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還有必要讀紙質書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廣大愛閱讀的人應該早就在心裡比較過了吧。

從前我對於新事物的出現,也是先持牴觸態度的,譬如閱讀吧,沒有手捧一本書,那怎麼能叫閱讀呢?閒下來拿著手機刷兩下,看上去一點也不鄭重其事呀。

閱讀,不說要焚香沐浴,正襟危坐,起碼也要專門選個安靜的地方,不受干擾地手捧書卷沉浸在另一個世界吧。

但時代變遷、潮流裹挾早已讓我們被迫接受了許多新事物,買東西上網、看書上網、買瓶水也慣了刷一下手機。

這也沒什麼不好,至少很多事物變得更便捷了。

買東西選擇多了,看書變得隨時隨地了。

最大的變化是,發表言論與觀點變得更容易了,只要你想說,就可以上網說,只要你想寫,不觸及政經大事的話,甚至可以隨時擁有自媒體。

那如此一來,作為閱讀愛好者的我們,選擇確實多了。

經過幾年的網際網路洗禮,我們同時也發現,網絡上良莠不齊的文字,有時候真的太耽誤我們的時間了。

所以,個人認為,在網絡時代,紙質書的固有優點又凸顯出來了。

它經過多程序錘鍊,確實更能經得起考驗。

在想要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的時候,似乎紙質書更勝一籌。

我的觀點在日本作家茂木健一郎的《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一書中得到了印證。

茂木健一郎認為,紙質書中載有的信息屬於經過反覆斟酌推敲出來的「高端信息」。

一本紙質書,要經過多人的校對確認,其可信度遠遠高於網上的諸多媒體。

從輕鬆度來講,網絡上的信息略勝一籌;從可信度來說,紙質書無可比擬。

即便是一門可以輕鬆收集信息的技術,也要先學會查閱紙質書。

茂木健一郎還與許多老派讀書人的想法一樣,認為去實體店買書有更直觀的感受:可以一次性俯瞰整個書籍的海洋,很可能會遇到莫名吸引自己的書。

當然,時勢不可阻擋,茂木健一郎在堅持閱讀紙質書的同時,也在讀電子書。

但他對紙質書的留戀顯而易見,即使「同一本書,用電子書讀還是紙質書讀,在信息獲取方面可能不相上下,但實際的體驗應該存在明顯的差異。

既然茂森健一郎這麼推崇紙質書的信息,那來看一下他的這本《閱讀如何改造大腦》裡面都有哪些有用的信息。

這本《閱讀如何改造大腦》共分五個章節。

雖則題目叫做閱讀如何改造大腦,內容實則沒有多少是關於「如何改造大腦」的,也沒有太多前言和封面介紹所說的「腦科學家教我的讀書法」。

這不知是翻譯造成的隔膜還是宣傳的策略。

總之,雖然作者身為日本知名腦科學家,但這並不是一本教我們如何改造大腦的書。

這本書更多的是茂木健一郎自己的閱讀體驗。

但誠如茂木健一郎所說,閱讀可以使讀者跟隨作者體會與自己全然不同的想法與人生。

讀者可以順著作者的思路走下去,按自己的步調探索他人不同的感覺和思想。

這放在現實中很可能要在與他人多次共同進餐並建立深厚友誼之後才可以了解。

因此,我們也可以通過這本書,來與茂木健一郎進行一場隔空對話。

茂木健一郎認為:

一、 讀書越多,看世界的角度越高——讀書等於增加自己的經歷。

與平日裡點頭之交的人際關係不同,我們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與很多人結下深厚情誼——是謂神交。

不是嗎?我們雖沒有見過王小波,也沒有見過莫言,但已經與他們在書里見過多次面了。

譬如現在,我和茂木健一郎先生,也已經初次見面,並深談了半天了呢。

我們的閱歷與見識,就由這麼一本本的書壘積起來了。

第二,要鍛鍊大腦,讀書是首選。

不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人類都必須不斷地作用語言,而只有通過讀書來磨鍊語言,才能使其散發光芒。

的確,書讀得多,你會熟悉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

生活中,我們也常見這樣的情景,愛讀書的人詞彙量比不愛讀書的人確實多一些,表達起來更為精準一些,譬如那個「好大水」與「秋水共長天一色」。

第三,讀書可以吸取前車之鑑。

茂木健一郎的原話是多讀書可以做生活的「預防針」,意思是可以從別人的經歷中得到教訓,防止出現同樣的錯誤。

他舉了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在這部小說里,作者講述了一個無處不在的監控隱私的虛構故事。

茂木健一郎認為,如果美國政府當初讀取這本書的內容,也許不會出現斯諾登事件。

當然,政府的行為其實不可預測,但是民眾可能從此書開始,更為警惕這種現象的發生。

第四、讀書很「酷」。

書籍與服飾一樣,可以向他人展示自我的審美水準。

你手裡拿著的書,和你口裡談論的書,已經如實暴露了你是怎樣的人。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瓊瑤阿姨的小說里,男女主人公的見面,往往從一本書開始。

這充分說明,裝逼也好,真有其事也好。

書籍,有時候就是時尚單品。

茂木健一郎本來在《閱讀如何改造大腦》中提到過遇到自己不喜歡讀的書如何去讀?但我翻遍全書,他也沒直接解答這個問題,只說可以速讀,這似乎還是有點逃避呀。

根據我個人的體悟,覺得遇到自己不太喜歡的書,抱著輸出的目的,可能就會認真讀下去了,因為你要出於種種目的,將這本書的內容轉述給他人,那麼,你自己得認真把它弄懂弄透才行。

也許,在此過程中,你逐步接近作者的脈絡,會漸漸愛上原來不喜歡的書也不一定。

閱讀就是這麼神奇啊。

我對茂木健一郎的《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尚有一點吐槽:他的閱讀體驗中沒有提到一本中文書,沒有提到一個中國作家。

這對他了解更為寬廣的世界似乎不利呀。

不過,也許他讀過中文書,只是沒有在這裡列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閱讀能力強的人,都懂得這幾點

年底了,很多人又在盤點一年來讀了多少本書。有人一年只閱讀了一本書,因為那本書叫做《金瓶梅》。有人一年閱讀了兩百多本書,因為有好多卡通和兒童繪本書。以前,我特別羨慕那些讀了很多書的人。曾經,我也像...

讀書,是改變一個人認知層次的最好方法

說到讀書,就不得不提愛閱讀的德國人。在德國,讀書是一種國民文化。無論是在車站,路邊的咖啡館,還是公園的草坪上,隨處都能見到正在讀書的人。作為一種文化地標,德國的書店、報亭或者借書亭也是隨處可見。...

為什麼還是要勸人讀書?

古往今來,勸人勤奮讀書的詩文典故可謂汗牛充棟。陸放翁「待客未來還讀書」,歐陽修善用「馬上、枕上、廁上」的片刻光陰,乃至鑿壁偷光、懸樑刺股,都為一代代的人們耳熟能詳,並以此來激勵自己。這當然沒有錯...

讀書與職業成長之路

陸遊在一首詩中寫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用以告誡兒子該如何讀書。在這句詩中,陸遊所傳達的讀書理念不言而喻:不能光讀書,而要將讀書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互為補充,進而取得最大進益。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