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三顧之恩」,諸葛亮是否還會選擇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三國志》及《三國演義》所述,諸葛亮出山時,曹操已先後滅掉呂布、袁術、袁紹等,「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與爭鋒」。
實際上當時的天下已成為「一霸數雄」:「一霸」自然是已完全占據中原要地、並控制了朝廷的曹操,數雄有實力較為強大、「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的孫權,「孤窮走天下、獨居新野愁民厄」的劉備,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涼州馬騰和漢中張魯。
《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諸葛亮「三分天下」時,對劉表的點評是擁有「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的「用武之地」但卻「不能守」,對劉璋的點評是「暗弱」、占據「沃野千里,天府之國」的「險塞」益州、「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從這些貶損的言談中不難看出,諸葛亮斷不會瞧得起他們。
而對於偏居涼州的馬騰和具有一定宗教性質的漢中張魯,諸葛亮在「三分天下」論及「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時根本就沒有提到,可以看出二者更難人其法眼。
而對於曹操和孫權則給了較高的評價,認為曹操在北方占天時,孫權在南方占地利,都具備了成就霸業的一定基礎,顯然也具備了讓諸葛亮成為新一代「管仲、樂毅」的可能性,是諸葛亮心目中無可爭議的出山相助的理想候選人。
先假設諸葛亮出山相助曹操。
這又有兩種可能,一是曹操基本上不重用他。
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極大,畢竟曹及夏侯兩家(曹操實為夏侯家之後)葉繁枝茂、人才鼎盛,如夏侯悼、夏侯淵、曹仁、曹洪等,雖多為武將,但其地位卻遠在其他人之上。
舉個簡單例子,曹操也如劉備般委任五虎將,委任的是張遼、張鄰、徐晃、樂進、于禁,曹氏與夏侯氏無一人人選。
這並不是說其族人無人夠格,而是一來無需用此招拉攏,二來更主要的是他們地位本就在其他人之上,果真任命為「五虎將」,實際上並不能起到褒獎的作用,反而會讓他們有受了侮辱的感覺。
再者曹操屬下的文官如荀或、荀攸、賈詡、程昱、劉曄、鍾繇、陳群等人(郭嘉其時已死)均為濟世之奇才,追隨曹操時日已久,且均立下過大小功勞,諸葛亮如希望像在劉備那裡一舉居於他們之上絕無可能,甚至連得到表現機會的希望都會相當渺茫,更別說立下曠世奇功了。
更何況如果當時諸葛亮追隨了曹操,劉備無諸葛亮相助,恐個白會被就此滅掉;而孫權在周瑜的指揮下即使勝了赤壁之戰,在曹操無須分心他顧的情況下,恐怕也難支持許久,天下一統指日可待,諸葛亮實難得到成為「管仲、樂毅」的機會。
二是曹操也如劉備般重用諸葛亮。
倘若真是如此,那恐咱曹操就不會出現赤壁之敗了,而南方很有可能就此被征服,天下迅速歸人曹操之手。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的抱負恐難得到充分的施展。
而作為一名忠誠度未經充分考驗但能力超群的「新兵」,被「卸磨殺驢」的可能性倒是更大,更不要說成為「管仲、樂毅」了。
如此看來,諸葛亮出山相助曹操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再討論諸葛亮輔佐孫權的可能性。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在「三分天下」時稱「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這種評價是比較高的,說明在諸葛亮看來,孫權既得民心,又能拉攏和善用人才。
因諸葛亮兄長諸葛瑾在東吳效力,諸葛亮對孫權的評價應會全面客觀,事實也確實如此,如《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所述,「孫權自孫策死後,據住江東,承父兄基業,廣納賢士,開賓館於吳會,命顧雍、張絨延接四方賓客。
連年以來,你我相薦。
……文武諸人,共相輔佐,由此江東稱得人之盛。
」而周瑜則更是孫權敢於使用人才的典範,24歲已得「周郎」美稱的周瑜在孫策去世、孫權接權時年僅26歲,便與張昭「共掌眾事」。
這對於年少周瑜6歲的諸葛亮來說,會有相當大的正面影響。
而且孫權用人向來敢於委以重任,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對前後四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的使用莫不如此,這種做法甚合諸葛亮的心意。
而此時孫權在與曹操的實力對比中不占任何上風,而扶持相對弱者最終打敗強者似更能體現其價值。
諸
葛亮選擇投靠孫權的唯一障礙便是周瑜,周瑜的才幹與其相差不多,且與孫權之兄孫策均為橋太公(又為喬太公)之婿,並已居高位,諸葛亮如選擇在周瑜仍在時出山則必會居其下,而難以發揮管仲般的作用。
