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卻只讓他留守管政務?毛主席一語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對於諸葛亮那種鬼神之能也很是服氣吧?而《三國演義》作為一本小說,將諸葛亮神化了,只要有他的錦囊妙計,劉備就能平安的返回,不管是草船借箭,還是舌戰群儒,亦或者七擒孟獲都體現出了諸葛亮在軍事才能上的無所不能,幾乎掩蓋了其政治才能。
只要諸葛亮在劉備的身邊,那所打的戰役只要不是兵力懸殊差距過大,都會穩操勝券。
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卻只讓他留守管政務?毛主席一語道破原因
其實在正史中,諸葛亮從跟隨劉備之後,他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穩定後方,很少跟著劉備一起出征。
對於諸葛亮的行政能力相信大家也不用質疑什麼,劉備還沒有去世之前,諸葛亮很少有機會單獨領軍出征,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才漸漸獨掌蜀國的軍政大權。
從蜀國的幾場戰役看下來,也是能看的出來諸葛亮並沒有隨軍出征。
除了在占領荊州的時候,諸葛亮為劉備出謀劃策以外,其他基本很少看見他隨同一起出征,就如劉備攻打劉璋的時候,是龐統的功勞才能攻下益州;攻打張魯的漢中時,是法正出謀劃策才能迅速的拿下漢中;而在劉備攻打東吳的時候,諸葛亮也並沒有隨軍出征,而是劉備自己親帥大軍,雖然最終慘敗。
那麼為什麼劉備沒有帶著諸葛亮一同去攻打東吳呢?
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卻只讓他留守管政務?毛主席一語道破原因
如果單單說不信任諸葛亮,這點很明顯說不過去。
如果不是對諸葛亮很是信任,敢將家裡的大大小小所有的事物全權交給諸葛亮處理,他敢帥軍出征嗎?萬一諸葛亮學陳宮那樣直接反了曹操,這是冒多大的風險。
更何況劉備在臨死之前將偌大的蜀國全權讓諸葛亮監督看管,一舉將諸葛亮提升為託孤大臣,這樣的風險也是極大的,但劉備依舊這樣做了,這就能說明諸葛亮深得劉備信任。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這上面正是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所記載的,從這上面的一段話可以看出,劉備在得到諸葛亮的輔佐後,也發現了諸葛亮在政務上不凡的才能,讓他努力的去發展「後院」的經濟水平,以及訓練士兵、充實軍需等等一些政務。
此時的諸葛亮有點類似於曹操麾下的荀彧,對於荀彧大家也都知道,雖然在軍務上沒有赫赫戰功,但他在後勤方面確實解決了曹操很多的大問題。
當然荀彧的智謀也不能被否認,他為曹操規劃了一統北方的宏觀戰略,這點確實令人佩服不已。
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卻只讓他留守管政務?毛主席一語道破原因
對於曹操、劉備這樣的梟雄人物,能空手奪下偌大的家產,單單靠自己努力肯定是不行的,還是要靠有點,那就是具有獨特的眼光——識人之明。
而劉備自然也能看到了諸葛亮一生最大的缺點,而這一缺點讓他在戰場上容易錯失很多次勝利的機遇,並不能作為一個合格的軍事謀略家,諸葛亮一生十分謹慎,這一點應該也算是他在戰場上的致命傷吧。
對於郭嘉、龐統也是眾所周知的人物,他們可以說以奇謀著稱,尤其是郭嘉,最喜歡用的就是劍走偏鋒,只要認為收穫大於風險,他就會主張進行奇謀。
而諸葛亮由於謹慎的性格,就像在北伐期間,魏延的子午奇謀並未採納,如果採納了,結果我們不得而知,但大家都知道風險往往與機遇並存,風險有多大,只要勝利了,所獲得收益也就越大。
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卻只讓他留守管政務?毛主席一語道破原因
對於劉備在世的時候不帶諸葛亮作為隨軍軍師這件事,其實毛主席也曾對此作出了評價: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雖然這句話是對葉劍英的評價,但也能看得出來毛主席對於諸葛亮的謹慎性格持有一定的看法,不能完全說諸葛亮不會行軍打仗,但諸葛亮的這種性格在戰場上是非常容易錯失戰機,不太合適帶兵打仗。
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卻只讓他留守管政務?毛主席一語道破原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對於諸葛亮那種鬼神之能也很是服氣吧?而《三國演義》作為一本小說,將諸葛亮神化了,只要有他的錦囊妙計,劉備就能平安的返回,不管是草船借箭,還是舌戰群儒,亦或者七擒孟獲都體...
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 竟只讓他留守管政務?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對於諸葛亮那種鬼神之能也很是服氣吧?而《三國演義》作為一本小說,將諸葛亮神化了,只要有他的錦囊妙計,劉備就能平安的返回,不管是草船借箭,還是舌戰群儒,亦或者七擒孟獲都體...
