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張飛的民間形象,為何後來被關羽取代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是張飛的民間形象,為何後來被關羽取代了?

原創2017-05-01周瑋朝天椒歷史

本文由小號特約作者原創發布

關羽

《三國志.關羽傳》只有寥寥一千六百多字,他的年齡、出身、父母等基本資料史籍完全缺失,在群星璀璨的三國時代並不特別突出。

陳壽肯定不會想到,敗軍之將不言勇,身前落寞失去一切的關羽,卻在千年以後,經歷歷代加封,稱王稱聖的傳奇。

關羽

他將取代舊日的武聖人姜子牙成為國人心中的戰神,其名氣甚至會碾壓孔子,他將不食人間煙火,坐在香火繚繞的廟宇中,《春秋》,赤兔,關平,周倉成為標配。

惹無數紅塵過客仰慕俯首,而他曾經的對手們,曹操、呂蒙、龐德…被遺忘,塵封或者鄙視、醜化,因為他們曾與他為敵。

像李小龍、切格瓦拉一樣,輝煌瞬間的突然隕落反倒從某種程度上成就了他。

其實,流行於宋元的《三國志平話》中,民間真正傾盡全力塑造的不是關羽,而是張飛。

若是順著那時的趨勢發展下去,張飛將是整個三國時期在後世的第一紅人。

平話中的張飛是正兒八經的高富帥,身長九尺,家豪大富,某天在門口閒站,遇到了相貌清奇的關羽,張飛二話不說就要請他喝酒。

無奈關羽是個逃犯,手頭沒錢,各種扭捏踟躕,張飛怒了,畢竟有錢任性:豈有此理,不管多少酒錢,我請!

然後又來了賣鞋的小商販劉備。

故事就此展開,張飛建議,現在黃巾遍地,搶劫殺人,我們要想辦法保護家財啊(可以陰暗地認為張飛早就計劃好找兩個打手幫忙保護家產)。

劉備、關羽不知所措,具體怎麼辦呢?

張飛繼續建議:招兵買馬

劉備關羽只有答應的份:此舉有理。

平話中的天下,似乎採用分封制,各州都由王爺控制,像冀王袁紹,荊王劉表之類的。

三人來到燕主門前。

卻被門衛攔住,劉備、關羽沒見過什麼世面,繼續不知所措。

還是張飛風度超然,進去後一番話有禮有節。

馬上獲得招兵許可,很快手下便有了三千五百群眾演員。

接下來征討黃巾的過程。

基本是是張飛一個人的表演。

先是一人一騎招降杏林莊張表,此戰張飛勇猛與狠辣並存,「把黃巾拋棄的老小,盡皆殺了

似乎招降上了癮,張飛又要一個人去招降兗州的張寶,劉備說你好歹帶些人吧,上次招降的是個小寨子,現在好歹是個州啊。

張飛想了想,答應了,帶了十三個人。

黃巾那邊來了五千人,為了保險,還用上了誘敵之計。

可惜醬油打得太慘。

結局:黃巾敗,兗州平,張寶死在亂軍之中。

然後是揚州,張角就在那,遇到張飛,投戈棄甲,張角死在亂軍中。

黃巾就這麼剿滅了。

不僅沒曹操,孫堅們什麼事,甚至演義中的主角劉備、關羽都是跑龍套的。

按照劇情設計,壞人該出現了,十常侍中的段珪向劉備索要賄賂,要價三十萬貫金珠,劉備不給,段珪起身欲走,估計想錢想瘋了,又回頭說了這麼一句話:上桑村乞食餓夫,你有金珠,肯與他人!

這就是赤裸裸的人身攻擊了,暴脾氣的張飛衝上來一拳打掉段珪兩顆牙。

眼看受不了賞,劉備心悶,目視張飛(估計是不敢惹)。

關羽全程無台詞。

最後好歹接受組織分配。

做了定州安喜縣縣尉。

太守欺負劉備,劉備忍氣吞聲就是不敢告訴張飛,張飛在他心中已成了《人在囧途》中王寶強一般的角色,只會讓倒霉變成更倒霉。

張飛還是打聽到了,接下來他的所作所為極為血腥,頗類武松的血濺鴛鴦樓。

他半夜翻牆進入衙門,碰到太守的女傭人(太守拂床之人)。

太守在哪裡睡覺?不說,就殺你!張飛惡狠狠地問。

女傭把張飛帶到後堂,在那裡張飛將太守元嶠,帶路婦女全殺了,太守夫人在燈火下慘叫:殺人賊!又被張飛殺了。

非常之心狠手辣。

夫人那一叫驚動了三十多個士兵,張飛仗著主角光環殺了弓手二十個,跳牆跑了。

太守被滅門,朝廷派督郵崔廉審問劉備,問著問著張飛火了。

把崔廉綁在寄馬樁上,打了一百棒,活活打死後還不算完,又把屍體分成六段,頭掛在北門,腳吊在四隅角上。

殺人如麻、虐待屍體。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平話中的張飛,大抵如是。

劉備秒變宋江,去泰山落草為寇。

漢靈帝該怎麼辦呢,讓人跌破眼鏡的是,他殺了十常侍,派國舅董成帶著他們的首級去太行山(貌似送錯地方了)招安,這不是認宦官當父母的昏君漢靈帝的風格啊(漢靈帝曾說:「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

