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袁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志》原文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也。
高祖父安,為漢司徒。
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
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以大將軍掾為侍御史,稍遷中軍校尉,至司隸。
靈帝崩,太后兄大將軍何進與紹謀誅諸閹官,太后不從。
乃召董卓,欲以脅太后。
常侍、黃門聞之,皆詣進謝,唯所錯置。
時紹勸進便可於此決之,至於再三,而進不許。
令紹使洛陽方略武吏檢司諸宦者。
又令紹弟虎賁中郎將術選溫厚虎賁二百人,當入禁中,代持兵黃門陛守門戶。
中常侍段珪等矯太后命,召進入議,遂殺之,宮中亂。
術將虎賁燒南宮嘉德殿青瑣門,欲以迫出珪等。
珪等不出,劫帝及帝弟陳留王走小平津。
紹既斬宦者所署司隸校尉許相,遂勒兵捕諸閹人,無少長皆殺之。
或有無須而誤死者,至自發露形體而後得免。
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猶見及。
其濫如此。
死者二千餘人。
急追珪等,珪等悉赴河死。
帝得還宮。
董卓呼紹,議欲廢帝,立陳留王。
是時紹叔父隗為太傅,紹偽許之,曰:「此大事,出當與太傅議。
」卓曰:「劉氏種不足復遺。
」紹不應,橫刀長揖而去。
紹既出,遂亡奔冀州。
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議郎何顒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陰為紹,乃說卓曰:「夫廢立大事,非常人所及。
紹不達大體,恐懼故出奔,非有他志也。
今購之急,勢必為變。
袁氏樹恩四世,門世故吏篃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觽,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
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則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
」卓以為然,乃拜紹勃海太守,封邟鄉侯。
紹遂以勃海起兵,將以誅卓。
語在武紀。
紹自號車騎將軍,主盟,與冀州牧韓馥立幽州牧劉虞為帝,遣使奉章詣虞,虞不敢受。
後馥軍安平,為公孫瓚所敗。
瓚遂引兵入冀州,以討卓為名,內欲襲馥。
馥懷不自安。
會卓西入關,紹還軍延津,因馥惶遽,使陳留高幹、潁川荀諶等說馥曰:「公孫瓚乘勝來向南,而諸郡應之,袁車騎引軍東向,此其意不可知,竊為將軍危之。
」馥曰:「為之奈何?」諶曰:「公孫提燕、代之卒,其鋒不可當。
袁氏一時之傑,必不為將軍下。
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若兩雄并力,兵交於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
夫袁氏,將軍之舊,且同盟也,當今為將軍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氏。
袁氏得冀州,則瓚不能與之爭,必厚德將軍。
冀州入於親交,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
願將軍勿疑!」馥素恇怯,因然其計。
馥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諫馥曰:「冀州雖鄙,帶甲百萬,谷支十年。
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奈何乃欲以州與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從事趙浮、程奐請以兵拒之,馥又不聽。
