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心學和日本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朝大思想家王陽明創立了心學,心學三大要點: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他的弟子朱舜水東渡扶桑,把心學傳給日本人。

日本人經過自己的理解、消化、吸收,創立了日本心學。

日本心學的精髓在於心學和武士道的有機結合。

日本學者攝取了陽明學中「自尊無畏」的良知說,找到了自強自力的基本途徑。

很多外國人人都覺得日本人厲害,皆因為他們從小處做好。

民生無小事,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小處做不好,大事怎會有成?

東鄉平八郎是元帥,海軍大將,大勲位功一級侯爵,與陸軍的乃木希典並稱日本軍神。

而這位軍神,就有一個印鑑,一生低首拜陽明。

陽明是什麼?陽明學又是什麼?陽明學,又叫王學,是明代大儒王守仁(號陽明子,人稱王陽明)發展的儒家學說。

元代明初以來流行的程頤朱熹一派的理學強調格物以窮理,王陽明則繼承宋代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裡即可得到。

而日本的陽明學又是什麼?日本自朱舜水大師東渡日本後,士人、武士均需學習陽明學。

儒學盛,同時開大政奉還之局,創明治維新之基。

日本學者說:陽明之學,即是從微細處著手,認真辦好,事事心敬、處處用敬,習劍精專,即成劍道;事茶仔細,即是茶道;飾花精緻,即是花道;以義取利,利濟天下,即是商道;為君子禮、用仁用勇、盡己盡忠,即是君子道。

此為漢學之本。

日本人在工作時千方百計地追求完美,追求到位,生怕給同事、合作夥伴帶來麻煩。

給您添麻煩了,在日語的語境裡,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是需要鞠躬道歉、悔罪認錯的嚴重事件。

在日本的地鐵里,每個人都在捧書閱讀、看手機、閉目眼神,冷靜內斂的性格特徵非常明顯。

地鐵里,日本人喜歡把自己的身體蜷縮收緊,從身體語言來分析,這既意味著自我防護,也意味著不侵占他人的空間,不給他人帶來壓力。

日本人的心理素質極好,面對地震和死亡能夠冷靜坦然面對,有序組織。

這表明了日本民族認為生命無常,正如櫻花般燦爛綻放而又迅速凋零。

總體來看,日本民族可以用冷來形容:冷靜、冷淡、冷酷。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發展一直昌隆,皆因日本人的核心價值中,有陽明學。

陽明學,除了從小處著眼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核心價值,是知行合一。

日本學者說:知行合一不是無端出現的,朱熹認為格物致知就可以變化氣質,達聖通誠,但不少腐儒因此皓首窮經;明儒爭論知、行,不少人認為重行輕知,結果社會有許多不學無術之徒。

陽明學,還是該切實扣緊在實際人生上,卻不必先有一番懸空的摸索和思辨,那才始是主張知行合一的真精神。

常聽人說,現在很多中國人沒有人的特色,都禮失求諸野。

菓子、茶道,都本來是中國人發明的東西,都只在日本找到了。

就連在生活細節上實踐儒學這種生活態度,中國人都顧不了。

反之,在日本,不論是產品設計、包裝還是飲食店的服務、食器設計以至書本用紙、字型、排版等等的設計,日本人都比中國人更會從小處著眼,把陽明儒學這一部份實踐到生活之中。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講究以禮始,以禮終。

武士看淡生死,為了捍衛國家的利益,為了捍衛民族的尊嚴,團結同胞,緊跟英雄,以毅然決然的態度,與對手決一死戰。

不僅體現在戰爭中,也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各個方面。

明治維新三傑,他們的思想就是建立在武士道與心學相結合的基礎上,然後吸收西方文明,獨樹一幟,堪稱東西方文明結合的典範。

《知行合一:王陽明詳傳》此書為日本天皇老師、日本陽明學代表人物高瀨武次郎寫給日本商業、軍事精英的心學大傳,也是介紹陽明先生一生最為權威版本。

高氏王陽明傳與《傳習錄》《年譜》《名儒學案》一起並稱為研究王陽明的重要資料,對日本、韓國,乃至中國的陽明學研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讀完此書才會真正明白高氏為什麼評價王陽明說:"日本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

