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謀善斷的三國十大政治領袖:曹丕劉禪也上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長按二維碼掃描關注 【武俠愛好者】 ,且看 金古溫梁,如何仗劍 江湖 !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2]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

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他名列榜首,應該沒有爭議吧,白手起家,南征北戰,最後十分天下而有其七,各方面的才華都令人嘆為觀止。

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

司馬懿之孫,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父。

265-290年在位,諡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史稱晉武帝 。

265年襲父爵晉王,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晉,建都洛陽。

279年他又命杜預、王濬等人分兵伐吳,於次年滅吳,統一全國 。

建國後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 太康元年,頒行戶調式,包括占田制、戶調製和品官占田蔭客制。

太康年間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

但滅吳後,逐漸怠惰政事,奢侈腐化。

290年病逝,葬峻陽陵

一手結束了分裂局面,中國歷史上最為仁慈的開國之君,頗有民主和人權觀念,終生沒有處死過一位大臣,反而屢次容忍大臣們在他面前的惡言惡語。

才略都很出色,治國有方,使得「天下無窮人」。

但是眼光不夠長遠,晉朝又缺乏天命(占卜說只能傳一代,他果然是晉朝唯一一位貨真價實的皇帝),對於後來的神州陸沉負有間接的責任。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

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

諡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死後被追諡為晉宣帝,三國時期政治鬥爭中最傑出的人才,一生經歷了無數小負和大勝。

用人如神,重視農業,工作紮實,擅長審時奪勢,使天下最終歸心於司馬家族。

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

曹叡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氏「三祖」,文學成就不及曹操、曹丕。

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其散文二卷、樂府詩十餘首。

曹叡二十三歲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

然而統治後期,大興土木,耽於享樂。

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病逝於洛陽,時年36歲,廟號烈祖,諡號明皇帝,葬於高平陵。

因其臨終前託孤不當,導致後來朝政動盪。

魏明帝,在生前已經給自己選好了廟號烈祖,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他不僅儀表堂堂,而且天生就具有領袖的素質,以少年即位,極其擅長決斷,其遠見卓識使曹操時代的功臣們都佩服不已。

在他手下,司馬懿老老實實做人,一刻奪權篡位的念頭都沒起過。

後期生活有些奢侈,但無傷大雅。

可惜英年早逝,沒有兒子,曹家別的年輕人也都不爭氣,魏被晉所廢,他應該沒有什麼責任。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

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與劉備建立了孫劉聯盟,兩軍聯合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軍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其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建立吳國;黃龍元年(229年),孫權正式稱帝。

孫權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

黃龍二年(230年),他派衛溫到達夷州。

當他上台時,他的父兄已經給他打下了一大片基業,又籠絡了一大批人才,所以孫權的工作相對輕鬆些。

但是曹孟德說了:「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這個繼承人也不是好當的。

為人極聰明,喜歡學習,打下了荊州南部和交州,把東吳的領土擴張了一倍多。

但後來剛愎自用,把張昭、陸遜、虞翻等一大批人才都浪費了,決策也多次錯誤,比如救公孫淵,賠了錢糧又折兵。

劉備(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

與關羽、張飛先後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

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

陳壽評劉備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

劉備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占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

坑蒙拐騙的千古奇才,擅長靠小恩小惠收買人心,為大事不顧家庭,頗有乃祖劉邦之風。

但為人虛偽做作,感召力有限,因此張魯等人不肯投降他。

有相當的謀略,武藝和口才都不錯,學問則一般,算是個奸雄,但沒有統一亂世的才幹。

袁紹(?-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

司空袁逢之子,漢末著名軍閥。

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

袁紹初為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年)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

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占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

並於建安四年(199年)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

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202年)病死。

三國時期數得著的美男子,人緣好得不能再好,感召力極強,曾經三分天下有其一。

可惜沒有多少真才實學,後代又不爭氣。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

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

曹丕文武雙全,八歲能提筆為文,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

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

之後曹丕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統治。

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

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置。

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黃初七年五月病逝於洛陽,時年40歲。

去世後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諡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