乃讓紹,紹遂領冀州牧。
從事沮授說紹曰:「將軍弱冠登朝,則播名海內;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單騎出奔,則董卓懷怖;濟河而北,則勃海稽首。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觽,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觽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
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觽,迎大駕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比及數年,此功不難。
」紹喜曰:「此吾心也。
」即表授為監軍、奮威將軍。
卓遣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齎詔書喻紹,紹使河內太守王匡殺之。
卓聞紹得關東、乃悉誅紹宗族太傅隗等。
當是時,豪俠多附紹,皆思為之報,州郡窵起,莫不假其名。
馥懷懼,從紹索去,往依張邈。
後紹遣使詣邈,有所計議,與邈耳語。
馥在坐上,謂見圖構,無何起至溷自殺。
初,天子之立非紹意,及在河東,紹遣潁川郭圖使焉。
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紹不從。
會太祖迎天子都許,收河南地,關中皆附。
紹悔,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太祖拒之。
天子以紹為太尉,轉為大將軍,封鄴侯,紹讓侯不受。
頃之。
擊破瓚於易京,井其觽。
出長子譚為青州,沮授諫紹:「必為禍始。
」紹不聽,曰:「孤欲令諸兒各據一州也。
」又以中子熙為幽州,甥高幹為并州。
觽數十萬,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
獻帝傳曰:沮授說紹云:「將軍累葉輔弼,世濟忠義。
今朝廷播越,宗廟毀壞,觀諸州郡外托義兵,內圖相滅,未有存主恤民者。
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駕,安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紹悅,將從之。
郭圖、淳于瓊曰:「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今英雄據有州郡,觽動萬計,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
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
「授曰:」今迎朝廷,至義也,又於時宜大計也,若不早圖,必有先人者也。
夫權不失機,功在速捷,將軍其圖之!「紹弗能用。
太祖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
建安五年,太祖自東征備。
田豐說紹襲太祖後,紹辭以子疾,不許,豐舉杖擊地曰:「夫遭難遇之機,而以嬰兒之病失其會,惜哉!」太祖至,擊破備;備奔紹。
紹進軍黎陽,遣顏良攻劉延於白馬。
沮授又諫紹:「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
」紹不聽。
太祖救延,與良戰,破斬良。
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丑挑戰。
太祖擊破之,斬丑,再戰,禽紹大將。
紹軍大震。
太祖還官渡。
沮授又曰:「北兵數觽而果勁不及南,南谷虛少而貨財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戰,北利在於緩搏。
宜徐持久,曠以日月。
