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如此聰明,何不投靠宏才大略的曹操,非要屈從弱小的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到諸葛亮,很多人都覺得他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

能夠未卜先知,比如在隆中,諸葛亮就算定了,天下必定會三分。

三國演義裡面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會呼風喚雨的「神棍」一樣的人物。

諸葛亮在民間的形象要遠勝歷史形象,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和智慧的代表。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智慧卓絕,能掐會算的天才。

卻選擇了一條讓人不解的路。

三國眾多謀士中,郭嘉、荀彧、賈詡等人,在智謀上都是可以說比諸葛亮要強的人,這些人都選擇了同一個人,曹操。

認為曹操是一個雄才大略,必定會成就一番事業之人。

但是為什麼諸葛亮那麼聰明的人,卻不去投靠曹操呢?

如果說諸葛亮是因為劉備忠於漢,才屈從的劉備,顯然說不過去,荀彧也是一位忠於漢的謀士,最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和曹操站到了對立場,最終選擇自殺。

說明曹操剛起事的時候,至少在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曹操還是心向漢的。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追隨他。

其實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諸葛亮出山的時候,第二年就爆發了赤壁之戰。

在赤壁之戰之前,曹操打敗了袁紹,又遠征烏桓穩定了北方的局勢。

在北方,他一家獨大,手下人才輩出。

所以這個時候去投靠曹操,曹操未必會重用諸葛亮,並且諸葛亮身居南方,曹操又在北方,相距甚遠。

這也是一方面原因。

更關鍵的是,在世人眼裡,曹操是挾天子的,諸葛亮實際上是官僚出身,至少他的祖輩們是如此,忠於漢室的觀念根深蒂固。

這是他選擇劉備的一個原因。

如果僅僅是興復漢室,僅僅是姓劉就可以,諸葛亮可以輔佐劉表,如果想要恢復東漢這條老路,也可以去追隨袁紹,要知道,官渡之戰時候,諸葛亮已經20歲,那個時候,他就把自己當作是管仲和樂毅。

何必要選擇勢單力薄的劉備。

從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權蜀漢這段期間,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非常有政治理想的人。

他跟劉備之間,共同的志願是興復漢室。

更關鍵的是,他的偶像是管仲等人,管仲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第一相「。


管仲輔助公子糾,任齊相。

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使得齊國走上富國強兵之路。

可見諸葛亮想要成為新秩序的建設者,又或是舊制度的改革者。

但是在曹操手下,他實現不了這願望,而當時的劉備,無論社會影響力,身份地位,志趣願望,都跟諸葛亮非常相近。

更關鍵的是他很弱小,可塑性非常強。

所以諸葛亮才選了劉備。

所以說諸葛亮是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才選擇劉備,郭嘉等人他們選擇曹操是為了想要發揮自己的才能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如郭嘉等人,卻還可以流傳千古的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稱為鬼才的郭嘉是病死還是另有隱情?

郭嘉,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鬼才。少年時已有遠見,而且在他與長者交談時經常會顯露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曾預言東漢末年天下將會大亂,於是二十歲的時候便隱居山林,秘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

諸葛亮出山為什麼選擇劉備,並對其忠心不渝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再次率軍北上,開始了他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在與司馬懿對峙100多天以後,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武侯隕落,蜀國悲痛不已。在丟失荊州之後,蜀國只...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不及諸葛亮?

東漢末年是一個風起雲湧,各方爭霸的年代。在那個充滿硝煙和戰爭的時代,湧現了一批忠心耿耿、有著雄才大略的謀士。說起謀士,大家似乎都會想起那個高瞻遠矚、神奇妙算的孔明先生,而忽略了那個天妒之才--郭...

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投奔曹操?因為心虛?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在三國歷史上,有一點一直沒辦法理解,那就是諸葛亮為什麼不投靠當時最強大的曹操,而選擇了最為弱小的劉備,是因為心虛麼?分析來看,主要由以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