別再說什麼「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二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很多熟讀三國的讀者都很喜歡郭嘉這個人物,不論是演義里,還是正史裡面,郭嘉都是一位足智多謀的謀主,而且其年輕有為,行事又不拘一格,放蕩不羈,與封建儒家傳統形成很大的對比,所以其更加受讀者喜愛。不...
蜀國第一謀士,唯一能跟郭嘉相媲美,劉備第一信臣,不是諸葛亮
三國演義里,蜀國第一謀士,第一軍師非諸葛亮莫屬,副軍師龐統雖然與諸葛亮齊名,但在蜀人眼力,第一軍師依然是諸葛亮里,但是實際的三國里,此人比諸葛亮更受劉備信任,俗話說郭嘉不死,諸葛不出,說明郭嘉要...
劉備打仗為何從不帶諸葛亮?毛主席分析的太準確了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
三國郭嘉和諸葛亮誰更厲害?
郭嘉是曹操集團早期的第一謀士,幫助曹操滅呂布,伐袁紹,平烏丸,助曹操成為北方霸主。而諸葛亮跟隨劉備,戰功無數,幫助劉備從一個小軍閥,四處征戰,最終成為三國霸主之一。巧合的是,郭嘉死的那一年,諸葛...
郭嘉不死,諸葛亮不出?有一點,郭嘉真的不如諸葛亮
經常有人說,郭嘉不死,諸葛亮不出。從這句話也可以判斷出,很多人對郭家是相當崇拜的。對諸葛亮的才能持懷疑態度,因為歷史上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連續幾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所以很多人覺得諸葛亮不如郭嘉,...
三國裡面的五大謀士,第一不是諸葛亮,竟然是他!
相信看過三國的朋友都知道軍師這兩個字,軍師就是在部隊里為領導出謀劃策的人。他們在行軍打仗裡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就是說他們這些不懂武功的文弱書生用的,紙上談兵,運籌帷幄。
蜀漢三大軍師,劉備更信任法正?事實上並非如此
劉備自赤壁之戰後抓住時機一舉奪得荊南四郡直到西取西川,劉備才終於擺脫了之前一直無人可用的窘迫困境,雖然人才積累還是比不上曹操和孫權,但是也不至於像之前那樣文只有諸葛亮堪稱大才,武只有劉關張,現在...
諸葛孔明一生英明源自劉備的「三顧茅廬」?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一生豐功偉績,助主公劉備破千軍萬馬,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而所有的一切都是源自當初劉備得知諸葛亮的才能時,三顧茅廬才請出的諸葛亮,那麼是否如果沒有當初劉備下榻茅屋請諸葛亮就沒有他的...
此人跟諸葛亮同為蜀國軍師,也是諸葛亮唯一不敢招惹的,不是龐統
文/譚胖子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諸葛亮的計謀與忠義在後世中也是具有很大的影響的。諸葛亮精謀略、通兵法對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可謂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亂世出英雄,而如諸葛亮這般的人物在亂世中定然是...
因為他的英年早逝,曹操一統天下的大業被推遲了十年
熟讀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特別善於用人,幕下謀臣如雲,但要說到他的首席謀士,最得意的心腹非郭嘉莫屬,他可以稱得上是善出奇謀密計的第一人,所以,郭軍師和曹操一樣,成為毛澤東研讀《三國志》評點最...
陳壽稱讚此人智謀堪比「程昱+郭嘉」,卻很少被世人提到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名士法真之孫。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
若此人不死,劉備當無夷陵之敗
法正,字孝直,出身於名士之後,他的祖父是當時著名的名士,在當地素有賢名。建安初年,法正與同鄉人孟達一起投靠益州劉璋。但他卻並未得到重用,過了很久,才做了個新都縣令,因此,他感到很不得志。
三國時代八大最有智慧之人,諸葛亮只排第三,第一竟是他?!
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長達60年的軍閥割據時代,在激烈紛爭中,湧現出無數猛將勇夫,和高智商的謀士,我們現在將這些智慧超群的人物列舉如下,歡迎大家討論!第八.桓范
漢中王劉備的四大王牌軍師,得一可安天下
東漢末年,公元161年,漢中王劉出生在河北省涿州市,自稱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備少年時拜盧植 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 黃巾起義 。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 、徐...
後三國時代(連載,第二話)
【第二話 諸葛亮和魏延:一對老朋友】在《三國演義》中,魏延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叛變分子,也是無間道的祖師,從投劉備前,魏延就已經先叛蔡瑁,又叛韓玄,最後諸葛亮死後,他又想造反,結果終於被諸葛亮「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