」紹不從。
連營稍前,逼官渡,合戰,太祖軍不利,複壁。
紹為高櫓,起土山,射營中,營中皆蒙楯,觽大懼。
太祖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紹觽號曰霹靂車。
紹為地道,欲襲太祖營。
太祖輒於內為長塹以拒之,又遣奇兵襲擊紹運車,大破之,盡焚其谷。
太祖與紹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
會紹遣淳于瓊等將兵萬餘人北迎運車,沮授說紹:「可遣將蔣奇別為支軍於表,以斷曹公之鈔。
」紹復不從。
瓊宿烏巢,去紹軍四十里。
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將步騎五千候夜潛往攻瓊。
紹遣騎救之,敗走。
破瓊等,悉斬之。
太祖還,未至營,紹將高覽、張合等率其觽降。
紹觽大潰,紹與譚單騎退渡河。
余觽偽降,盡坑之。
沮授不及紹渡,為人所執,詣太祖,太祖厚待之。
後謀還袁氏,見殺。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觽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
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觽,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紹不從。
豐懇諫,紹怒甚,以為沮觽,械繫之。
紹軍既敗,或謂豐曰:「君必見重。
」豐曰:「若軍有利,吾必全,今軍敗,吾其死矣。
」紹還,謂左右曰:「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
」遂殺之。
紹外寬雅,有局度,憂喜不形於色,而內多忌害,皆此類也。
冀州城邑多叛,紹復擊定之。
自軍敗後發病,七年,憂死。
陳琳寫的討伐曹操的文章,看看古人政治文章是怎麼罵人的:「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
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命,威福由己,終有望夷之禍,污辱至今。
及臻呂后,祿、產專政,擅斷萬機,決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內寒心。
於是絳侯、朱虛興威奮怒,誅夷逆亂,尊立太宗,故能道化興隆,光明顯融,此則大臣立權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騰,故中常侍,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
父嵩,乞□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
操贅閹遺丑,本無令德,僄狡鋒俠,好亂樂禍。
幕府昔統鷹揚,掃夷凶逆。
續遇董卓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方收羅英雄,棄瑕錄用,故遂與操參咨策略,謂其鷹犬之才,爪牙可任。
至乃愚佻短慮,輕進易退,傷夷折耱,數喪師徒。
幕府輒復分兵命銳,修完補輯,表行東郡太守、兗州刺史,被以虎文,授以偏師,銟蹙威柄,冀獲秦師一克之報。
而操遂乘資跋扈,肆行酷烈,割剝元元,殘賢害善。
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逸,天下知名,以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縣之戮,妻孥受灰滅之咎。
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於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
