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真實軍事能力,你知道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守仁即王陽明,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是中國這樣一個幾無哲學家的國度中難得出現的潛心研究哲學的著名人物。

近代以來,曾國藩以及蔣介石等人對其思想的大力推崇以及文化教育的提高,現當代不斷有人挖掘出其思想的內在價值,越來越多的人將其「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為基礎的「陽明學」奉為圭臬。


但對於王陽明的軍事活動及謀略等,卻流傳不廣,即使其門下眾多弟子也多有不聞,或許是其哲學思想影響過大,或許是其軍事謀略等即使被記載下來,其弟子也無機會施展。


透過清人編纂的《明史》對其軍事能力的極高評價「王守仁始以直節著。

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籓。

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
,可以發現王陽明是明朝乃至中國古代罕見的能以文士之軀而提兵建功顯赫的士大夫。

後世對其哲學思想潛心著作頗多,而對於貫穿其重要的軍事生涯卻研究甚少,同時思想虛實之變、不便多言,筆者將敘述其指揮的主要戰役,一同探究其軍事思想及謀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別號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剿平江西

正德十一年八月,王守仁受到時任兵部尚書王瓊的賞識,將其提拔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等地。

此時,南中地帶農民軍四起,謝志山占領橫水、左溪、桶岡,池仲容占領浰頭,各自稱王,與大庾的陳曰能、樂昌的高快馬、郴州的龔福全等遙相呼應,攻占、剽掠各處府縣。

福建大帽山的盜賊詹師富等數萬農民軍,占據相湖山、長富村、水竹、大重坑等險要據點。

正德十一年底,王守仁審時度勢,決定從詹師富開始平叛之路,然而起初官軍圍剿行動並不順利。

農民軍在大傘一帶阻擊大敗從廣東、福建調來的援軍,同時又占據險要之地,官軍兵力形勢均處於下風。

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下,王陽明假令撤兵,揚言來年秋季率大軍來剿。

此時正處於冬季,官軍又剛大敗,因此農民軍對於官軍撤退消息深信不疑。

王守仁利用農民軍放下警惕,私下將所屬兵力分為三路,全線出擊,一舉占據相湖山這一軍事隘口,形勢大轉。

官兵隨後「連破四十餘寨,俘斬七千有奇」,將大帽山之敵盡數剿滅。

官軍取得新勝,便著手解決盤踞在贛、湘、粵三省交界處的謝志山農民軍。

當時有人建議先取農民軍的中心地帶桶岡,守仁卻說:「橫水之敵,見我尚未集合兵力,以為戰期還遠,又以為我必先去桶岡,而心存觀望,乘敵不備,急速出擊,必可得志」,主張先攻橫水。

同時採取招撫策略穩住縳頭等地農民軍,避免其背後偷襲。

而後親自率軍駐紮在離橫水三十里的南康,先派遣四百人埋伏在敵人營地附近,再派後軍與敵對陣。

農民軍不知有計,見官軍人少而大軍盡出,與官軍廝殺。

而埋伏的部隊趁機進入農民軍營地,豎起官軍大旗,農民軍見狀瞬間崩潰。

此戰謀略與韓信滅趙極其相似,都派遣伏兵直取敵營,趁敵人慌亂之時而取勝。

而後又乘勝攻下左溪、桶岡,剿滅賊首謝志山、藍廷鳳等。

經過這幾次戰鬥,江西一帶的農民軍受到嚴重打擊,只剩下縳頭一處農民軍,而縳頭一戰是王守仁率軍鎮壓農民軍各次戰役中最為複雜、最為典型的戰役。

此前在攻打橫水、左溪、桶岡時,守仁為避免背後受敵,給縳頭農民軍池仲容發去招降書,隨附酒肉、布匹、銀子等物表示誠意。

▲《傳習錄》,哲學著作,作者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理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

