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孫權都比劉備勢力大,諸葛亮那麼聰明,為何最後卻投靠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恭請臥龍先生,諸葛亮感其誠心,最終相見,在茅廬中與劉備談三國局勢,最後選擇跟隨劉備,奉其為主,鞠躬盡瘁。

當時的劉備,雖然已有一定勢力,但是和孫權曹操比起來,不過了了,說是被誠心打動,那是《三國演義》的故事化戲劇化,諸葛亮選擇劉備,是在局勢下做出的最適合他的選擇。

諸葛亮是個極其厲害的謀臣,但是謀臣,需要遇上一位能夠讓他發揮全部才能,而不需要顧忌上下級關係的主子,曹操疑心太重,孫權格局太小,而劉備,只要有了諸葛亮這個謀士,就要全心全意仰仗他。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所圖甚大,眼界甚高,他要將一個尚不強大的勢力發展壯大,他想做的,是東漢末年的管仲之流。

謀士選擇主子,先看主子想要的治國方略,劉備從一開始,表面功夫一流,不論是投靠哪一方,都站在道德制高點,沒有留下被人說道的地方。

劉備起兵的名義,也是打著恢復漢室的藉口,他的治國理念或許並沒有多大優勢,但顯然不是以暴制暴,強權政策,相比曹操和孫權的治國理念,劉備是符合諸葛亮的要求的,但那也只不過到了及格線。

劉備的加分項,在於他的性格,還有知人善用,禮賢下士。

劉備是個聰明人,他很會籠絡人心,關羽和張飛,草莽結義,便跟隨了他一生。

劉備的性格是並非是純粹的光明磊落,他該低頭時會低頭,該抬頭時會抬頭,很會順勢而為,劉備的城府很深,曹操煮酒論英雄,劉備都是喜怒不形於色的樣子。

在沒有諸葛亮之前,他算得上是顛沛的,彎路走了很多,但是他對於自己想法始終堅定不移,失敗那麼多次,還是始終堅持,堅韌不拔,屢敗屢戰,這些都是他性格上的優點。

而劉備的知人善用,禮賢下士,劉備是做的最好的,曹操識才,卻沒有劉備愛才,他手下的大將,都是他籠絡下來的,不論何時,他都會重用手底下的人才,三顧茅廬求一人才的主子,並不多見,何況態度謙遜,卻也不低賤,不卑不亢。

在群雄相爭的時候,劉備從未殺過大臣,在因為趙子龍救阿斗遭遇危險的時候,劉備氣得要摔死阿斗,不論是真是假,哪怕是做戲,也是做到極致了,對下屬能這樣看重,是曹操和孫權怎麼都做不到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蜀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三顧茅廬背後隱藏一個驚天秘密

四大名著多次被翻拍成影視作品,幾乎每一部的情節都家喻戶曉。諸葛亮這個角色更是深受大家喜愛,提起他,有個典故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劉備三顧茅廬。這個典故充分展現出劉備的禮賢下士,也為諸葛亮的智謀過人做...

歷史中的大人物01:諸葛亮與隆中對

真的很博通專欄以後推出一種新的形式:「歷史中的大人物」。希望大家多提意見,也可以留言寫出自己所關心的人物。由於筆者在少年時候最喜歡諸葛亮,所以將諸葛亮放在第一期。

劉巴不受信任劉備信任歸咎於自大?

劉巴是個怎麼樣的人物劉巴,三國時期非常有名的謀士。劉巴是個博學多才的人,他自年少的時候就享有才子之名。同時,劉巴為人還極為簡樸清高,是歷史上頗為有名的清高之士。

諸葛亮「舌戰群儒」時,都用了哪些辯論技巧?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著名的「辯論賽」,就是諸葛亮的「舌戰群儒。」所謂「群儒」,就是指以張昭為首的江東謀士群,諸葛亮的舌頭快趕上呂布的方天畫戟了,一個人叨叨叨,連說帶罵,「殺」的江東之人連連噤聲。...

羅貫中在三國為何獨喜蜀漢 神化甚至妖化諸葛亮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嚴重醜化了曹魏這一系列人,而美化蜀漢。按道理曹操勢大而且挾天子令諸侯,還有曹操還是個大作家大詩人,要寫這種小說最容易把握的主角的,但是羅貫中為何偏偏獨愛蜀漢這個陣營?真實歷...

三國演義中,龐統為何投靠劉備,原來如此

三國演義中,龐統為何投靠劉備?原來是因為這個...在三國那個局勢混亂的年代,戰爭是很平常的事情,如何成功將對方擊敗,成了各個掌權者最看重的事情,而謀士是作戰勝利的關鍵。龐統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雖然...

4個方面告訴你 諸葛亮為什麼不選擇曹操

三國時期,曹操最強,孫權次之,劉備最弱,為什麼有經天緯地之才諸葛亮不投靠曹操呢?諸葛亮雖然隱居臥龍,但他的背景不可小瞧,岳父是襄陽名士黃承彥,他是南郡大士蔡諷的女婿,可以說與荊州高層關係匪淺,背...

若無「三顧之恩」,諸葛亮是否還會選擇劉備?

如《三國志》及《三國演義》所述,諸葛亮出山時,曹操已先後滅掉呂布、袁術、袁紹等,「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與爭鋒」。實際上當時的天下已成為「一霸數雄」:「一霸」自然是已完全占據中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