幕府唯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捲赴征,金鼓響震,布觽破沮,拯其死亡之患,復其方伯之任,是則幕府無德於兗土之民,而有大造於操也。
後會鑾駕東反,髃虜亂政。
時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離局,故使從事中郎徐勛就發遣操,使繕修郊廟,翼韂幼主。
而便放志專行,脅遷省禁,卑侮王官,敗法亂紀,坐召三台,專制朝政,爵賞由心,刑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髃談者蒙顯誅,腹議者蒙隱戮,道路以目,百寮鉗口,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
故太尉楊彪,歷典三司,享國極位,操因睚眥,被以非罪,榜楚併兼,五毒俱至,觸情放慝,不顧憲章。
又議郎趙彥,忠諫直言,議有可納,故聖朝含聽,改容加錫,操欲迷奪時權,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而操率將校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略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
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墮突,無骸不露。
身處三公之官,而行桀虜之態,殄國虐民,毒流人鬼。
加其細政苛慘,科防互設,繒繳充蹊,坑藊塞路,舉手掛網羅,動足蹈機陷,是以兗、豫有無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
歷觀古今書籍,所載貪殘虐烈無道之臣,於操為甚。
幕府方詰外奸,未及整訓,加意含覆,冀可彌縫。
而操豺狼野心,潛苞禍謀,乃欲撓折棟樑,孤弱漢室,除滅中正,專為梟雄。
往歲伐鼓北征,討公孫瓚,強御桀逆,拒圍一年。
操因其未破,陰交書命,欲托助王師,以相掩襲,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濟。
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
屯據敖倉,阻河為固,乃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車之隧。
幕府奉漢威靈,折衝宇宙,長戟百萬,胡騎千群,奮中黃、育、獲之材,騁良弓勁弩之勢,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濟、漯,大軍泛黃河以角其前,荊州下宛、葉而掎其後,雷震虎步,並集虜庭,若舉炎火以鞖飛蓬,覆滄海而沃熛炭,有何不消滅者哉?當今漢道陵遲,綱弛紀絕。
操以精兵七百,圍守宮闕,外稱陪韂,內以拘執,懼其篡逆之禍,因斯而作。
乃忠臣肝腦塗地之秋,烈士立功之會也,可不勖哉!「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縣人。
其高祖袁安,在東漢章帝時曾任過司徒之職。
自袁安以後,又接連四世在朝中官至司徒、司空、太尉「三公」的高位,因而袁氏家族權傾朝野,威震天下。
袁紹長得身材魁梧,容貌威嚴,雖出身豪門望族,卻廣結社會下層的賢達之士,所以很多人都願意投靠他。
太祖曹操少年時代曾與他有過來往。
袁紹進入仕途後,先是以大將軍屬員身份任侍御史,在朝中負責監察舉劾之事,不久遷升為中軍校尉,以後又做到司隸校尉。
靈帝死後,何太后之兄、擔任大將軍職務的何進和袁紹密謀誅殺朝中的宦官,何太后堅決不同意這件事。
何進和袁紹無奈,便暗中聯絡并州牧董卓,讓他帶兵入京請誅宦官,想以此威逼何太后就範。
朝中的常侍、黃門等宦官們聞訊,都跑到何進家裡去求情,說只要留住他們的性命,其餘任大將軍處置。
袁紹勸何進應立刻下手,把這些送上門來的宦官一個個收拾掉。
何進不從,袁紹再三相勸,何進就是不聽,只是命他派出一些機智的武吏監視、檢查宦官們的行動,同時委派袁紹的弟弟、虎賁中郎將袁術選拔二百名可靠的士兵開進宮中,取代原來那些持兵執刃把守宮門的黃門侍者。
