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人不死,劉備當無夷陵之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法正,字孝直,出身於名士之後,他的祖父是當時著名的名士,在當地素有賢名。

建安初年,法正與同鄉人孟達一起投靠益州劉璋。

但他卻並未得到重用,過了很久,才做了個新都縣令,因此,他感到很不得志。

不久,曹操派遣將領準備征伐在益州北部的漢中張魯。

劉璋恐懼曹操得到漢中後便會繼續奪取自己的益州,便聽了張松的建議,派法正為使者,請荊州的劉備入川征討張魯。

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

法正深受感動,便決定奉劉備為主,並獻計建議劉備乘入川奪取益州。

之後,法正便輔佐劉備,協助其奪取了益州。

並向劉備獻策論述奪取漢中的重要性,之後在與曹操漢中之戰時更是以奇謀斬殺了曹操大將夏侯淵。

法正不僅擅長奇謀,還巧於進諫。

劉備初入蜀時,為結交蜀中大族,曾想娶蜀中大族之女吳氏為妻,但考慮吳氏曾嫁給同宗的劉瑁為妻,若再娶之,不合禮法。

而法正巧以晉文公娶懷嬴為例,打消了劉備的顧慮。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劉備夷陵之敗後,諸葛亮感嘆,若是法子孝在,必定會阻止主上伐吳,就算不能阻止主上東進,隨軍出征也不會有如此大敗。

法正,可算的上蜀國除諸葛亮以外的第二謀士了。

兩人同為劉備股肱(《先主傳》云: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雖然性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為重,諸葛亮總理後方政務,足兵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

互相之間能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

若有法正,蜀國就不會在夷陵之戰損耗大量軍力、物力,那麼在後來的北伐尚大有可為。

可惜造化弄人,法正年僅四十五歲便英年早逝,只留的後人感嘆和惋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果法正不死,劉備夷陵之戰會如何?

法正是劉備的得力謀士,善出奇謀,深受劉備的信任和敬重,但法正死的很早,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只有四十五歲。眾所周知,諸葛亮善於治理內政,善於治軍,而法正善於出奇謀,特別是幫助劉備拿下漢中...

劉備手下第一謀士竟不是諸葛亮?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人。漢末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第一謀士。初為劉璋部下,劉備入蜀時歸於劉備帳下,屢獻奇策,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

為什麼說法正是劉備最信任的謀主?

說到劉備的謀士,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他曾三顧茅廬請出的諸葛亮,然後再是鳳雛--龐統,但是他們都不是劉備最信任的謀士,那劉備最信任的謀士是誰呢?劉備為什麼會最信任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