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蜀漢最先滅亡,從「五行」相生相剋來看,魏和吳遲早跑不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問題來了,假如你是開國皇帝,老百姓們會問,憑啥咱就能替代前面的那個朝代呢?這在古代還真好辦,說「天」定的唄。

正好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就開發了「五行」相生相剋的系統,每個屬性還都有對應的方位顏色,從黃帝土德尚黃開始往後推算。


這個系統咋好用呢?你給老百姓講類似「木頭能點火,金屬扔到火里就化了」這種大家都能聽得懂;而且這系統又能適應不同統治者來不斷升級。

到了西漢末年,皇家圖書管理員劉向父子覺得這個IOS系統還不夠開放和靈活,要把他改成安卓的,於是先把朝代相剋改成了相生,再在黃帝前後加了幾個人,如下圖所示。

其中直接跳過秦,從周的「木」中生出「火」,從尚黑改成了紅色的火德


到了三國時代這人多就熱鬧了,張角的黃巾為啥是黃色呢?因為黃「」正是從漢朝的「」中生出來的,東西一燒不就成了土麼?沒毛病。

袁術想稱帝,怎麼也造出來「土」呢?我可以認個爹不就成了,於是袁術稱帝認了土德的虞舜為先祖。

難道袁紹就不想當皇帝?很快就有屬下向袁紹提出「袁家應為黃帝後代」這種話。


那究竟我們的主角魏、蜀、吳三國是怎麼定的「五行」呢?劉備嘴上一直掛著「中興漢室」,所以蜀漢繼承漢朝的火德;據說在臨邛發現有口火井,桓靈二帝時都快滅了,諸葛亮一望便又著起來了。

這就是「五行」系統的優勢,天象可以「現場直編」。



再來看看曹魏這邊,曹丕受漢禪讓也應該是土德,但翻了翻書發現祖先全讓袁紹、袁術這哥倆認完了。

但是曹丕急,等不了啊,慌著就先認了個顓頊當祖先;不對啊,成水德了,曹丕於是把「雒陽」改成「洛陽」,這就有「水」了。

等等,不是要改土德麼?曹丕說沒事,咱定個年號黃初,這便也有土德了。


孫權稱帝的時候有人在夏口「發現」了條黃龍,可這跟曹魏的土德又比不出優越感,於是孫權又在宮殿前「偶遇」了紅色的赤烏,改個火德吧。

但是曹魏那邊還有半個水德呢,這不是要被澆滅?最後孫權決定裝個雙系統,用木德的同時也用火德,先把「木」種在曹魏的「土」上再說。



由此看來,曹魏這邊的「五行」太亂了,又有水又有土,兩者還相剋,所以運勢不會長的。

東吳那邊孫權裝的雙系統看似還可以,但是不管是木還是火都不應該代替漢的火德,所以這就是錯的,不合天理啊。

至於蜀漢為啥這麼短,那還不是因為兩漢的火德已經夠長了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木水火土,中國各朝代所對應的五行德運

自從諸子百家中的陰陽家鄒衍創立了五行學說後,歷朝歷代的皇帝們都變著法的往上貼,以圖證明本朝取代前朝的必然性。第一個利用這套學說的就是秦始皇,當時秦統一全國,天下多有不服,除了用武力威懾外,秦始...

滾滾長江東逝水,數不盡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烽火連天,百姓生靈塗炭,漢帝國起起伏伏最終走向衰亡,各地起義不斷,群雄割據,大軍閥曹操在混戰中,實力不斷增強,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憑藉雄厚的軍事實力逐漸統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