中常侍段王圭等人不甘心束手就擒,他們假傳太后的命令,召何進入宮議事。
何進對宦官的反擊沒有防備,結果一進宮就被他們殺死了。
一時間宮中大亂。
袁紹、袁術兄弟聞訊立即帶兵趕來,宦官們緊閉宮門負隅頑抗。
袁術命士兵火燒南宮嘉德殿的青瑣門,以逼迫宦官出來就降。
段王圭等宦官首領見難以抵抗,便挾持少帝劉辯和他的弟弟陳留王劉協,倉惶逃向黃河邊小平津渡口。
洛陽城中袁紹率兵打開皇宮大門後,先擒殺了宦官所任命的司隸校尉許相,然後命令士兵滿宮中搜捕閹人,不分老少,一律斬首。
有的並不是宦官,只是由於沒長鬍子,也被士兵們當成宦官胡亂給殺掉了,以至於有的人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宦官,只好脫下衣服讓士兵們當場查驗才得以倖免。
宦官中有些行善自守者也被殺害,可見濫殺的殘酷。
被殺害者不下兩千人。
袁紹得知宦官劫持皇帝向北逃竄,又率兵急追。
宦官們在袁紹追擊下無路可走,段王圭等人投黃河自殺,少帝得以返回洛陽宮。
率兵入京的董卓來找袁紹,商量廢掉少帝劉辯,另立九歲的陳留王為皇帝。
此時袁紹的叔父袁隗為朝中太傅,袁紹假裝同意,對董卓說:「另立新君乃國家大事,讓我回頭找太傅商量一下。
」董卓不悅,蠻橫地說:「劉氏江山搖搖欲墜,劉家的種也不足以再保存下去了。
」袁紹沒有說話,抽出佩刀握在手裡逕自走了。
他知道自己處境危險,離開董卓便匆忙去了冀州。
朝中大臣如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議郎何..等人都是當時的名士,董卓很信任他們,但這些人內心都向著袁紹。
因而他們勸說董卓:「朝廷中君王廢立大事,本來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參與的,袁紹眼光短淺不識大體,他是做錯了事害怕您才逃出京城的,並非要謀反。
如今您如果對他緝拿過急,把他逼得走投無路,反而會逼他反叛。
他們袁氏家族連續四代在朝中做官,門生故吏遍及天下,若是袁紹號召四方英雄豪傑和您作對,那麼各地都會紛紛響應而起兵,如此一來山東的大片土地就難控制了。
不如宣布赦免袁紹的罪過,任命他為某個郡的太守,這樣袁紹必然會為免罪又得官而高興,您也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董卓認為這些話有道理,於是宣布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封為邟鄉侯。
袁紹馬上以勃海郡為基地起兵,檄告天下討伐董卓。
此事在《武帝紀》中另有記載。
袁紹自號為車騎將軍,為各路討董聯軍的盟主。
他與冀州牧韓馥商議欲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還派特使把請劉虞即位的奏章送給他。
劉虞膽小,不敢接受袁紹等人的奏章,也不敢當皇帝。
後來韓馥的軍隊駐守安平,被公孫瓚率部襲擊打敗,公孫瓚遂引兵進入冀州,名義上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實際是想除掉韓馥,吞併冀州。
韓馥自料難敵公孫瓚,心中惶恐,不知怎麼辦才好。
適逢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退回關西,袁紹率大軍東還駐守延津。
聽說韓馥在公孫瓚的壓力下十分緊張,便派手下謀士陳留人高幹和潁川人荀諶前往遊說韓馥道:「公孫瓚乘勝揮師向南進攻,各個郡州都會響應他。
袁車騎將軍引兵東進,也不知他有什麼樣的打算。
我們實在為將軍您目前的處境感到擔心啊!」韓馥聞言趕緊向他們求教:「先生您說我該怎麼辦才好?」荀諶說:「公孫瓚統轄燕、代二州精銳之師,勢不可擋;袁紹為一代豪傑,肯定也不願居於將軍您之下。
而您所擁有的冀州,恰是爭奪天下者必爭之地。
若公孫瓚、袁紹兩人都想占有冀州,那冀州的危亡就是眼前的事了。
眼下要說為您打算的話,我看不如把整個冀州都讓給袁紹。
袁將軍是將軍您的朋友,而且又是討董聯盟的盟主。
袁紹得冀州,則公孫瓚無法與他爭奪,這樣袁紹對將軍您必然施以厚德。
而您把冀州交給可靠的親密朋友手中,也留下了讓賢的美名,從此可確保您平安無事,請將軍早作決斷,勿再遲疑。