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

而池仲容一手聯繫投降事宜,一手做好迎戰準備。

王守仁基於此便於春節期間宴請池仲容等人,王將眾人「悉引入祥符宮,厚飲食之。

賊大喜過望,益自安」
,連續招待多日。

守仁見農民軍等人放下警惕,便「伏甲士於門,諸賊入,以次悉擒戮之」,將敵首一網打盡。

隨後親自率兵進攻縳頭義軍住地,上、中、下縳幾處很快被攻破,擒斬二千有餘。

農民軍餘眾敗逃到九連山,據險固守,王陽明再選精幹士兵七百人,換上農民軍服奔至崖下,騙得義軍信任後大肆屠殺,擒斬無疑。

王陽明此戰展現的毒辣之心可見一般,至此江西、貴州、福建一帶叛軍盡數被消滅,王陽明隨後又採取一系列的安民舉措,徹底解決當地常有的割據問題。

平定寧王

此戰也是王守仁指揮的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意義最大的一場戰役。

正德十四年,寧王發動叛亂的消息傳至京師,鑒於王守仁在此前平叛江西的過程中展現出極其高明的軍事能力,兵部尚書王瓊相信守仁同樣能夠平定寧王之變。

這年六月,王守仁已經升任右副都御史,被派往勘察福建叛軍。

此時寧王生日將近且四處流傳其密謀叛亂的消息,王守仁決議以賀壽之名取道南昌一探虛實。

幸運的是「會大風,舟不得前。

至豐城,知縣顧佖變告,守仁大駭,遂棄官舟,取小艇,潛跡還贛」,寧王朱宸濠此時正以辦壽為機,扣押了前去祝壽的大批地方官員,脅迫他們隨他造反,王陽明在南昌以南百里的豐城得知寧王此舉,便迅速逃離抵達吉安,與知府伍文定「徵調兵食,治器械舟揖,傳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工」,迅速集結江西各地衛所兵士,但因為徵集倉促,兵力不足。

而寧王朱宸濠叛軍勢力浩大,準備長久,總兵力號稱十萬,敵我力量十分懸殊。

「濠初反,即欲趨南京」這點也是王陽明最擔心的,寧王勢大不可阻擋,倘若拿下南京後長江以南形勢將急劇惡化。

▲王陽明書法

為延緩叛軍直取南京,並給官軍贏得兵力部署的寶貴時間,王陽明做出兩項安排:

  • 一是不等朝廷來回傳訊,偽造討伐檄文發往各府縣,稱:「都督許泰、郄永將邊兵,都督劉暉、桂勇將京兵,各四萬,水陸並進。

    南贛王守仁、湖廣秦金、兩廣楊旦各率所部合十六萬,直搗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軍法論」。

    這個彌天大謊被叛軍間諜截獲後,果然引起朱宸濠擔憂,斂兵而不敢貿行。

  • 二是分別給朱宸濠的兩個軍師李士實、劉養正密送蠟書一封,表述其「歸國之誠」,令二人敦促朱宸濠早日攻取南京,隨後又派遣間諜泄漏消息。

    「宸濠果疑。

    與士實、養正謀,則皆勸之疾趨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朱宸濠就這樣躊躇不前十來日,「乃悟守仁紿之」。

