,而且很賺錢;新聞來源非常廣,或內部爆料,或街頭採訪;發行量巨大,不但覆蓋北上廣,還流通到地級市;吃瓜群眾愛八卦,以小報為先,嚴重影響中央媒體的權威。

王安石變法後,官報原先的「定本制度」已徒有形式,改事前檢查為事後抽檢。

管制鬆動進一步助大宋的八卦事業走上快車道。

汴京城內,「賣朝報」的吆喝已公然,小報們冒充官報洗白,以躋身主流媒體。

宋廷的公關意識還不錯,一直堅守輿論陣地,堅持正面宣傳。

史料記載,宋朝已建立官方新聞發布機制,謂之「出榜」。

政府人員定期在鬧市貼出榜文,通報消息。

即使在靖康年,大宋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政府仍以榜文直播了徽欽二帝出城與金人談判至被俘全過程。

叄至北宋末,小報已呈繁茂之勢,狗仔們扒料技能滿滿,總想搞個big news,同時開啟了「作死」模式。

至徽宗年間,汴京城外,金人馬嘯可聞,城內奸佞橫行,又以「大老虎」蔡京的民憤最高。

宋大觀四年(1110年),小報假冒徽宗口吻發布詔書,稱「蔡京目不明而強視,耳不聰而強聽,公行狡詐,行跡諂諛,內外不仁,上下無檢。

」還報導說,蔡京一夥已被團滅。

據說此事讓蔡京非常狼狽,開了N次新聞發布會。

「偽詔」一事最終也不了了之。

宋室南渡後,小報發展至頂峰,狗仔們神一樣的存在讓娛樂圈、文藝圈乃至政壇顫慄。

即使顯赫如理學大師朱熹也難逃躺槍。

狗仔們先爆出他與兒媳私通的黑料,再扒出其因政治派系鬥爭差點將名妓嚴蕊打死。

朱熹被黑後,在黨爭中也失利,最終被罷免。

如果你就此認為宋代狗仔隊只是追臭逐腐、無事生非之輩,便是大大的誤會了。

如果你穿越回去採訪一名宋代狗仔,他一定會眼角含淚、仰望星空:「我一說新聞理想,說做人的尊嚴,是不是很諷刺?但是我知道,我就是要做有尊嚴的狗仔。

我是有新聞理想的,就是在娛樂新聞領域,盡我最大能力戳穿假象、揭露真相,讓新聞真正發揮應有的社會監督作用。

」他們沒有食言。

戰事緊急時,他們報導了軍民一心抗金救國的主旋律故事;宋高宗紹興七年,御史胡銓撰寫奏疏請求「斬秦檜以謝天下」,官報對此不敢提半字,小報則全文照發。

由於眼線嚴密,大宋狗仔們組成了當時最強大的情報系統,官員的召見、升遷、調任、罷免,皆被小報搶得毫無神聖感,也讓朝廷很沒面子。

南宋開始全面封殺「小報」,以「撰造浮言」、「肆毀時政」、「動搖眾情」等罪辦。

除取締發行外,還規定凡私看小報者流放500里,舉報者賞錢300貫。

同時將進奏官以五人為甲作連環保,並增強宮廷門禁,保管文書,以絕小報的消息來源。

大宋狗仔隊自此進入地下狀態,但人民用銅錢投票,小報仍暢銷不衰,一直延續到南宋滅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人也愛八卦:大宋朝小報行業繁榮

如今的娛樂事業無限繁榮,明星名人的八卦趣聞儼然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最好談資,殊不知,兩宋人民的娛樂生活也毫不遜色。 那時候,兩宋首都的中產階級家裡,往往有兩份報紙:一份是官府的「朝報」,相當於現在的...

讓朝廷頭疼的南宋「狗仔隊」

有媒體的地方,就會有「狗仔隊」的存在。新聞是媒體生存的保證,現在如此,古代亦然。南宋時期,新聞媒體相對比較單一,以京城臨安為例,堂堂首都,也只有兩份類似於現代報紙的媒體,一份是官方的「朝報」,...

我的天哪,原來「小報」宋朝的時候就有了

我的天哪,原來「小報」宋朝的時候就有了如今的娛樂事業無限繁榮,明星名人的八卦趣聞儼然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最好談資,殊不知,兩宋人民的娛樂生活也毫不遜色。那時候,兩宋首都的中產階級家裡,往往有兩份報紙...

宋代狗仔隊狂揭官員桃色朱熹也中槍

時代不斷改變,現今我們會透過網站、社交網絡看新聞及吸收信息,而是不久之前,我們主要透過紙張及文字來傳遞新聞資訊,我們會將這類稱作紙媒。在中華大地,紙媒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漢朝,是世界上最早用紙抄寫...

沒有智慧型手機,古人怎樣看新聞?

早在一千多前的中國古代,已經開始出現了以文字作傳播媒介的報紙,還是一門有價有市的生意。常言道︰「山高皇帝遠」,怎樣把中央政府的決定準確地傳送到各地方政府無疑是相當重要的一項任務,但也正因如此而成...

宋代娛樂報導的威力

如今的娛樂事業無限繁榮,明星名人的八卦趣聞儼然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最好談資,殊不知,兩宋人民的娛樂生活也毫不遜色。那時候,兩宋首都的中產階級家裡,往往有兩份報紙:一份是官府的「朝報」,相當於現在的黨...

揭秘古代的官府是如何管理「小道消息」

在唐代,有「邸報」和「進奏院狀報」兩種不同的載體,前者是朝廷辦的,後者則由地方州府駐京辦私下裡采編的。也就是說,後者具有了樸素的信息取捨和窺評的特點。宋代對此進行整合,將各路(省)駐京辦(進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