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魏延蒙冤千古,有口說不出的委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社會動盪不安,一時之間諸候並起,群雄割據四方。

那些有勢力的軍閥大族,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紛紛採用「部曲」這種私人武裝形式來組建自己的軍隊。

畢竟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武裝力量是否強大,是性命攸關的頭等大事。

蜀漢政權的領導者劉備,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自然也不會減慢組建私人武裝的步伐。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劉備手下湧現了一批屬於他的嫡系「部曲」,蜀漢大將魏延,就是以這種身份人駐蜀漢大軍的代表人物。

魏延是天生的武將,他因性格勇猛好鬥,在軍中屢立戰功,很得劉備的賞識,時間不長就從普通的將領升到了牙門將軍一職。

後來.劉備採納了謀士法正的計謀,用兩年多的時間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

漢中這塊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對於缺乏根據地的劉備而言,具有非同小可的戰略作用,它不僅使劉備現有的地盤連接在一起,使蜀漢的統治區域形成了以四川盆地為主的整體。

同時,劉備還在此時自稱「漢中王」,表達了對抗「曹賊」的堅定決心,三國鼎立的局面也因此形成。

漢中的重要程度不亞於荊州,這裡不僅能夠保障蜀漢既得根據地的安全,又能作為日後北伐的最合適基地。

因此,為了保障蜀漢的安全,不致於在大軍出擊時,被別人端走老巢,就得找到一個最得力的幹將鎮守在這塊連接關中和巴蜀的軍事重鎮。

這時,幾乎所有的蜀漢高級將領都認為能夠擔當此等大任的非張飛莫屬。

然而,作為決策者的劉備最終卻選擇了威信和名氣都不及張飛的魏延。

劉備的這一決定,讓蜀漢諸將領都略感費解,甚至連諸葛亮都對魏延是否真能擔此大任表示懷疑。

然而,魏延的表現卻極為出色。

就像他曾當著諸將的面對劉備表態時說的一樣:「如果曹操傾全國之力前來進犯.我魏延定為大王擋住他的攻勢,如果前來進犯的是曹操部下率領的十萬大軍.我魏廷定為大王將其吞併!」這豪言壯語般的表態,在魏延鎮守漢中十年里,完全應驗了。

建安八年,曹魏舉兵三路大舉向漢中進發,準備狠狠打擊蜀漢。

魏延得到情報後,率領一支部隊先繞道羌中,取了曹魏控制的涼州,又返回來大敗曹魏大軍。

魏延也因為這一次的軍功被封為征西大將軍和南鄭侯,其在蜀漢軍中的魁首地位,已經十分穩固。

魏延在鎮守漢中的十五年中,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事無數,幾乎從未吃過敗仗。

在魏延的堅守下,漢中固若金湯,所有打漢中主意的人,在魏延面前都沒有討到一點便宜。

魏延勇猛兼備,文武過人,在劉備去世後,他的地位可以說僅次於諸葛亮。

樹大招風,這樣高的地位,難免遭人妒忌。

身為丞相府長史的楊儀,素與魏延不和,兩人經常不分場合地發生激烈衝突,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身染重疾,料到自己將不久於世,就召開了一一次緊急軍事會議。

在這次會議中,諸葛亮秘密下達了撒軍命令。

因為魏延始終堅持北伐,諸葛亮料到這道撤軍令恐怕不合魏延的心意,所以他說如果魏延接到「斷後」的命令拒不服從,其他各將只需依令行事,不要理會魏延的決定。

不出諸葛亮所料,魏延在得知讓他斷後撒軍時,十分生氣。

他認為雖然丞相去世了,但是北伐的宏偉計劃怎麼能因為一個人就輕易改變呢?況且讓自己斷後,豈不是接受了楊儀的擺布?於是,魏延日夜兼程,趕超了楊儀的部隊。

楊儀不服,又再次趕超魏延。

就這樣,這兩支部隊趕來趕去,誰也不服誰,大有打起來的陣勢。

為了占據主動地位,兩人紛紛向劉禪上書,說對方謀反。

劉禪收到上書後.便向各部將的意見,大家紛紛將矛頭指向了魏延。

魏延看到形勢對自己不利,便放棄了和楊儀鬥氣,企圖以逃走來緩解這場矛盾,畢竟謀反的罪名是他擔不起的。

然而,楊儀並不想緩解矛盾.他派出大將馬岱一路追擊魏延,最終殺掉了已經失去部隊的魏延。

一代名將就這樣失掉了性命,且千百年來始終背著叛賊的惡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魏延謀反千古奇冤 三國第一冤案的歷史真相

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命大將魏延為前鋒,親統大軍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心力交瘁的諸葛亮在五丈原軍中病死,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死後,蜀漢在撤軍時發生內訌,長史楊儀以魏延謀反為由,派人將其斬殺...

三國時期的魏延真的要造反嗎

讀過《三國演義》或者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肯定都曉得這麼一位人物,蜀國大將——魏延,不是張飛,關羽哈。為什麼今天要說他呢,因為最近我,又重溫了一遍三國演義這部劇,我發現,魏延謀反的事必有蹊蹺,

魏延真正死於謀反嗎?透過史實揭示真實的原因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深受劉備器重。在劉備進入西川前一直是默默無聞的小卒,由於屢立戰功,才慢慢進入劉備的視線,最初被任命為牙門將軍。說明魏延是靠自己的能力而非靠關係背景上升的,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真...

魏延為何不是五虎將 他是怎麼死的?

今天,我們對魏延簡介做個深入的了解,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