那麼諸葛亮如果選擇投靠孫權,則必會在周瑜去世之後。
雖然二人年紀相差不大,但因周瑜氣量狹窄,世人皆認為其陽壽不會很長,這種等待或許不用太久。
從以上分析可以大膽猜測,諸葛亮出山相助的首選對象應是孫權,他等待的只是時機而已。
但就在諸葛亮耐心等待出山時機的節骨眼上,劉備出現了,諸葛亮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最終選擇了劉備。
屢戰屢敗的劉備經過司馬徽、徐庶的數次推薦,三顧茅廬誠邀諸葛亮出山,並充分發揮自己的強項(「淚沾袍袖,衣襟盡濕」),「孔明見其意甚誠」,方表態「願效犬馬之勞」,並送—亡極有可能準備送給孫權的大禮——奪取荊、益二州的計策。
在選擇劉備之前,諸葛亮應會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劉備的出身問題。
劉備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乃當世皇叔,這給劉備掙了不少印象分,也方便為以後諸葛亮討伐曹操等尋找名正言順的藉口。
二是劉備的根據地問題。
其時劉備僅占據新野小城,容身尚且困難,更遑論與強大的曹操抗衡了。
在這一方面,諸葛亮提前做好了功課,在他的設想中乘曹、孫爭鬥之際奪取荊、益二州並非難事。
三是劉備定能給他提供盡其能的平台。
當時的劉備,手下武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文有孫乾、糜竺、簡雍等「白面書生」。
但如「水鏡先生」司馬徽所言,孫、糜、簡等輩「非經綸濟世之才」,關、張、趙「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人」,諸葛亮恰好能夠填補這一空缺,而劉備也心甘情願讓他擔任僅位居其下的軍師一職,這就給諸葛亮提供了一個施展抱負的舞台。
對於為何最終追隨了劉備,諸葛亮在臨走前對其弟諸葛均的囑咐中可以看出端倪:「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
」「三顧之恩」自然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以上幾點考慮也不容忽視。
如無劉備「三顧之恩」,諸葛亮是否還會選擇劉備,那就不得而知了。
諸葛亮為何投奔劉備,真的因為劉備三顧茅廬嗎?
諸葛亮投奔劉備卻不投曹操和孫權,是不是因為劉備三顧茅廬呢?我們先分析下真實的三顧茅廬。大多數人對三顧茅廬的印象只有《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對這一段寫的非常精彩,文學色彩非常濃厚,但精不起仔細推敲。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與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大不同
《三國演義》把周瑜描繪成心胸狹窄、妒賢忌能的典型,當他一發現諸葛亮的才智超過自己,便想方設法謀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後快,結果他的計謀被諸葛亮一一識破,自己反中了諸葛亮的謀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氣...
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為什麼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三國演義中記載著這麼一段故事。是司馬徽和劉備的一番交談,因為徐庶剛被曹操「拐走」,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那司馬徽是怎麼介紹諸葛亮的呢?司馬徽說:孔明常常自比於管仲、樂毅,孔明的才能是不可估量...
諸葛亮「舌戰群儒」時,都用了哪些辯論技巧?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著名的「辯論賽」,就是諸葛亮的「舌戰群儒。」所謂「群儒」,就是指以張昭為首的江東謀士群,諸葛亮的舌頭快趕上呂布的方天畫戟了,一個人叨叨叨,連說帶罵,「殺」的江東之人連連噤聲。...
他寬宏大度 卻為何被寫成小肚雞腸 只是因為他拒絕了一個要求
《三國演義》把周瑜描繪成心胸狹窄、妒賢忌能的典型,當他一發現諸葛亮的才智超過自己,便想方設法謀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後快,結果他的計謀被諸葛亮一一識破,自己反中了諸葛亮的謀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氣...
三國演義羅貫中,把史上幾近完美的周瑜「迫害」成了負面教材
歷史向來是枯燥的,陳壽的《三國志》閱讀量遠遠少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又被翻拍成電視劇,到目前都已經拍了兩部三國電視劇了,再加上一些電影取材基本都來自《三國演義》,因而在廣大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