」韓馥這人向來性格懦弱,居然聽從了荀諶的建議。
他手下的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等官員勸阻他說:「我們目前的兵力雖弱,可我冀州能拿起武器打仗的男子不下百萬,我們儲存的糧食可供十年之需。
袁紹他帶一支窮困的軍隊遠離後方打仗,全靠我們供給才能吃飯,這恰如一嬰兒在我股掌之上,斷了他的奶水,馬上就會餓死,怎能把我們偌大一個冀州拱手送給袁紹呢?」韓馥道:「我韓馥先前就在袁家做過部屬,況且我的才能確實不如袁紹,衡量一下自己的德行和才能而讓賢,本是自古美談,諸位又何必責難我呢?」從事趙浮、程奐等人請求韓馥派兵到西邊駐守監視袁軍,以防不測,韓馥根本不聽。
結果韓馥還是把冀州讓給了袁紹,袁紹以勃海太守的身份兼任冀州牧。
袁紹手下的從事沮授向他進言說:「將軍您在二十歲的時候入朝做官,名聲很快傳遍海內;後朝政混亂奸臣陰謀廢君另立,又是您正義剛直主持公道,阻止亂臣賊子的胡作非為。
您單騎奔出洛陽,使得董卓終究懷有恐懼之心;您渡黃河北行,勃海郡吏民百姓誠摯歡迎您的到來。
如今您統率著勃海郡的精兵強將,又新增加了冀州的土地和百姓,真是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時下雖黃巾反賊到處襲擾,黑山一帶也有草寇,但只要您揮師東征,則青州的黃巾反賊定可一舉殲滅;回師掃蕩黑山,那裡的草寇在劫難逃。
鋒芒指向幽、燕,公孫瓚必會覆滅;武力威脅戎狄,匈奴也必會俯首稱臣。
這樣將軍您藉此廣納天下英才,麾下擁有百萬雄師,把天子和文武百官從長安接回來,在洛陽重建都城和宗廟。
然後您再以朝廷的名義號令天下,征討那些不肯歸附的叛將亂臣。
如此之氣勢,天下誰堪與您為敵?用不上幾年,這樣的蓋世功業就要在您的手中完成了。
」袁紹聽了沮授的話大為高興,對他說:「您正說出了我心中的報負和志向啊!」於是馬上提升沮授為監軍和奮威將軍。
董卓派朝中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帶著皇帝的詔書去見袁紹,袁紹讓河內太守王匡把這兩個人抓起來殺掉。
董卓得知袁紹已割據關東與他對抗,便把京城中袁氏家族的男女老幼包括袁紹做太傅的叔父袁隗全部殺掉了。
當時天下豪俠之士多依附袁紹,都想替袁紹報這個仇。
各州、郡紛紛起兵討伐董卓,幾乎都借袁紹的名義。
韓馥見此非常害怕,加上袁紹的部下對他也有非禮行為,因此他不敢再住在袁紹那裡,請求袁紹同意他離去。
韓馥離開袁紹後依附陳留太守張邈。
後來袁紹與張邈附耳而談,韓馥在座見狀,懷疑是袁紹派人來與張邈共同謀害他,於是起身到廁所中自殺了。
其實他們是在商議軍機,只是說到了緊要處才如此神秘。
當初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並不是袁紹的意思,但既成事實,袁紹也不便再廢立君主。
等獻帝和百官逃出長安在安邑住下後,袁紹派部下潁川人郭圖前去朝拜。
郭圖回來後勸說袁紹把獻帝迎到鄴城,袁紹沒採納他的建議。
不久太祖曹操把獻帝迎到許縣,用正統朝廷的名義收復了河南一帶的土地,關中諸州、郡也都表示臣服,袁紹此時才醒悟借重天子的重要,為當初未聽郭圖的建議而後悔不已。
他試圖讓曹操把獻帝送到鄄城,以便自己有機會接觸天子和文武百官,但遭到曹操拒絕。
為了安撫和獎勵袁紹,獻帝任命他為太尉,繼而又加封大將軍,封鄴侯。
袁紹推辭了封侯。
不久,袁紹軍隊在易京打敗了公孫瓚,將其人馬都收編過來。
接著,袁紹派遣自己的長子袁譚任青州刺史。
沮授極力勸諫,告誡袁紹說:「這樣做必然是一切災禍的起始。
」袁紹不聽,反而說:「我正想讓我的兒子每人都擁有一個州呢!」於是又派次子袁熙任幽州刺史,外甥高幹為并州刺史。
此時袁紹實力大增,已擁兵幾十萬。
他任命審配、逢紀統管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士之首,顏良、文丑為軍中大將,挑選精銳步兵十萬,騎兵萬餘,準備征討駐守許都的曹操。
先前,太祖曾派劉備下徐州抵擋袁術的進攻。
等劉備率部到達下邳,袁術已病死在壽春。
