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生錯失的5大良機,把握住1個,興復漢室就指日可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一幫人忠肝義膽,有出謀劃策的頂級謀士,有沙場拼殺的勇猛大將,可以說實力非常強勁,然而,最後一統天下的,卻是司馬氏一族。

縱觀劉備這一生,其實有很多次機會可以成就大業,今天總結出來幾個點,個個都讓人唏噓不已。

如果他能好好把握住一個,也許離興復漢室的目標就不遠了。

第一個良機——若許田打獵不阻攔關羽!

早先在許昌之時,曹操曾組織了一場打獵活動。

其間,由於曹操對漢室的不尊敬,關羽情急之下差點一躍而起殺了曹操,結果卻被劉備給阻攔了。

如果他不阻攔關羽,憑關羽的實力,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斬殺曹操!

第二個良機——若華容道不放走曹操!

赤壁之戰,劉備和孫權打出了一場驚天地的大戰,在戰鬥臨近結尾的時候,曹操已不足百人逃命,結果卻被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如果不放走曹操,殺了他或者生擒他,劉備一幫人,未必會像說的那樣,遭到曹魏的猛烈攻擊,陷入險地!反而或許有機會,生擒曹操,成就心中事業!

第三個良機——若不讓關羽守荊州!

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這一段,真是讓人可惜!這麼一員猛將,竟這樣被殺了,戰略重地荊州也失去了。

如果劉備不派他守荊州,或者關羽不那麼狂妄自大,謹記諸葛亮的安排,荊州不會丟,他也不會死,在後期的伐魏中,蜀漢該多麼的有優勢啊!

第四個良機——若狠心取了益州!

劉備向來以仁義著稱,先前不願接受陶謙的徐州,而後又不願接受劉表的荊州,縱然陶謙和劉表,都是真心想讓,他卻依然不取。

後來在戰略規劃之下的益州,明知是必須要取的,還猶豫不取,結果超級謀士龐統以身犯險,命喪落鳳坡,才換來他取益州的決心!

如果他早點下狠心取了益州,當斷則斷,龐統就不會死,兩大謀士輔佐他,何愁大事不成啊!

第五個良機——若不一意孤行討伐孫權!

東吳殺了關羽,這是事實;劉關張三兄弟情比金堅,這也是事實,然而劉備是要成大事的人,豈非單單為了報仇,就不顧一切的舉全國之力伐吳呢?再說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孫權早晚是要消滅了,何必急在這一時。

還有孫權在聽說劉備伐吳時,是極為恐懼的,如果此時順勢再和孫權結盟,再稍加運作,孫權定會歸還荊州,這樣荊州也有了,也不會有夷陵之戰的大敗了!

當然了,劉備做的這些,或不做的這些,在演義中都是有原因的,但作為讀者的我們看到這些,真是令人惋惜,如果他不錯過這幾大良機,歷史又該是什麼樣的歷史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漫談三國:華容道放走曹操是最好的結果

曹操在赤壁大敗之後,率領殘兵敗將欲逃往江陵,諸葛亮料定曹操會從華容道經過,於是派關羽守華容道,並用激將法讓關羽簽下軍令狀。諸葛亮明知曹操曾對關羽有恩,而關羽又是重情重義之人,難保關羽不徇私情。 ...

諸葛亮選擇劉備作為輔佐君主極為明智

對於三國歷史了解的朋友們,對於隆中對肯定非常熟悉。當時劉備在水鏡先生推薦下多次前往草廬中拜訪諸葛亮,劉備終於見到諸葛亮。諸葛亮為漂泊半生的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並讓劉備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與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