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營心在漢」,不是徐庶,乃曹魏第一謀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我們的熟悉的三國故事之中,有這麼一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流傳甚廣。

魏蜀吳這個三個陣營,相比有幾位人才站隊,是值得大家爭議的。

其中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位。

「身在曹營心在漢」,是關於徐庶的故事,徐庶本是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被同黨救出後改名徐庶。

求學於儒家學舍。

後中州兵起,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為友。

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

後來這件事被藝術加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被廣為流傳。

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稱讚。

那麼「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真的就「一言不發」嗎?非也,徐庶好像還是獻了一策的:

「說軍中傳言西涼州韓遂、馬騰謀反,殺奔許都來。

操大驚,急聚眾謀士商議曰:「吾引兵南征,心中所憂者,韓遂、馬騰耳。

軍中謠言,雖未辨虛實,然不可不防。

」不便信,又不得不信。

言未畢,徐庶進曰:「庶蒙丞相收錄,恨無寸功報效。

請得三千人馬,星夜往散關把住隘口;如有緊急,再行告報。

」操喜曰:「若得元直去,吾無憂矣!散關之上,亦有軍兵,公統領之。

目下撥三千馬步軍,命臧霸為先鋒,星夜前去,不可稽遲。

」徐庶辭了曹操,與臧霸便行。

此便是龐統救徐庶之計。

而且魏略曰:庶先名福,本單家子,少好任俠擊劍。

中平末,嘗為人報讎,白堊突面,被發而走,為吏所得,問其姓字,閉口不言。

吏乃於車上立柱維磔之,擊鼓以令於市鄽,莫敢識者,而其黨伍共篡解之,得脫。

於是感激,棄其刀戟,更疏巾單衣,折節學問。

始詣精舍,諸生聞其前作賊,不肯與共止。

福乃卑躬早起,常獨掃除,動靜先意,聽習經業,義理精熟。

遂與同郡石韜相親愛。

初平中,中州兵起,乃與韜南客荊州,到,又與諸葛亮特相善。

及荊州內附,孔明與劉備相隨去,福與韜俱來北。

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福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庶後數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猶存焉。

當時的曹魏人才濟濟,徐庶進不了決策中心,固然無法發揮多大的作用。

而說到真正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另有他人,他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謀士,究竟重要到何種程度,放眼三國,也許只有諸葛亮之於劉備可比。

劉備無諸葛,無以白手起家,與曹孫鼎足三分,曹操無荀彧,亦不復為北方之雄。

他就是荀彧,字文若。

荀彧出身名門,少時便被譽為「王佐之才」,後來在四世三公的袁紹手下任職,袁紹為人能折節下士,素有威名,將荀彧奉為上賓,再加上高貴的出身,看起來確實是個值得追隨的主公。

然而荀彧卻在袁紹勢力最盛的時候預料到了他的敗亡,一眼看中了當時名不見經傳又是宦官之後的奮武將軍曹操,在世人不解的目光和嘆息中,放棄了勢傾天下的袁紹,投靠了相較之下幾乎一無所有的曹操,從此改變了這位亂世奸雄一生的命運。

荀彧長期堅守在曹操的後方,極少親臨戰場,這種堅守使得轉戰四方的曹操沒有了後顧之憂。

興平元年,恐怕是曹操一生中最悲慘的一年,縱是後來赤壁慘敗,退走華容也未必有這般狼狽,那一年曹操的合家老小俱被陶謙手下大將張闓所殺,曹操切齒拊心,痛心疾首,率領大軍風檣陣馬地沖入徐州報仇,前方戰事還沒個結果,後方兗州他最信賴的朋友張邈和心腹謀士陳宮竟連和呂布一起背叛了他。

曹操大軍在外,留守兵少,督將大吏又多與張、陳二人同謀,一是兗州諸城皆聞風而叛,眼看曹操便要落入進退不得,無家可歸的境地,卻是年輕文弱的荀彧挽狂瀾於既倒,馳召夏侯惇,夜誅謀叛者數十人,終使情勢安定下來。

雖然荀彧比曹操小七歲,但曹操卻將他視為師長,敬重有加。

兩人的關係,可以用鍾繇的一句話來概括:「夫明君師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聰明,每有大事,常先咨之荀君,是則古師友之義也。

吾等受命而行,猶或不盡,相去顧不遠邪?」曹操麾下謀士如雨,機變無方者不乏其人,曹操與他們君臣相處得也非常融洽,但其他謀士再如何智計百出,也只是「受命而行」,出謀劃策,惟有荀彧不同,在荀彧面前,曹操恭謹謙卑得像個向老師求教的弟子,雖然常年征戰在外,但無論軍國大事,必寫信向後方的荀彧請教。

究竟是怎樣非比尋常的智慧,使荀彧在英才濟濟的曹營中卓犖獨秀,受到一世之傑的曹操如此的敬重呢?

荀彧的智慧可以用八個字概括——看破世事,洞察人心。

正因如此,二十九歲的荀彧在亂世群雄中選擇了立志「以義滅身,投死為國」的曹操,也正因如此,五十歲的荀彧在曹操決定要進魏公,加九錫的時候鬱鬱而終。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想為曹操請旨進魏公,加九錫,荀彧秉著對漢室的忠貞,苦心勸說董昭等人君子愛人以德,不應陷曹操於不義,其實他又何嘗不知道,這本就是曹操的野心。

但是,荀彧總想著自己或許還能挽回點什麼,自己或許還應該做些什麼。

於是,他死了,他用自己乾乾淨淨的死亡告訴曹操最後一句話:「本興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

」我們當初是為了匡復漢室,平弭戰亂才興的義兵哪!你已經忘記了嗎?

「以憂薨」,陳壽用三個字就概括了荀彧的死,裴松之為之補充了一段《魏氏春秋》的記載,說曹操送給了荀彧一個食盒,打開卻是空的,然後荀彧便服毒自盡了。

荀彧至死仍是漢臣,卻與荀攸賈詡和傳錄在魏志里。

雖然當攸詡二人沐浴著魏的光榮的時候,荀彧已經與名存實亡的大漢一起沉入黃泉了。

然而歷史便是歷史,無論荀彧願不願意,曹魏勢傾天下,群英之中,他當居功首,他不但要與攸詡二人和傳,而且還要寫在所有謀士的最前面。

多可悲,他一手成就了曹魏的權勢,這權勢最終卻毀了他。

他才是真正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徐庶被曹操騙了以後,真的沒有獻一計了嗎?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

身在曹營心在漢指的是哪二個人?

曹營心在漢的二個大人物,其一為徐庶,三國有名的孝子,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人。東漢末年時自薦到劉備帳下,後被迫歸曹操。徐庶早年求學於儒家學舍,之後在中州兵起,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都是他的好朋...

夢三國徐庶究竟去了哪裡?

徐庶,字元直,今許昌人。三國時期著名人物,本名福,後因為友殺人而逃難,改名徐庶,從此以後遍訪名師,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交為好友。曾經在新野輔佐過劉備,後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離開劉備投奔曹操,走...

關於徐庶,你知道他多少?

徐庶,原名徐福,字元直,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徐庶原是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幫助劉備破八門金鎖陣,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後因母親被曹操擄獲,徐庶為母入曹營,但發誓終身不為曹操獻一謀。幾年後,徐庶...

三國迷案:徐庶進曹營——不知所蹤?

(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