劉備不聽曹操要他還師的軍令,反而突襲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並將其斬首,然後擁兵駐紮在沛縣,公開打出反曹的旗號。
袁紹也派了一支騎兵前來支援劉備。
太祖命部將劉岱、王忠帶兵討伐,不能取勝。
建安五年(200),太祖親率大軍東征劉備。
謀士田豐勸袁紹趁曹操後方空虛偷襲他的大本營許昌,袁紹以兒子有病為由而加以拒絕。
田豐走出屋後,以手杖連連擊地,痛心地喊道:「天賜良機,卻因嬰兒鬧病而白白錯過,時不再來啊!」太祖兵至徐沛,把劉備打得大敗。
劉備逃脫後,北上投靠了袁紹。
袁紹率大軍進抵黎陽,派大將顏良在白馬縣進攻曹操的東太守劉延。
沮授進諫:「顏良性情急躁不沉穩,雖然作戰驍勇卻不能獨擋一面。
」袁紹對沮授的話不予理睬。
太祖曹操發兵救援劉延,打敗了顏良的軍隊並殺死了顏良。
袁紹督師渡過黃河,在延津以南地區修築工事與曹軍對壘。
袁紹派劉備和文丑出陣挑戰,太祖揮兵再退袁軍,殺其大將文丑,袁軍大驚。
太祖引兵退往官渡構築防禦陣地,準備與袁紹的大軍決戰。
沮授又勸袁紹:「我們的軍隊數量雖多,但士氣和勇敢精神都不如曹軍。
而曹軍軍糧短缺,後勤物資供應不濟。
因此對曹軍來講速戰速決有利,可對我軍來說卻是打一場持久戰更有利。
我們穩紮穩打與曹軍相持下去,用不了幾個月時間,曹軍糧盡必然會不戰自敗。
」袁紹不聽,指揮大軍進逼官渡,與曹軍交鋒。
曹軍受挫退入營地堅守,袁紹命士兵在陣前修造了多座望敵樓,又築起高高的土山,弓箭手埋伏在山上,看見曹操軍營里有人走動便弓矢齊發。
曹軍懼怕,士兵們出門都要持盾牌遮擋身體,太祖想出對策,命令工匠們突擊趕製出一種發石車,用它拋射石塊很有威力,袁紹修建的哨樓都被摧毀,士兵們也不敢再伏在土山上放箭了。
由於發石車在拋射石塊時有隆隆的響聲,如雷聲一般,故而袁軍士兵都恐懼地稱這種發石車為「霹靂車」。
袁紹又命令士兵們挖掘地道,直通曹操兵營,準備對曹軍實行突襲。
太祖針鋒相對,命士兵在軍營前沿挖掘了一條又深又長的壕溝截斷袁軍的地道,同時派出一支精兵潛入敵後截擊袁紹的運糧車隊,燒毀了袁軍全部軍糧和車輛。
太祖與袁紹兩軍對峙日久,曹軍糧草漸漸不濟,百姓們因戰爭苦不堪言,也紛紛跑到袁紹那邊去了。
眼看曹軍難以支持下去,恰巧這時候袁紹派將軍淳于瓊帶一萬多兵馬北上迎接護送運糧車隊。
沮授建議:「應當再派蔣奇將軍另帶一支軍隊與淳于瓊配合行動,以防曹操偷襲。
」袁紹仍是不予採納。
淳于瓊迎到運糧車隊,駐屯在烏巢,離袁紹的大本營有四十里。
太祖得知這一消息,留下曹洪帶兵守衛軍營,自己親率精銳步騎五千人連夜偷襲烏巢。
袁紹聞報派出騎兵增援,也被曹軍擊潰。
曹軍大破淳于瓊部,淳于瓊等將領都被斬殺於陣中,士兵死傷無數,全部軍糧輜重都被付之一炬。
太祖引軍回營,未等回到軍營,已有袁紹手下的將軍高覽、張..各自帶著本部兵馬前來投降。
曹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袁紹軍隊全線潰敗。
袁紹與長子袁譚在亂軍之中僅帶少數親隨渡過黃河才得以逃脫,其部屬大部分被曹軍抓獲。
曹軍發現被俘的袁軍將士心懷二意,便把他們全部活埋。
沮授在混亂中沒來得及隨袁紹渡過黃河,被曹軍擒獲押解到太祖那裡。
太祖器重他的才能而給他厚待,想爭取他為己所用。
但沮授後來仍想逃到袁紹那裡去,太祖只好把他殺了。
袁紹率大軍南下之初,謀士田豐曾勸諫他說:「曹操善於用兵,變化多端。
他的軍隊數量上雖比我們少,但我們也切不可大意,不如從長遠打算與他對峙。
憑將軍您占據險要的山河地勢,擁有四個州的土地和百姓,您可以對外結交天下賢士,對內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操練兵馬,然後選出一些精銳部隊,編組幾支奇兵,在曹軍不備的情況下輪流出擊,騷擾河南地區。
曹軍救援右邊則擊其左翼,救援左翼則又攻其右邊,如此連續不斷,使曹軍疲於奔命,百姓不得安寧,田野荒廢,士卒厭戰,我軍不需大動干戈而敵軍已疲憊不堪了。
用不了兩三年,曹操便會拖垮了,可眼下將軍您放著深思熟慮的長遠大計不用,卻要傾全力決戰於一役,萬一這一仗打不贏,您可是後悔莫及了。
」袁紹不聽,田豐再三規勸,力諫不可輕率出兵。
袁紹大怒,以為田豐是有意散布失敗情緒擾亂軍心,於是下令給田豐戴上腳鐐手銬囚禁起來。
