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之死是司馬懿失策還是陰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圖)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
張郃是三國時期曹魏陣營的一員虎將,原屬袁紹,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戰敗,張郃降曹,然而史書上對於張郃降曹說法不一,比如:
陳壽在《三國志·張郃傳》中說曹操襲擊烏巢的時候張郃建議袁紹營救烏巢,而郭圖建議袁紹進攻曹操的大本營,於是「紹但遣輕騎救瓊(烏巢守將淳于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
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
圖慚,又更饞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
郃懼,乃歸太祖。
」也就是說張郃遭郭圖誹謗,無奈降曹。
而在《三國志·武帝紀》中說袁紹「使張郃、高覽攻曹洪。
郃等聞瓊破,遂來降。
」那意思就是說一看曹操襲烏巢成功了,張郃和高覽這哥倆腦袋一碰一商量,乾脆投降曹操奔個前程算了,這是主動降曹。
這裡咱們對此且先不去深究,不管怎麼樣,張郃跟了曹操這是事實。
(圖)上方四方框內為街亭所在示意圖
之後張郃在曹操的帶領之下可以說威風凜凜,戰功赫赫,平馬超,征張魯等很多大型的戰役都少不了張郃,可以說它是曹操麾下的一員不折不扣的猛將軍。
對此史書中也有明確的記載,比如《魏略》中說:「淵(夏侯淵)雖為都督,劉備憚郃而易淵。
及殺淵,備曰:『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由此可見劉備對張郃還是非常忌憚的。
此外馬謖的街亭之敗雖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張郃的善謀善戰更是顯而易見的。
再如《三國志·張郃傳》中說諸葛亮北伐時,魏明帝曹睿置酒送張郃,問張郃:「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然而「郃知亮縣(懸)軍無谷,不能久功。
」於是就對曹睿說:「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
」果不其然諸葛亮不久之後就退兵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關於張郃屢立戰功的記載,在這裡就不列舉了。
所以,從史料上來看,張郃確實是一位有勇有謀,「以巧變為稱」(語出《三國志》),戰功赫赫的將軍,絕非頭腦簡單,四肢發的的莽撞之流。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謀略和膽氣都毫不遜色的將軍,卻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時候於木門道中伏而死。
按理說一個將軍戰死再正常不過了,但問題是史書卻對此給出了不同的說法。
《三國志·張郃傳》說「諸葛亮復出祁山,詔郃督諸將西至略陽,亮還保祁山,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諡曰壯侯。
」
而《魏略》中說:「亮軍退,司馬宣王(司馬懿)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
』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
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
」
比較一下這兩種說法好像感覺就不大對勁兒了,到底是司馬懿讓張郃追擊的呢,還是張郃主動追擊的呢?
(圖)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號臥龍。
其實早在諸葛亮第二次出兵北伐的時候「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三國志·諸葛亮傳》),可是同樣的悲劇卻又在張郃身上重演了。
前面咱們已經分析了,張郃絕對不是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此人頭腦極其清醒,再說了諸葛亮何許人也,他在撤退的時候能不做點防備?張郃對此恐怕心中早已有數,所以他貿然追擊諸葛亮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他到底還是追了,這一追就把自己的老命給搭進去了。
那麼問題的癥結就集中到了當時的魏軍大都督司馬懿身上去了。
咱們可以再分析一下諸葛亮的用兵特點,其實一句話就夠了:謹慎,不用險。
