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忽悠歷史的十三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優秀的長篇歷史演義,也是我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古典文學作品之一,它在我國早已家喻戶曉。

一個遙遠的歷史題材小說,為什麼一直牽動著千百萬中國人的心?一部以描寫軍閥混戰為內容的小說,為什麼會令那麼多的人為之傾倒?或者說,《三國演義》幾百年來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究竟何在?

有人認為,《三國演義》虛構了不少情節;也有人認為,《三國演義》忽悠許多歷史;而更多人則認為,正是這種虛構加忽悠,才是這部名著幾百年來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的所在。

但是不管怎麼說,在我國的藝術長河中,《三國演義》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深深地紮根於我們民族生活的每個角落,對促進民族性格的形成、民族精神的高揚,都起著不容忽視的巨大作用,這是不容置疑的!

網絡配圖

忽悠一、劉備、關羽、張飛,為三國時期蜀漢集團的重要歷史人物,三人公為君臣,私為兄弟。

宋元以來,通俗文藝對三人的關係以及同打江山的歷史即已開始文學化了,通過《三國志平話》《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和《關西故事》的增飾與渲染,逐漸形成了「桃園結義」的故事。

因此,有人認為《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的故事完全是羅貫中虛構的;但也有人認為不完全是虛構。

他們從正史中劉、關、張三人「恩若兄弟」等記載,從歷史上劉、關、張三人關係發論,從歷史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的關係上發論,認為「桃園結義」的故事在歷史上還是有影子的。

忽悠二、《三國演義》第四回寫董卓專斷朝政,廢殺少帝,殘害生靈,荒淫暴虐,朝綱紊亂,曹操挺身而出,願刺殺董卓以謝天下。

那麼,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呢?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中平六年,董卓廢漢少帝,立漢獻帝,「表」曹操為驍騎校尉,只因曹操與董卓有矛盾,知「卓終必覆敗」而未就任。

因此,完全可以說,《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獻刀刺卓」純屬子虛烏有。

忽悠三、人們對美人貂蟬的興趣,是與「連環計」故事聯繫在一起的。

《三國演義》第八九回寫貂蟬巧用連環計,最終使呂布對董卓的不滿步步升級,化為仇恨,進而將其殺死。

這個故事構思精巧,跌宕起伏,語言痛快淋漓,令人拍案叫絕。

可是,貂蟬巧施「連環計」的故事,最多不過是羅貫中對史書中王允、呂布誅殺董卓和呂布曾與董卓侍婢私通史實的大膽想像和發揮。

忽悠四、《三國演義》有「煮酒論英雄」的情節,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對此,有人說這是曹操的酒後戲言,劉備算不上英雄;有人則說這是曹操的真言,劉備堪稱英雄。

考諸史籍,可知羅貫中創作此段故事於史有據。

在歷史上,劉備去青州,袁紹禮遇隆重;逃荊州,劉表以上賓禮待之;與東吳結盟,孫權「進妹固好」。

史學家陳壽更是中肯地評價劉備「折而不撓」、知人善任、待人以誠,所有這些都說明,在曹操及當時人的心目中,劉備確實是一位英雄。

網絡配圖

忽悠五、「碧眼紫須,堂堂一表」的孫權在歷史上究竟該如何評價,姑且不論,但孫權的用人策略卻是有口皆碑的:孫策稱讚他,諸葛亮稱讚他,曹操稱讚他,陳壽和羅貫中也稱讚他。

在羅貫中的筆下,寫孫權慧眼識周瑜、用「凡品」魯肅、拔呂蒙於行伍、寵遇陸遜,這才取得了赤壁之戰、荊州之戰、夷陵之戰的輝煌勝利。

事實上,歷史並不是這樣的。

陳壽在《三國志》中這樣評說孫權:「性多嫌疑,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

」總之,孫權用人,善始卻不能善終。

忽悠六、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描繪成仙家一類的人物,故對其家庭生活諱莫如深。

然而,史籍卻實實在在地記載著他是有意娶醜女為妻的。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諸葛亮之所以要違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一心理原則,在於諸葛亮看重的不是其女而是其父,是利用婚姻作為踏入仕途的一塊「敲門磚」。

諸葛亮在隆中「隱居」時,是不甘寂寞的,他關心天下大事,分析、預測時勢變化,又常以管仲、樂毅自比,渴望著有救天下為己任、建功立業的機會。

但諸葛亮十分清楚,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要實現其理想是十分困難的。

如何去改變這種狀況呢?聰明的諸葛亮利用了婚姻這一簡便易行的方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最歷史 還你一個真實的諸葛亮

魯迅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間傳說中,諸葛亮更是呼風喚雨,神機妙算。而事實上,諸葛亮那些在軍事上的傳奇功績大半出於作者虛構,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

《三國》中被誤讀的幾個歷史人物

世人熱捧的三國故事,主要來自演義。本文盡力溯本清源,呈現一個個豐富而細膩的歷史人物。1、關羽 一介武夫 剛愎自用從「溫酒斬華雄」的豪邁到「千里走單騎」的忠義,從遍布世界的關帝廟到香港影視劇里警察...

將略非其所長,陳壽直言諸葛亮不會打仗

魯迅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間傳說中,諸葛亮更是呼風喚雨,神機妙算。而事實上,諸葛亮那些在軍事上的傳奇功績大半出於作者虛構,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