日本皇家代表團為陽明祠題詩並勒石成碑

陽明心學體系包括三大組成部分,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提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通過「知行合一」的方法,將良知擴充於天下萬事萬物,則人人皆可成為聖人。

陽明心學以通曉簡易的方法,打破了只有少數精英人物才能成為聖人的神話,否定了外在天理和權威的束縛,挺立了人的主體精神和自由意志,這在中國和世界哲學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和啟蒙作用。

王陽明不僅被尊為「黔學之祖」,而且也奠定他作為世界一流原創性思想家的地位。

陽明心學從貴州起源之後,很快成為一種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新思潮,與朝廷推崇的程朱理學形成平分秋色之勢。

王陽明隨處講學,其門下眾多弟子形成了八個王門學派——黔中、江右、浙中、 楚中、閩粵、南中、北方、 泰州。

陽明心學成為一股巨大的思想潮流遍及海內。

心學所及之地,上至高官學者、下至販夫走卒,人人皆暢談心學。

特別「泰州王門」的出現,表明陽明心學進入到最為鼎盛的時期,終於引領出著名的東林黨講學之風。

故清代大儒黃宗羲在《明儒學案》稱:「門徒遍天下,流傳逾百年」。

早在王陽明在世時,陽明心學就經過日本著名的高僧了庵桂悟(1424-1514)傳到了日本。

陽明心學在日本民間長期傳播和積累,使日本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心學代表人物——中江藤樹、熊沢蕃山、大鹽中齋、佐久間象山、佐藤一齋、橫井小楠、吉田松陰、高杉晉作、西鄉隆盛、東鄉平八郎、伊騰博文等。

在明治維新前夕,陽明心學已經成為要求推翻腐朽的幕府統治的精神動力,為日本「明治維新」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和行動指南。

作為日本海軍大將的東鄉平八郎,甚至將「一生俯首拜陽明」、「願作陽明門下走狗」兩句話製成牌子,隨時掛在身上。

他率領日本海軍在十年之內(1894—1904)打敗大清帝國北洋海軍和俄羅斯帝國遠東艦隊,使日本迅速崛起成為亞洲和世界強國。

1904年,日俄戰爭剛剛結束,日本天皇就立即派出皇家代表團,由日本宗親岩原大三、日本東宮侍講文學博士三島毅,偕駐中國武官高山公通等一行共6人,前往貴州瞻仰陽明遺蹟。

三島毅題詩並勒石成碑,詩云:「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

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

」該碑豎於貴陽東山陽明祠,「足以表海外景仰之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蔣介石為何說:中日差距就在一個王陽明?

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拾遺」(ID:shiyi201633)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文人用兵當以三人為最:諸葛亮、王陽明和毛澤東。有人說:中國歷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

王陽明與心學思想

上林院:本文來自於2月3日晚,我在燈下書社在線講座的分享稿件。最近對陽明心學和禪宗頗有興趣,嘗試在陽明心學和禪宗基礎上重構世界觀體系的可能,如有朋友有相關見解觀點,求指導。本文的部分感悟要感謝復...

數百年來 中國評價第一人

此人生於明成化七年,五歲錢不會說話,後經異士改了名字,才頓悟初化,後經弘治、正德、嘉靖五十餘年,築學立說,被儒學文士稱為自孔子以來,儒家「二聖」。他就是影響了明朝半部歷史,甚至直接促進了日本的「...

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強大 居然是拜這個中國人所賜

日本是從何時崛起?答案是明治維新。是什麼文化力量引導了明治維新的思潮?日本人為何習慣打坐和跪坐,這種習慣來自哪裡?這其實就是王學裡面的靜坐、慎獨的步驟。下面就為您講述心學對日本的影響。明代大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