《三國志·魏延傳》中說「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魏略》中也說「亮以為此縣(懸)危,不如安從坦道。
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諸葛亮的用兵特點如此可見一斑。
因此說,諸葛亮在撤軍的時候必定布好了伏兵,然而可憐的張郃正中他的下懷。
那麼司馬懿呢?他難道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嗎?恐怕不是,這位老先生可是聰明絕頂,詭計多端的,在與諸葛亮的對峙中,他從來不會輕易出兵,「亮自至,數挑戰,宣王亦表故請戰。
使衛尉辛毗持節以制之。
」(《漢晉春秋》)他是想盡法子閉門不戰,那麼他為什麼又會一改常態突然讓張郃去追諸葛亮呢?恐怕只有一個解釋:他是故意的。
(圖)三國鼎立形勢圖
曹魏發展到當時的階段,當年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的能征善戰之人已經死得差不多了,可以說已經到了一個人才枯竭期,而司馬懿的心裡早就已經開始醞釀一個陰謀--奪權。
而張郃在當時作為一個三朝元老,威望極高,又手握重兵,所以在司馬懿眼裡這個老傢伙遲早是個禍害,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冒出來壞自己的好事兒,所以必須得除掉。
然而這種事兒又不好明著來,所以借諸葛亮之手除之不失為一個絕佳的策略,別人也抓不住把柄,而且這樣的機會也不多,可得好好把握。
說到這裡我倒想起了電視劇新版《三國》中司馬懿的一句台詞,「我揮劍只有一次,可我磨劍磨了十幾年呢。
」我想他的這手借刀殺人除張郃,恐怕就是他磨劍的一個小小的環節吧。
「歷史大學堂」特邀作者 丨 劉永
(「歷史大學堂」官方微信公眾號 oldmanno )
他原本是袁紹的部將,卻成為曹魏的名將,一度成為蜀國北伐的剋星
亂世之中,政權頻繁更迭,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倒戈、投降是司空見慣的。但頻繁倒戈的人,命運往往是悲催的,比如呂布、孟達等,他同樣數易其主,卻比呂布活的更久,同樣是投降曹魏,比孟達更好結果,卻成為成...
為了奪取曹魏權力,司馬懿設計害死此人,諸葛亮助他完成陰謀
最近熱播的大劇《虎嘯龍吟》中有一個曹魏名將張郃,就是在街亭大戰中擊敗馬謖的那一位。劇中的張郃多少有點有勇無謀,最後還不顧司馬懿勸告,輕敵冒進,最後在木門道中了諸葛亮埋伏,右膝中流矢而死。實際上,...
歷史揭秘:司馬懿就這麼弄死了足智多謀的張郃!
張郃的官方簡介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
曹操手下這三大猛將,哪個死的讓你覺得可惜?
要說在三國裡面誰手底下猛將最多?那絕對當屬曹老闆,不算曹家夏侯家來說,就有張遼,徐晃,許諸,典韋,龐德,等等,而這些猛將也都是從古至今都在人們嘴裡膾炙人口的存在,而在這些猛將里也有走背運被殺的時...
虎嘯龍吟張郃結局是什麼 歷史上於木門道中伏而死
在電視劇《虎嘯龍吟》中,除延續曹魏敘事視角外,囊括了更多歷史典故,失街亭、五丈原對峙、火燒上方谷等諸多大眾熟知的後三國歷史事件,將會一一再現,那虎嘯龍吟張郃結局是什麼?虎嘯龍吟張郃最後怎麼死的?...
讀《三國志》說漢中——張郃在漢中臨危救曹軍
張郃是三國時的名將,《三國志·張郃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說:「劉備憚郃而易淵。」張郃為曹魏政權的建立和鞏固立下赫赫戰功。陳壽寫張郃傳,主要寫了曹劉定軍山之戰和諸葛亮北伐首出祁山及再出祁山戰爭中張...
諸葛亮最忌憚的不是司馬懿,而是這位猛將!
諸葛亮是三國蜀漢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一生輔佐劉備父子兩代,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為了恢復漢室,五次北伐,直到病死在五丈原軍中。諸葛亮一生也經歷不少戰役,他最忌憚的不是司馬懿,而是...
如果張郃不死,司馬懿能有機會篡權嗎?
張郃是三國時期曹魏屈指可數的大將,征戰一生,功勳赫赫,在曹操時代,就深受曹操喜愛,得到重用,張郃對曹操忠心耿耿,經歷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後來,張郃在木門被諸葛亮射死,如果張郃不死,司馬懿能...
五子良將中此人最令蜀漢忌憚,卻被自己人借刀殺人!
前言:曹魏五子良將中有這樣一個人物,他的功勞不可謂不大,而且始終是蜀漢方面的心腹巨患,《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這樣評價他:「郃識變量,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沒錯,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