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改造大腦?是的,你讀的築成你的思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了幾季的奇葩說,我最喜歡的是史航老師。
他其貌不揚,但很沉穩從容,話語之間能看出文化底蘊和胸中丘壑。
對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讀過很多書,並且家中到處都是書。
每次搬家,書都會成為他最重的「負擔」。
讀書多的人,仿佛就有了書香氣,同時,又好似一本百科全書,不論談到什麼話題,都能接的遊刃有餘。
史航老師曾說:很多時候,你的閱讀,其實是不斷地建立聯繫的。
日本的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也有相似的觀點,他認為,讀書可以幫助人們構建自己的知識系統,獲得睿智,不論遇到怎樣的事情,都有能力從容應對。
茂木健一郎作為日本腦科學研究的領跑者,擅長將複雜的科學知識融入生活。
他著有《創意腦》、《大腦活用學習法》等書籍,告訴人們如何用輕鬆有趣的方式改造大腦,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為了讓大眾更好的了解讀書的益處,茂木健一郎著有《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一書,從自身經驗出發,告訴我們通過閱讀,能夠更好的磨鍊語言能力,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使大腦能到鍛鍊。
讀書帶來的改變不止一點
讀書的好處很多,茂木健一郎主要看重這幾點:
讀書越多,看世界的視野就越寬
讀書能提升語言能力
讀書可以做生活的「預防針」
讀書是一種社交工具
讀書的廣度,由涉獵範圍決定;讀書的高度,由閱讀量決定。
二者相結合,讀的書越多,智慧與見識越多。
牛頓曾說,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對於我們來說,書籍就是那個巨人,讓我們站的更高,看的更遠。
從書中獲得知識,與以往的經驗碰撞,能產生新的火花;不懂的問題去書中尋找,也能得到新的認知。
這些積累在大腦中磨合,形成我們自己的思維,通過使用,能達到磨鍊語言的功效。
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會說話,大都是沒有想法,多向大腦中輸入,才能有更多的輸出。
讀書的一大樂趣,在於其中有很多未知的世界,可以打開我們的腦洞,也可以讓我們看到別人的人生經歷。
通過看書中人物的快樂和悲傷,體會當下的幸福;通過看主人公的處世之道,思考自己的生活。
如果發生意外的事,我們能比以往更從容的面對,這就能稱為讀書的「預防針」作用。
現在有很多線上線下的讀書交流活動,喜愛閱讀的人,可以通過這些活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我的朋友中,就有因讀書會認識,後來發展成戀人的。
茂木健一郎說,自己喜歡知識女性,會因對方手持有意思的書籍而產生心動的感覺。
現代人通過衣著、談吐識人,但很少有人通過對方閱讀書籍的類型識人。
讀書識人這個點,沒準能讓我們更容易發現有趣的靈魂。
讀書貴在有這樣的認知
讀書有娛樂性閱讀和功利性閱讀。
相較於娛樂性閱讀,功利性閱讀的收穫較大,但需要在與書接觸的過程中抱有一定的目的性。
1.目標是「御宅族」
在日本,御宅族是指對某領域十分熱愛,從而對其進行深刻研究的人。
茂木健一郎小時候喜歡蝴蝶,經常會去書店中尋找和蝴蝶有關的書籍,並為其花費了大量的資金。
隨著了解的深入,他對生物學產生了興趣,最終走向了腦科學的研究道路。
御宅族沉迷於熱愛的事物中,在追尋的過程中慢慢培養了其他的素質,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2.別怕「危險性」
閱讀有時會顛覆人們現有的認知,動搖眼前的事實。
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在1949年出版了長篇小說《一九八四》,講述了人們被全面監視的故事。
在當時,人們對書中描繪的情形感到驚恐和不可思議,若被全面監視,將會極大的影響人們的語言和行動自由。
而現在,隨著科技信息的發展,這種情形的發生已然成為可能。
2013年就有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聽事件被曝光,引起了世界人民的熱議。
3.隨著閱讀不斷思考
閱讀時產生的思想上的碰撞,是大腦進階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世界很大,在我們已知的範圍之外,還存在著無窮盡的未知。
讀書時接觸到的不一樣的思想和故事,都是需要思考的。
不固守原有的認知,能接納不同的看法,才能得到真正的進步。
讀書是有技巧的
為了能將讀到的東西更好的運用,茂木健一郎提出了7個關鍵點:
大腦適合「雜食」
同時閱讀多本書
找到專屬於自己的經典之作
與「萬事通」交朋友
通用電子書與紙質書
分清文章的好壞
熟練掌握「速讀」
愛好讀書的人會讀各種各樣的書,即便和工作、生活無關的書籍,也能甘之如飴。
史航老師讀書就很多元化且隨意,每次要讀書的時候,就會從書堆里隨機撿出幾本,而這些隨機的書中,常能給到他創作的靈感。
閱讀的內容在大腦中進行發酵,形成優質的土壤,而讀過的書,就是積蓄的養分。
和「萬事通」交流,就好像在讀書中的精華,去除繁瑣,讓人頓時領悟。
同時,他們的博學多識,也為我們進入新的知識領域提供了可能。
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提到了大量的書籍,涉及各個領域,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就能建立好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待讀書單。
對我來說,讀書的樂趣在於: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以及更好的處世。
這些,都是茂木健一郎所說的「閱讀改造大腦」的體現。
受益之處不止於此,閱讀一本本書就像經歷一次次的旅程,能讓我們在有限的一生中,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
讀書,是改變一個人認知層次的最好方法
說到讀書,就不得不提愛閱讀的德國人。在德國,讀書是一種國民文化。無論是在車站,路邊的咖啡館,還是公園的草坪上,隨處都能見到正在讀書的人。作為一種文化地標,德國的書店、報亭或者借書亭也是隨處可見。...
閱讀如何改造大腦?腦科學家如是說
-01-美國拉什大學對700多名平均年齡75歲的老年人進行了為期5年的跟蹤研究,發現不斷學習者,用腦越多,大腦越活躍,腦供血也更充足,大腦能更好地維持健康狀態。英國利物浦大學也曾對30名平均年齡...
看書無用?80歲老父親為50歲書呆子兒子求工作
這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現有知識每年以10%的速度更新疊代;太多的書,太多的知識,又讓人無從下手...雖然這是個人人念叨著要終身學習的時代,卻出現了杭州一個50歲的大叔,家裡藏書萬千,每年看書不下...
網絡時代,還有必要讀紙質書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廣大愛閱讀的人應該早就在心裡比較過了吧。從前我對於新事物的出現,也是先持牴觸態度的,譬如閱讀吧,沒有手捧一本書,那怎麼能叫閱讀呢?閒下來拿著手機刷兩下,看上去一點也不鄭重其事呀...
閱讀能改造大腦?看看聰明人是如何讀書的
有一則和蘇東坡有關的軼事。蘇東坡擔任翰林學士知制誥的時候,擬過大約八百道聖旨,他常常引經據典、例證妥帖,把聖旨寫得甚是好看。這對蘇東坡來說,不過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力。蘇東坡去世後,有一位姓洪的官...
不懂這一點,讀再多書也沒用
古人講:「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在講究快。車要越來越快,事要越做越快,公司要加速發展,孩子要快點長大。到最後,甚至連讀書這件事,也在比誰更快了。從一月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