」)。

這一茬算過去了。

接下來是虎牢關打董卓,焦頭爛額的曹操來請劉備三人同去,劉備不去,說我弓馬不熟,武藝不會。

張飛要去,一番義正言辭,還說了:哥哥若不去,小弟張飛願去

我獨自去破董卓,誅呂布。

關羽繼續全程無台詞。

結果張飛一到,就和孫堅吵了起來,孫堅氣得要殺張飛,神奇的是,劉表、袁紹、袁術三人一起為他求情:呂布之勢不可當,若斬張飛,誰破董卓

孫堅不語。

只能默認。

三英戰呂布的重頭戲終於上演,和演義差不多。

沒想到次日呂布抽風一樣單挑張飛,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大眼漢

張飛和演義中一樣,叫呂布三姓家奴。

二人酣戰六十回合,結果是呂布心怯,張飛如神。

很明顯,頭一天劉備、關羽是來添亂的。

後來的情況跟歷史相似,呂布投奔徐州的劉備,又奪了劉備的徐州。

關羽終於有台詞了,開始翻舊帳痛罵張飛:張飛!在安喜時鞭督郵,軍去大半,以致為賊三載,前者失了徐州,皆爾之過,今又奪呂布錢物,又是爾之過!

我忍你很久了!

張飛總是有辦法的,他帶十八騎殺出重圍向曹操求救。

曹操說我不信,沒有劉備的信作憑證。

張飛又殺出去撞進來送信,呂布的鐵桶圍如同擺設。

曹操感嘆:張飛勇冠天下,吾手下官員皆不似翼德。

張飛還是劉備的首席謀士,和曹操翻臉後,劉備又到徐州,面對曹軍壓境,張飛說了:我觀曹操軍十萬如無物,吾用一計,使曹公片甲不回。

(這應該是諸葛亮的台詞啊!)

後因泄密未成。

終於有點關羽的戲份了。

與演義中一樣,曹操對他各種好,關羽降漢不降曹,斬顏良、文丑,可是這些居然也是為了襯托張飛,關羽對曹操說了:關羽不強,我兄弟百萬軍中取一顆人頭,如觀手掌。

曹操答:張飛更強!

接下來的故事中,張飛依舊在平話中續寫無敵傳奇。

平話中的趙雲,使一條涯角槍,海角天涯無對手,直到遇見張飛。

趙雲苦戰六十合,頭三十合還扛得住,到後面氣力不加,敗回本陣,張飛追趕,還得劉備求情才保下趙雲一條命。

長坂坡上,面對曹軍三十萬,張飛身後二十人,豪氣沖天:吾不見眾軍,只見曹操!

大吼一聲,橋樑皆斷,曹軍倒退三十餘里。

殘忍也未改,逼死孫夫人;

強勢也依舊,張飛要為關羽報仇,劉備不讓去,張飛挖苦道:吾帝老矣!

你要是還想著桃園之義,就共死泉下。

說著拔劍就要自盡,顯然是逼著劉備一塊去死。

比李逵還粗莽血腥,比孫悟空還傲視群雄。

這個形象很像李元霸、李存孝這些民間評書中的超級英雄。

幸虧,關羽有兩個好老鄉,終讓他後來居上。

一個是山西人關漢卿,憑生花妙筆寫出《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等雜劇,關羽在劇中又有情懷又有膽色,文,能唱出斗轉時空的佳句:破曹的檣櫓一時絕,鏖兵的江水猶然熱,好教我情慘切!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武,能千里獨行,單刀赴會。

還有名劍一把:這劍按天地之靈,金火之精,陰陽之氣,日月之形;藏之則鬼神遁跡,出之則魑魅潛蹤;喜則戀鞘沉沉而不動,怒則躍匣錚錚而有聲。

劍如其人,遇惡人則鳴。

關羽頓時形象高大上起來。

另一個是山西人羅本(羅貫中),與常人印象中演義里羅貫中主要靠發揮想像力編故事不同,羅貫中的工作辛苦得多,他要在荒誕的平話中灌注真實的歷史。

這樣就能和《說唐》之類的評書拉開距離。

他畢竟是有志圖王,熟讀詩書的人,在無數落寞的歲月里,羅貫中將自己的知識,才華,圖王平天下的理想傾注到這本書中。

他填補史料,平話中連姓名都沒有的荀彧、荀攸、郭嘉等人紛紛復位,彰顯價值,張飛的台詞和出場率大幅縮減,平話中的壯舉紛紛刪掉。

僅保留與史料吻合的部分,再略加誇張,對於平話里長期路人甲的關羽,則無比重視,敬稱關公而不名,事跡也更加精彩瀟洒,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收關平得周倉…並給予崇高禮遇,讓他死後為神,一直到諸葛亮北伐時都不斷顯靈。

最終,他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成為那個時代最好的註解。

精彩好看、深入人心,平話、甚至正史《三國志》漸漸被人遺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件被誤傳了2000多年的事,張飛原來不叫張翼德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一部描寫歷史上三國時期的小說,全篇內容可以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還是尊重歷史的,至於那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則是由作者羅貫中虛構的。在這裡我們分析下張飛這個人物角色,在小說中與歷史...

三國演義中那些虛構的情節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小說,是以歷史為依託,同時加入了作者個人的發揮與創作,今天搜集了一些三國演義中虛構的情節,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不要把小說當成了歷史。這其中大多數資料來源於網上的查找以及與三國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