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燉魏晉南北朝(七)陰雨後撥雲見日 奉天子以令不臣(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一章魏武揮鞭


第五節 陰雨後撥雲見日奉天子以令不臣(下)

曹操把天子迎到了許縣,可以算得上是其一生中政治上最閃耀的一筆,對於曹操以後的稱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好處很多,總結起來至少有以下四點:

第一,不戰而屈人之兵,收河南地,關中皆附,兵不血刃的得到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關中地區的人民也紛紛歸附。

《孫子兵法》講,「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曹操這一招肯定是上上策。

第二,可以更廣泛的吸引人才。

曹操可以用中央的名義招賢納士,甚至招降納叛,那些希望為國家效勞為天下出力的人,也只有到他的政府里來,才顯得名正言順、光明正大。

事漢還是事曹,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分得那麼清楚、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分得那麼清楚的,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大有人在。

事漢還是事曹對於當世的名士而言,就好比問美女你是愛我的人還是愛我的錢一樣。

第三,征伐異己,師出有名。

曹操可以跑到別人家裡,把人家揍一頓,然後再告訴人家,不是我想揍你,是皇上看你不順眼。

我也沒辦法,誰讓我忠於皇上呢,你要是不想挨揍,也來老老實實給皇上盡忠。

這話看似荒唐,但又不可或缺,在那個時代實力和名義同樣重要:有實力沒名義是不行的,即使是再牽強的理由也至少要找一個(比如從天文學角度,看了天象,所以要打仗…誰讓古人都信這個呢);有名義沒實力就好理解多了,失敗典型請參見宋襄公泓水之戰案例。

第四,與天子捆綁,降低被征伐的可能性。

比如後來袁紹要打曹操,沮授和崔琰便都說「天子在許」,攻打許昌「於義則違」。

諸葛亮也在隆中對時勸劉備說,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即使是有人以「清君側」的名義討伐曹操,也並不如曹操「豐天子以令不臣」來得直接,來的理直氣壯。

甚至好處還包括曹丕篡漢時,因為天子在手中,可以選擇逼其禪讓的方式,而不是像袁術那樣僭稱天子。

總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如果非說有什麼弊端那就是樹大招風,天下人的眼睛都集中在曹操身上,稍有不妥之舉就會被冠以「董卓」的帽子。

敢這麼說的,不是外人,是曹操的老熟人——袁紹。

曹操奉天子之時,袁紹還在深信「天命在我」,並拿出按「五德相生」的理論欺騙自己(即漢朝是火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黃帝就是土德,而袁家為黃帝的後代,所以袁氏取代漢朝是「天意」。

請記住這個理論,以後還會有人用到它)。

當沒搶到天子的失落還籠罩袁紹時,曹操的又一記組合拳又打來了。

曹操以天子的名義,任袁紹為太尉。

這不是挺好嗎?太尉雖位列三公,但實權卻在曹操的大將軍之下,袁紹固辭不受,並憤憤地說:「曹操幾次差點就完蛋了,都是我救了他,如今難道要挾天子已令我嗎?」把曹操說成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概最早就是出自袁紹之口。

曹操在這個時候,還是看問題看得很清楚的,為了緩和與袁紹的矛盾,他做出了一個示弱的決定——把大將軍之位讓給袁紹,並讓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個州(此時袁紹並沒有實際取得這四州的全部控制權)。

漢獻帝改封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

曹操和袁紹的友誼似乎走到了盡頭,想想倆人前段時間還是一個代表團的,比賽項目不是雙人花樣游泳,也算得上雙人跳水,同步分絕對是相當高的。

如今卻分道揚鑣,造化弄人啊,遙想當年二人「任俠放蕩、飛鷹走狗」的日子似乎還近在眼前,每每想到本初哥哥卡在灌木叢的窘態都會讓我忍俊不禁。

而如今你我貌合神離,總有一天會在沙場之上兵戎相見,借用後世王戎的一句話,那真是舊時歡景,邈若山河。

袁紹也知道袁、曹之間必有一戰,但此時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和北邊的公孫瓚繼續撕B;曹操也有更重要的事,東有徐州呂布、西有南陽張繡、南有淮南袁術,有這些隔離老王在臥榻之側酣睡,總是讓曹操很不舒服。

(未完待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嗎?

1東漢末,曹操扶持漢獻帝,為了什麼呢?這是道送分題。自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嘛!然而,這裡還真有個錯處。這句話,還是羅貫中在小說里安給曹操的。按正史,乃是袁紹謀臣沮授,首先跟袁紹說:「您家祖輩都...

「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霸業的第一步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這是漢獻帝最悲慘的一年。這一年年初,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率領西涼軍攻陷長安,攻陷長安後內部又起了矛盾,先是樊稠被殺,然後李傕、郭汜又相互猜忌,互相廝殺。搞得長安大亂...

三國歷史中足以和隆中對相比的那些戰略構想

公元207年劉備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請他出山為其出謀劃策。諸葛亮審時度勢,分析當下局勢,提出千古傳頌的隆中對。隆中對為劉備的蜀漢大業規劃了內政、外交、軍事的方針策略,而後劉備按照隆中對行事,終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