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被曹操騙了以後,真的沒有獻一計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
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
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
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
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
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
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官職不高,諸葛亮感嘆說:為什麼不重用徐庶呢,難道曹魏能人志士真的就那麼多嗎?
我估計,最大的可能是,投曹之後,他沒能進入過決策中樞。
不過三顧茅廬的美談的的確確是他開啟的。
事實很可能是:
對曹操來說,徐庶也不過只是一名荊州降將而已。
如此而已。
況且,投降的理由也很奇葩:我是為了盡孝道來的。
估計曹操很是哭笑不得了,敷衍了事封了官。
成語:
方寸大亂
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遂詣曹公。
一言不發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典故出自文學作品《三國演義》。
徐庶通過自薦的方式成為劉備的軍師,但被曹操的謀士程昱設計騙到曹營。
後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劉備所駐守的樊城,在劉曄的建議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勸劉備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後卻告訴劉備大軍將至,讓劉備早作準備。
劉備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恥笑,又以劉備有諸葛亮輔佐為由拒絕,並告訴劉備,自己雖然身在曹操營,但發誓不為曹操獻一謀。
不過,徐庶好像還是獻了一策的:
徐庶當晚密使近人去各寨中暗布謠言。
傳言西涼州韓遂、馬騰謀反,殺奔許都來。
操大驚,急聚眾謀士商議曰:「吾引兵南征,心中所憂者,韓遂、馬騰耳。
軍中謠言,雖未辨虛實,然不可不防。
」
不便信,又不得不信。
言未畢,徐庶進曰:「庶蒙丞相收錄,恨無寸功報效。
請得三千人馬,星夜往散關把住隘口;如有緊急,再行告報。
」
操喜曰:「若得元直去,吾無憂矣!散關之上,亦有軍兵,公統領之。
目下撥三千馬步軍,命臧霸為先鋒,星夜前去,不可稽遲。
」
徐庶辭了曹操,與臧霸便行。
此便是龐統救徐庶之計。
「身在曹營心在漢」,不是徐庶,乃曹魏第一謀臣
在我們的熟悉的三國故事之中,有這麼一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流傳甚廣。魏蜀吳這個三個陣營,相比有幾位人才站隊,是值得大家爭議的。其中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位。
如果徐庶不去曹營,那麼劉備能否一統天下?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
身在曹營心在漢,說的是哪一位歷史人物
亂世出英雄,我們之所以喜歡三國這段歷史,是因為這段時間湧現出了眾多讓人敬仰的文臣武將,和流傳千古的佳話。今天要說的這位名氣上雖然不如臥龍鳳雛一般響亮,但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句話確實因他而起。
徐庶離開劉備,真的是因為他的母親嗎?
徐庶歷來被認為是與諸葛亮、龐統、法正並列的蜀漢四大軍師,他在新野之時便投奔劉備,頗受劉備重視,並且向劉備推薦了臥龍諸葛亮。然而因為母親被曹操俘獲,徐庶不得已離開了劉備。然而徐庶的離開,真的是因...
夢三國徐庶究竟去了哪裡?
徐庶,字元直,今許昌人。三國時期著名人物,本名福,後因為友殺人而逃難,改名徐庶,從此以後遍訪名師,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交為好友。曾經在新野輔佐過劉備,後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離開劉備投奔曹操,走...
說到悲情,三國里非他莫屬
徐庶,字元直,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三國演義刻畫的徐元直,進操營一言不發,不擬一謀,不獻一計,肯定是藝術加工。那麼,該如何解讀三國名士徐庶的三國人生呢?
三國重要謀士徐庶因何入曹營,卻又為何身在曹營心在漢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常懷匡扶漢室之心,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
徐庶母親自殺了,徐庶為什麼不回到劉備身邊!
原來這才是徐庶進曹營的背後真相,我們都被欺隱瞞了千年!「身在曹營心在漢」這一成語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大名鼎鼎的關羽,而另一個就是三國時期的謀士徐庶。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名三國早期出名的謀士:徐庶。
劉備去投奔劉表,為什麼徐庶諸葛亮象約好了一樣全在荊州地方
劉備前往投奔荊州劉表,劉表收留了他,並把劉備安置到了荊州最北面的新野。劉備自然明白劉表是將自己視為了人肉盾牌,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得勉從虎穴暫棲身了。曹操雖然並沒有追殺過來,劉備卻不敢有...
劉備沒能留住這三個堪比諸葛亮的大才,若得此三人歷史將被改寫!
魏蜀吳之中,蜀國最弱,特別是劉備前期顛沛流離,幾乎都在流亡逃命,這樣的情況導致遇到很多人才而不能為己所用,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劉備遇到的三大人才,若能留住,歷史將被改寫!第一 徐庶
三國迷案:徐庶進曹營——不知所蹤?
(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
諸葛亮絕對不是三國第一謀士?他背後還有四位高人幫他出謀劃策
三國演義中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是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我們知道劉備半生顛沛流離,寄人籬下,關羽張飛雖說勇冠三軍,可征戰半生卻寸土未得,帳下無一人,可堪稱智者。他諸葛...
徐庶進曹營,為何一語不發?
「徐庶進曹營,一語不發」,出自《三國演義》,徐庶因母親被曹操擄去,不得已進曹營,但臨別時說了,自己雖身在曹營,但絕不為曹操獻一謀。徐庶是劉備在新野時投奔來的,正史上徐庶的功績乏善可陳,重要的是,...
一言不發的名將,巔峰戰魂的劍聖
三國時期的徐庶是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在東漢末年被劉備招入麾下,後來歸順了歸曹操,並仕於曹魏。徐庶本名叫徐福,本身是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後來被同黨救出後改名徐庶,然後求學於儒...
他遠隔千里 卻受無妄之災 龐統幫助別人脫困 卻斷送了他的性命
《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中,劉備喜得鳳雛龐統,拜其為副軍師中郎將,「與孔明共贊方略,教練軍士,聽候征伐」的情況被曹操得知以後,曹操馬上召開會議,研究南征事宜。然而曹操卻擔心自己南征以後,後方空虛,...
徐庶投奔曹操之後,為何被徹底埋沒?原因其實很簡單,與劉備無關
喜歡三國文化的朋友,可能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即「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倒不是說徐庶本身少言寡言,而是讚揚他的忠義。因為,在《三國演義》中,他本是劉備身邊的謀士,卻被曹操和程昱,模仿其母親的筆...
原來他是三國時代的潛伏英雄最為致命的臥底
諸葛亮初期對曹戰役中每每屢勝,每次對曹均料事如神,在孫劉聯合抗曹的初期尤為神算,這與諸葛亮的學識功底是分不開的,但僅憑一個人的理論及推理是不可能達到這麼精確的,這裡的秘密就是在曹操身邊有個劉備的...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走馬薦諸葛的徐庶終局是什麼呢?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
徐庶為何叛變劉備,有人暗中使壞還是利慾所使
徐庶進曹營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說他是個大孝子,為了母親什麼的。要知道,這都是三國演義中說的,歷史上真正的徐庶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呢,今天就聊聊。徐庶之所以認識諸葛亮是因為他早年時期曾避難荊州,所以...
三國里「諸葛亮隆中四友」都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三國演義》里描繪了許許多多的鮮活人物,這其間既有帝王將相,也不乏才子佳人,既有當世名人,也有山野隱居之士。真可謂群英薈萃,正如羅貫中在開篇所列的詞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書中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