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能力卓越,司馬懿為何要刻意除掉他?陳壽一句話道破玄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曹操麾下猛將如雲,但是除了他嫡系的八虎騎之外,能力最卓越,也最受倚重的,僅有五子良將,即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這五個人中,張遼逝於公元222年,樂進逝於公元218年,于禁逝於公元221年,逝於公元227年,也就是說,到了曹魏中後期,便只剩張郃一人了。

可是去世晚,並不代表幸運,相反張郃是除了于禁之外,死的最憋屈的一位。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三國志》注引《魏略》曰:「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

』宣王不聽。

郃不得已,遂進。

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

」意思是說,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退兵的時候,司馬懿派張郃追擊,張郃認為諸葛亮必然設下了埋伏,不應該追擊,但司馬懿卻不聽勸告,堅持讓他去追擊,無奈之下,張郃只得聽令,於是在追擊過程中,被射中膝蓋而陣亡。

眾所周知,司馬懿性格隱忍,絕對不會因為諸葛亮的主動撤退,就過度興奮,從喪失了理智,而從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時候,他聽從郭淮的勸告,兩度讓諸葛亮無功而返一事,我們也不難看出,他並非獨斷之人,也就是說,張郃之死,很有可能是他刻意為之。

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畢竟這個時候,曹叡還未去世,他一時半會無力架空魏室,根本沒有必要在此時自斷臂膀,除掉張郃。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陳壽給出了明確的回答,《三國志》中雖然沒有記載,司馬懿刻意逼死張郃一事,但是他在張郃中伏之前,寫了這樣一句話——「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這句話不但暗示了司馬懿故意害死張郃一事,還解釋了司馬懿這麼做的原因,即張郃能力卓越,威望極高。

說到此處,可能有人會疑惑,司馬懿在西線抵禦諸葛亮,就是為了立功,他這個時候不急著架空魏室,不需要抓緊時間排除異己,麾下有張郃這樣一個名將,為他建功立業,明明是一股助力,這個時候他更不該除掉張郃才對。

然而,司馬懿的野心,並不是在高平陵之變的時候才萌生的,甚至不是在被曹爽架空之後萌生的,畢竟曹操在世時,就曾對曹丕說過,「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所以,他在抵禦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雖然不急於排除異己,卻在不斷的積累自己在軍中的威望,而張郃恰恰是一個極大的阻礙,這與張郃的立場無關。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據《漢晉春秋》和《晉書》記載,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初,司馬懿曾下令讓費曜、戴陵留四千兵守上邽,其他兵馬全部去救援祁山,張郃卻建議分為前後軍,來抵禦諸葛亮的進軍。

司馬懿沒有聽從張郃的建議,此戰的結果是「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於上邽,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其麥。

」也就是說,諸葛亮不但取得了勝利,還收割了魏軍的糧草。

試想,這個時候,司馬懿和張郃在軍中的威望,分別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司馬懿不是夏侯淵,他受不了敵軍只忌憚張郃,不將自己放在眼裡,更受不了魏軍之中,張郃的威望比他還要高,這不是因為虛榮,而是因為他想在日後實現自己的野心,就必須在軍中積累足夠的威望,從而獲得進身之階。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司馬懿除掉張郃,並非是因為張郃的立場,而是因為張郃能力太過卓越,會遮掩他的鋒芒,影響他在軍中立威,從而影響他「大志」的實現。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晉書》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和諸葛亮到底誰厲害?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智者和權臣,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司馬懿鬥智鬥勇,精彩紛呈。那麼問題來了,在歷史上司馬懿和諸葛亮到底誰厲害?

司馬懿在魏明帝朝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權力頂峰

司馬懿是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後來被追封為司馬宣王,很有趣的是陳壽在三國志中記錄:在別人講的話中依舊用司馬懿,而寫到司馬懿的時候就用宣王,估計當時陳壽一定會覺得很彆扭。司馬懿真正受到重用是在曹丕時...

戰場上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軍師聯盟已經完結,下部虎嘯龍吟即將開播。從名字來看,下部的主角將會是司馬懿(冢虎)和諸葛亮(臥龍),那麼問題來了,這兩個人到底誰厲害?從這部電視洗白司馬懿的節奏來看,下半部讓司馬懿完勝孔明恐怕也...

諸葛亮罕見的一次被司馬懿擊敗,損失上萬人!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諸葛亮率軍北伐期間,曾打的司馬懿閉門不出,諸葛亮曾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以示羞辱,但是,司馬懿知道出戰必敗,還是選擇受辱。諸葛亮曾說,司馬懿...

司馬懿畏蜀如虎,卻為何大敗諸葛亮?

文|小河對岸 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圍祁山。正值曹魏大司馬曹真病重,故魏明帝曹叡命司馬懿西屯長安,督大將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抵禦蜀軍。而諸葛亮此次北伐,也是諸葛亮與司馬懿唯一的一次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