    朱宸濠惱羞成怒脅裹六萬軍力直取順江東下,直取南京。

而王守仁利用這一寶貴的時機,迅速集結起了約八萬人、號稱三十萬的大軍,並作好了相應的戰鬥準備。

七月初,朱宸濠率大軍出南昌,攻下九江、南康等地,抵達安慶。

王守仁獲知寧王精銳盡出,南昌城內兵力較少,便迅速率軍直取其大本營。

「己酉次豐城,分兵為七,期各攻一門」,七月二十日,官軍攻破南昌。

正如守仁所料「賊聞南昌破,必解圍自救。

逆擊之湖中,蔑不勝矣」,朱宸濠聽聞大本營南昌失守,果然自安慶回兵救南昌,在黃家渡兩軍相遇。

王守仁令知府伍文定率一軍正面應敵,裝作敗逃,叛軍緊緊追之。

贛州知府邢珣等率伏兵突然從叛軍背後殺來,另兩支軍在兩翼包抄,伍文定則掉頭反擊,致使敵船隊大亂,叛軍潰退到八字腦。

朱宸濠無奈,將駐守南康、九江的兵力調來助戰,王守仁隨即令撫州知府陳槐等部趁勢收復南康、九江。

二十五日,官軍與叛軍艦船在鄱陽湖上麈戰持平。

次日再戰,官軍用小船滿載柴草,乘風縱火大敗叛軍。

朱宸濠主舟擱淺,換船逃跑時被官軍拿下。

整個戰役中,包括朱宸濠世子、郡王、王妃、軍師李士實、劉養正等均被活捉,「斬擒賊黨三千餘級,溺水死傷者三萬。

棄其衣甲器杖財物,與浮屍積聚,橫亘若洲」。

巡撫兩廣

平定寧王之亂後不久,明武宗病死,明世宗繼位後對王守仁有過一段短暫的賞識,提拔其為南京兵部尚書。

但不久,其父王華於嘉靖元年辭世,守仁辭官回鄉守孝多年,直至嘉靖六年,思恩、田州的地方土酋起兵造反,朝廷焦慮之際才想起屢戰屢勝而賦閒在家的王陽明,下詔其官復原職,總督兩廣兼巡撫。

守仁十二月一到南寧,起義軍首領盧蘇、王受懼怕其威名,立即自縛迎降。

另一股盤踞在八寨、藤峽的農民軍,兵力數萬且長期在大西南崇山峻岭中,危害周圍郡縣數十年,官軍和當地土酋軍多次圍剿不勝。

守仁率軍前來,農民軍早已聽聞其名聲,退入深險叢林之地備戰。

守仁吸取此前官軍不勝的經驗,下令解散軍隊,轉而在當地建設民生基礎設施。

待農民軍鬆弛麻痹之後,王陽明率領官軍和已經歸降的盧蘇、王受,偃旗息鼓分道進山,逐營逐山的清剿,徹底肅清叛軍。

虛實相生,真假相依,王守仁深得此用兵詭道,因此留下「多詐」的名聲。

兵書《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說道:「善用兵者,先為不可測」,對這點守仁理解十分深刻,剿滅江西叛軍時採取先易後難、招撫麻痹敵人的策略,隨即出其不意一擊制敵;消滅寧王之時先用假詔書迷惑朱宸濠,待大軍雲集後將其引至鄱陽湖上血戰生擒;巡撫兩廣後吸取經驗,假意解散軍隊迷惑叛軍,順勢一擊解決襲擾多年的叛軍。

守仁用兵之詭,在文人將兵中實屬罕見,可惜受權臣傾軋,建功頗多而遭受懷疑,多次被推舉為兵部尚書、三邊總督等要職而被打壓阻攔。

軍事活動主要針對內部農民叛亂以及未開化的少數民族割據勢力,除平滅寧王反叛一戰外,指揮的戰鬥均規模較小,有心報國而無處伸張,未能有決戰漠北、封狼居胥的施展機會,頗為遺憾。

王守仁之偉大在於全面,打破了人們對於哲學理論家的長久以來的書呆子印象,真正的聖賢本應六藝俱精,而非無憑空想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所謂真理。

王守仁思想覺悟之高可稱聖賢,軍功謀略之顯堪稱名將,行事機變,謀略布局,詭計捭闔各方面都非同凡響。

更難得是行伍之間練就一身本領,在平定寧王后權臣張忠、許泰恨其功高,輕其文人不知武,不料守仁舉弓三發皆中,全軍譁然稱賀。

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也只有如同「暗室一炬」的王守仁了。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李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明朝第一人——王陽明

王陽明(又名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漢族,王陽明生於明朝中期,此時政治腐敗、社會動盪、學術頹敗,陽明子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心,乃弘揚「身心之學」,倡良知之教,修萬物一體之仁。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

一生俯首拜陽明---心學大師王守仁概述

人世的哲理長久地隱藏在玄冥之中,宇宙不知疲倦地演繹著爆炸,膨脹的輪迴,直到上天也厭倦了這周而復始的一幕,打了哈欠,眨了眨眼睛說:「讓王陽明去吧!」於是一道天光劃亮了沉寂幽遠的萬古長夜,墜入神洲大...

王陽明:心學大師「單槍匹馬」平定戰亂!

明朝時期,要論既有文官的心機又能夠上陣主持打仗的,除了于謙,就是王陽明了。王陽明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

推翻程朱理學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人之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

陽明先生35天平寧王之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殺掉了明朝的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率領軍隊號稱十萬,並發檄各地,指責當朝皇帝武宗種種不是。七月初,朱宸濠留下部將守南昌,自己親率軍隊渡江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