中國歷史上最為暴劣的開國之君,雖然擁有多方面的才幹,但是心地狹窄,惡毒殘忍,濫殺功臣,離間骨肉,多次違反傳統禮法。

即位後甚至還背叛曹操的遺囑,像個匈奴人一樣和後母們同房,氣得生母卞氏不肯參加他的葬禮。

任城王曹彰和甄皇后的慘死,也說明了他的品德如何。

司馬光所講:「才勝於德謂之小人」,不就是在說他嗎?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

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

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

於公元223年繼位為帝,在位四十二年。

期間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姜維北伐,在位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

公元263年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

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後在洛陽去世。

蜀漢能以一州之地長期和大魏抗衡,雖然有諸葛亮等人的努力,但他也不是像演義里所說的那樣無所事事。

此人性格忠厚誠實(這可不等於弱智,假如他想有所作為,還能活那麼長嗎?),愛民如子,體貼大臣,是個合格的統治者。

其水平與齊桓公差不多,中等智力,碰上諸葛亮(管仲)國家就可以蒸蒸日上,碰上黃皓(易牙,豎刁)就土崩瓦解。

劉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 )人。

漢魯恭王劉余之後,東漢末年名士,漢末群雄之一。

他身長八尺余,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與七位賢士同號為「八俊」。

為大將軍何進闢為掾,出任北軍中候。

後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

李傕等入長安,劉表遣使奉貢。

李傕任命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以為己援。

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群民悅服。

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

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里,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

然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後更寵溺後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

劉表死後,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表次子劉琮為主;曹操南征,劉琮舉州投降,荊州遂沒。

讓危機四伏的荊州過上了很長時間的太平日子,但有抱負而無才幹,錯失奪取天下的良機。

更要命的是,他的後代比袁紹的還不爭氣。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 海浪(微信號:cn13714009527)

優質公號,長按關注!

古文觀止

薦語: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古今佳作,開卷有益!

紅樓夢賞析

薦語: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紅樓里的恩怨糾纏,讓我們共同感受吧!

上下五千年

薦語: 五千年風采飛來眼底,三萬里河山重上九天!這裡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裡有 沙場 熱血、士子風流,文化中國,與子攜眸!

詩經

推薦理由: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之美,你我共賞!

道家文化精選

薦語:醫道同源,中醫與道家有著不解的緣份,醫與道的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讓人賞心悅目,歡迎關注!

易經風水不求人

薦語: 易經風水,信則得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之道,風水之妙,加入體驗吧!

青梅煮酒待知音,點擊『 閱讀原文 』 邀您談古論今!

本文來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歷史簡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

三國時期的歷史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三國歷史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

三國最能屈能伸的君王

身為君王,一般都能伸,卻不見得能屈。縱覽三國風雲,誰將能屈能伸做到了極致?首先需確定人選範圍,他們應在生前稱帝,或被封王位。像孫堅、孫策,於吳黃龍元年(229)分別被追尊武烈皇帝、長沙桓王,可...

滾滾長江東逝水,數不盡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烽火連天,百姓生靈塗炭,漢帝國起起伏伏最終走向衰亡,各地起義不斷,群雄割據,大軍閥曹操在混戰中,實力不斷增強,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憑藉雄厚的軍事實力逐漸統一北...

三國|孫權稱帝後,都做了哪些誤國的事?

華夏皇帝漫談之吳大帝孫權如願稱帝 昏聵誤國 魏、蜀、吳三足鼎立,為了各自的利益,他們相互間既聯合又征戰。孫權實力不斷增強,他奪回荊州的計劃也從沒有放棄。他多次催促劉備歸還荊州,可劉備百般託詞,就...

曹操說的司馬懿「狼顧之相」是怎樣的一種面相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

三國時期有哪些皇帝或君主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