等到袁紹大軍潰敗後,有人對田豐說:「你的預言果真變成現實,這下子大將軍會更加看重你了吧!」田豐嘆氣道:「如果袁公打了勝仗回來,我倒是能夠活命;如今他大敗而歸,我是必死無疑了。
」果然袁紹回到鄴城後對左右的人說:「當初我沒有聽從田豐的勸阻,眼下要被他恥笑了。
」於是傳令把田豐殺掉了。
袁紹外表寬容文雅,喜怒不形於色,頗有大將風度,而內心卻多猜忌,嫉賢妒能,妄加陷害。
田豐之死正是最好的例證。
自袁紹官渡大敗後,冀州不少城邑紛紛起兵反叛他,袁紹費了全身解數才一一平定下來。
但這次慘敗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惱怒交加,終於病倒。
讀書交友--本期討論的問題是:袁紹在接不接納漢朝皇帝的問題上為什麼顯得那麼猶豫。
能成為雄踞河北的一方梟雄,說明袁紹的能力肯定很強,可為什麼在面對曹操的時候不但不聽田豐沮授的勸諫,還屢出昏招,官渡之戰袁曹雙方的實力對比是什麼樣的。
存不存在袁紹和河北世家大族之間的利益矛盾。
田豐看準戰機向老闆袁紹提出戰曹操,袁紹不聽結果官渡之戰大敗
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出了昏招看不出,最可怕的是看出了天才的昏招不出手。田豐看到了千載一時的戰機,建議袁紹:老闆您最強悍的競爭對手就是曹操。現在,曹操親自率領部隊東征劉備,一時半會不能了斷。...
袁紹慘敗(二):袁紹帳下謀士有哪些?
袁紹屬於汝南袁氏,這個家族在東漢中後期人才濟濟,有「四世三公」的美稱。其門生故吏更是遍天下。當袁紹吞併韓馥的冀州時,韓馥曾經表示自己也是袁氏門生,讓個冀州又何妨。東漢末年,天下動盪,更多的名士...
《三國》縱觀歷史,今望職場——最匪夷所思的失敗者「袁紹」
各位讀者,大家好:《三國》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雖然只有短短60年的歷史,但中間的許多故事至今仍被我們靜靜樂道,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甚至國外的諸多學者也研究三國諸多時間中的奧妙,今天小編繼續為大...
三國志還原真實歷史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7珍藏版
(董卓、袁紹、袁術、劉表)三國志是官方認可的歷史書。如果各位喜歡的話,我整套三國志放到平台,所以,希望各位讀者喜歡,並關注或者留言收藏。 董卓傳,(附李睳、郭汜傳)董卓字仲穎,陝西臨洮人。少時就...
袁紹帳下第一等謀士,曹操惋惜的說,我有他早就得天下了
談起三國時期的謀士,恐怕曹操麾下的郭嘉已經被某些人吹到了天上去,也無怪乎有網友戲謔的稱之為「宇宙嘉」了,什麼「郭嘉不死,諸葛不出」,小編對此只想口可口可。實際上,就算「鬼才」這個稱號,也是杜撰來...
袁氏集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堪!
袁紹的謀士集團還是很強大的,個人能力相當優秀,由於歷史一貫的尿性,死的早的由於事跡不多,都會被不同程度的低估,所以袁氏集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堪,私以為重點還是放在了對方人物的缺陷上,但人無完人...
東漢末年最強軍閥,不是曹操,一番偉業成也謀士,敗也謀士
在東漢末年,各路諸侯,要論名氣,袁紹是名頭最響的讀書人,達到了名士的地步,而且是獨步一時的名士。這個時候的曹操與袁紹不可同日而語。哪怕是擔任西郊八校尉的時候,袁紹的地位遠遠要超過曹操。
細品袁紹麾下頂級文武大臣,如果一人不死的話,官渡之戰不會輸
袁紹作為東漢末年第一諸侯,不僅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而且猛將如雲、謀臣如雨;而且無論是文臣還是猛將,在當時看來,都算是最頂尖的存在,現在來盤點下袁紹手下最頂尖的文武大臣都是誰吧。文臣:TOP、4 荀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