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宋朝就有了新聞報紙,還敢刊發假聖旨假奏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關注,每次更新搶鮮看。


一般人認為中國的報紙最早出現於西方列強入侵中國之後在各地設立的報館,但實際上,中國早在9世紀就出現了第一份報紙。

不過,這時的報紙還只是官方的,只供官員內部閱覽,並不流通於市面。

只有到了宋朝,這才出現了民間發行的報紙。

北宋末年,政府的新聞控制力減弱,民間小報開始發行,至南宋則遍地開花。

這些小報為了吸引讀者眼球,假新聞假聖旨假奏章不時出現。

那些進奏官、邸吏、使臣、中下級官員、坊間書商,搶先一步,把朝廷尚未發布或不宜於公開的政務動態、花邊新聞刊發出來,內容囊括「省、院之漏匯,街市之剽享有,意見之撰造」。

小報的新聞記者大多兼職,統稱為「探報」。

這些狗仔隊員,利用職務、地緣、親緣關係,採用非正常手段,孜孜不倦探聽各級內部消息,負責宮廷新聞的叫內探,負責中央機關的叫省探,負責各地衙門的叫衙探。

因為那時沒有在報紙上登廣告一說,所以小報編輯們就想方設法弄到大新聞並刊登出來,以此來擴大發行量,也只有這樣才能盈利。

所以,普通民眾時不時就能看到一篇名人的爆炸性新聞。

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詔:「近撰造事端,妄作朝報」。

原因是小報刊登了一道假冒皇帝斥責前宰相蔡京的詔書:「前宰相蔡京目不明而強視,耳不聰而強聽,公行狡詐,行跡諂諛,內外不仁,上下無檢,所以起天下之議,四夷凶頑,百姓失業,遠竄忠良之臣,外擢暗昧之流,不察所為,朕之過也。

今州縣有蔡京蹤跡,盡皆削除;有朋黨之輩,悉皆貶剝。

仰內外文武臣僚無隱。

由於小報的娛樂性質,對官方語言產生了破壞,因此政府一直對小報才去禁止態勢。

但由於百姓與官員都樂於購買小報,故而禁令執行地並不深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古代的官府是如何管理「小道消息」

在唐代,有「邸報」和「進奏院狀報」兩種不同的載體,前者是朝廷辦的,後者則由地方州府駐京辦私下裡采編的。也就是說,後者具有了樸素的信息取捨和窺評的特點。宋代對此進行整合,將各路(省)駐京辦(進奏院...

古人也愛八卦:大宋朝小報行業繁榮

如今的娛樂事業無限繁榮,明星名人的八卦趣聞儼然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最好談資,殊不知,兩宋人民的娛樂生活也毫不遜色。 那時候,兩宋首都的中產階級家裡,往往有兩份報紙:一份是官府的「朝報」,相當於現在的...

沒有智慧型手機,古人怎樣看新聞?

早在一千多前的中國古代,已經開始出現了以文字作傳播媒介的報紙,還是一門有價有市的生意。常言道︰「山高皇帝遠」,怎樣把中央政府的決定準確地傳送到各地方政府無疑是相當重要的一項任務,但也正因如此而成...

宋代狗仔隊狂揭官員桃色朱熹也中槍

時代不斷改變,現今我們會透過網站、社交網絡看新聞及吸收信息,而是不久之前,我們主要透過紙張及文字來傳遞新聞資訊,我們會將這類稱作紙媒。在中華大地,紙媒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漢朝,是世界上最早用紙抄寫...

我的天哪,原來「小報」宋朝的時候就有了

我的天哪,原來「小報」宋朝的時候就有了如今的娛樂事業無限繁榮,明星名人的八卦趣聞儼然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最好談資,殊不知,兩宋人民的娛樂生活也毫不遜色。那時候,兩宋首都的中產階級家裡,往往有兩份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