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叛蜀投魏不獻一計,劉備不敢罵他,曹操不願殺他,只為這一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過三國的朋友,對於徐庶被脅迫進曹營,無非兩點感受,徐庶被脅迫棄明投暗,曹操愈發奸詐陰險,一邊惋惜,一邊憎恨。

進而也延伸出了徐庶立誓「進曹營不獻一計」的說法,更是為答謝劉備知遇之恩,和盤托出了諸葛亮。

然而,很多朋友就會納悶,徐庶進曹營,徐母就大義自裁了,按說能夠左右徐庶的外因已經沒有了,那他為什麼沒有選擇再次回到劉備陣營,投身到復興漢室的洪流中呢?大家可別忘了,徐庶與諸葛亮的私交是很不錯的,回來幫兄弟一把,也是歷史美傳啊!

但徐庶並沒與這麼做,是因為曹操給的職位高嗎?顯然不是!想當年,諸葛亮興兵北伐之時,曾經希望在戰場上偶遇一下老朋友,卻一直沒能謀面,於是感嘆:「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可見,徐庶在魏國其實並不在核心中樞職位上。

種種跡象表明,徐庶進曹營,不完全是脅迫。

而正史記載中,也沒有提到被脅迫的事情。

《三國志》注《魏略》記載:及荊州內附,孔明與劉備相隨去,福與韜俱來北。

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福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徐庶和先前離開劉備的陳群一樣,已經看出復興漢室已經是枉費心力,更是對劉備集團不抱什麼希望,於是主動選擇了跟隨歷史洪流向前發展。

到這裡,大家隱隱約約明白,為何「一言不發」的徐庶,卻沒有被曹操殺掉了事。

但背棄劉備,劉備集團卻沒有罵他,即便如羅貫中這樣的蜀漢正宗的鐵粉也不忍心吐槽他,卻是為何呢?

這就要從徐庶本人的為人特徵來看,不管是在大史學家陳壽筆下,還是裴松筆下,徐庶都有三個鮮明的特徵:非常孝義、很有才華、出身寒門。

其中,孝字都是放在首位的。

這就不難理解了,在孝道治天下的古代,徐庶就是個標誌人物,如此一個並稱孝道的賢士,各方勢力都會奉為座上賓,哪怕類似的人物離去,也不會輕易為難,避免自己落得害賢的惡名。

相較來說,演義中的劉備確實很能把握這一點,送徐庶走那麼遠不說,竹林擋住視線都要立馬砍掉,如此以來,賢能之士的離去順帶著也給劉備的仁義加了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徐庶正解:主動投曹,沒有一言不發

徐庶在三國中是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而且智謀超群,和諸葛亮為友。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大多數人都很崇敬這位神機妙算、忠義可嘉的軍師。可是,真實的徐庶跟演義中的完全是兩個概念。本號這就深挖史料,...

此人不離開劉備,諸葛亮就沒有機會!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神機妙算,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而徐庶呢,他先前投奔劉備,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這件事被藝術加工,「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進曹營,一...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3位著名人物,氣懵曹操了

第一位荀彧身在曹營心在漢與關羽,徐庶不同。荀彧身在曹營心不是在劉備,而是漢王朝。荀彧身在曹營心在漢之故事亦最為淒悲。荀彧是三國時期卓越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

謀臣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作法高明嗎?

徐庶為了能夠忠孝兩全,「身在曹營心在漢」。所以,徐庶進曹營的時候,一言不發。當時看來,很多人都贊成他的這種做法,一方面是忠於原來的主人,另一方面也侍奉了自己的老母親。現在,我們不禁要問,徐庶「身...

揭秘徐庶進曹營的真相 並非一言不發

徐庶進曹營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歷史故事之一,更是留有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那麼歷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樣?讓我們一起來解析一下徐庶進曹營的真相。徐庶是諸葛亮的密友,曾更名單福,先於諸葛亮輔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