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什麼「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二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熟讀三國的讀者都很喜歡郭嘉這個人物,不論是演義里,還是正史裡面,郭嘉都是一位足智多謀的謀主,而且其年輕有為,行事又不拘一格,放蕩不羈,與封建儒家傳統形成很大的對比,所以其更加受讀者喜愛。
不過因為行事不檢點,又不注意身體,所以年紀輕輕,不到40歲就死了,還是在北征烏丸的軍旅之中。
其英年早逝,讓讀者更加痛惜,於是便有很多讀者臆測,若是郭嘉不死,曹操在赤壁也不會戰敗(曹操自己也說的,當然只是曹操甩鍋給自己的謀士們),最後也能一統天下,甚至還有人說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樣的話。
當然,這樣的話說出來肯定有他們的原因,首先是誇大郭嘉才能,其次郭嘉是建安十二年去世,諸葛亮是建安十三年出山,正好在郭嘉死後的一年,僅僅是一個巧合的事情,便有人生出這樣的謠言,未免有些可笑。
而且,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強行將二人進行比較,根本就不存在可比性。
若是強行比較的話,那也只能看二人的綜合能力。
郭嘉作為曹操最喜愛的謀士,其能力當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做為謀士,其職能也只是給曹操出謀劃策,相當於張良、陳平之流,至於所謂的「十勝十敗」,也未曾記載於正史上,到底是不是真的,也不可得知。
其身份也只是一個謀主,類似於蜀國的法正。
陳壽對其評價「才策謀略,世之奇才...籌劃所料,是其倫也」。
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託孤之臣,算是蜀國第一人,也是《三國志》中和陸遜唯二單獨列傳的人。
如陳壽對他的評價,「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他的才能主要是在治國方面。
但是也並不能否認他在其他方面的才能,不管是出謀劃策,還是軍事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其在劉備三顧茅廬時所獻的隆中對,雖然略有缺陷,但是其戰略眼光卻很清晰,預先提出了三分天下。
在劉備每次帶兵在外征戰,也都是諸葛亮坐在後方大本營,足兵足食。
在劉備兵敗身死後接下了爛攤子後,又休養生息,逐漸恢復國力,平定南中,多次北伐「窮兵黷武」,百姓卻勞而不怨。
其著作十數萬字,包含了政治、軍事律法等各個方面,可謂是全才,只不過其軍事的時間太短,所以才會有長於治國而短於奇謀軍事。
比較二人的才能作用,郭嘉只不過是偏於某一方面的人才,而諸葛亮才是真正的王佐之才。
曹操少了郭嘉還能繼續統治北方,而劉備若是沒有諸葛亮,可能跨荊連益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畢竟戰爭還是國力的對拼,而不是靠一二人的奇謀詭計而能決定,而諸葛亮的存在,是能夠決定蜀國國力的人才。
諸葛亮、龐統、郭嘉三人,哪位是三國第一謀士?
說到三國里謀士大家首先想到肯定就是諸葛亮了,其實裡面還有許多不輸諸葛亮的謀士。了解三國這段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他們是誰。咱們今天先來講講,「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郭嘉。和「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的...
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卻只讓他留守管政務?毛主席一語道破原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對於諸葛亮那種鬼神之能也很是服氣吧?而《三國演義》作為一本小說,將諸葛亮神化了,只要有他的錦囊妙計,劉備就能平安的返回,不管是草船借箭,還是舌戰群儒,亦或者七擒孟獲都體...
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卻只讓他留守管政務?毛主席一語道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對於諸葛亮那種鬼神之能也很是服氣吧?而《三國演義》作為一本小說,將諸葛亮神化了,只要有他的錦囊妙計,劉備就能平安的返回,不管是草船借箭,還是舌戰群儒,亦或者七擒孟獲都體...
劉備打仗為何不帶諸葛亮 竟只讓他留守管政務?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對於諸葛亮那種鬼神之能也很是服氣吧?而《三國演義》作為一本小說,將諸葛亮神化了,只要有他的錦囊妙計,劉備就能平安的返回,不管是草船借箭,還是舌戰群儒,亦或者七擒孟獲都體...
三國謀士混的最好的不是諸葛亮
三國年代,亂世紛紛,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英勇的武將少不了,而出謀劃策的謀士更是少不了。古代能夠位高權重的往往是謀士勝於勇士。例如,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等,除了這些優秀的戰...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郭嘉是不是真比諸葛強?
郭嘉作為曹操第一謀士,可以說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而剛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追隨劉備出山,因此就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那麼,郭嘉和諸葛亮到底誰厲害呢...
蜀國不能只知道有諸葛亮,還有這幾個重要謀士也功不可沒
說起三國的謀士,最先想到當然有如諸葛亮神機妙算,還有王佐之才等曹操麾下的郭嘉,荀彧,司馬懿,程昱等。這次要聊的只是蜀國里容易被大家忽視,也是容易被諸葛亮所覆蓋的幾個謀士。
三國演義十大頂級謀士,皆天下奇才,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
三國演義中,頂級謀士極其重要,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本文選擇十大謀士,排名不分先後。選擇的標準是1、主公信任 2、有所建樹 3、智謀過人一、智聖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已神化,舌戰群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