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位高官中僅有三人是益州籍,這才是蜀漢滅亡的根本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super

公元263年,鄧艾出其不意,翻山越嶺,直取蜀漢的要塞江油,江油太守馬邈望風而降。

衛將軍諸葛瞻領兵在綿竹拚死戰鬥而亡,至此蜀漢已無險可守,眾臣鬥志全無,後主劉禪在譙周等人勸諫下決定歸降魏國。

就這麼,歷時約四十三年的蜀漢滅亡了。

誠然,蜀漢滅亡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說後主劉禪的昏聵無知,可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呀;比如說宦官黃皓的為非作歹,禍害朝政數年之久啊;比如說大將軍姜維窮兵黷武,多次北伐成效甚微唉。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蜀漢人才凋零,尤其是在諸葛亮去世之後,那蜀漢為什麼會如此缺乏人才呢?我們來看看蜀漢這二十位高官估計就能明白其原因了。

諸葛亮

其一大司馬蔣琬(荊州零陵郡人),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其為政期間應該說還算不錯,處事認真靠譜,他自知沒有丞相的能耐,對曹魏只好採取保守的戰略方針。

公元246年,蔣琬去世。

其二大將軍費禕(荊州江夏郡人),諸葛亮心目中的第二任接班人,他為官清正廉明,在任期間休養生息,同樣不主張北伐,政績可比得上蔣琬。

公元253年,費禕去世。

其三尚書令董允(荊州南郡人),董允上能匡正劉禪,下能阻止黃皓弄權,諸葛亮也很看重他,費禕執政期間,他盡心盡力地輔助。

公元246年,董允去世。

董允

其四尚書令呂乂(荊州南陽郡人),其為政簡明而不繁瑣,挺能幹事的,然而他有個缺點,好用俗吏,缺乏開拓精神。

公元251年,呂乂去世。

其五尚書令陳祗(汝南人),董允去世後,陳祗成為了後主劉禪身邊的大紅人,朝政盡在掌握,然而他和黃皓交好,使得朝堂風氣不良。

公元258年,陳祗去世。

其六尚書令陳震(荊州南陽郡人),他為「吳蜀聯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惜在公元235年就去世了。

陳震

其七輔國大將軍董厥(義陽人),陳祗去世後,董厥繼任尚書令,後升遷為輔國大將軍,成為蜀漢末期重臣。

董厥隨劉禪一起投降了魏國,之後又成為了西晉官員。

其八衛將軍諸葛瞻(徐州人),和董厥同為重臣,可惜鬥不過黃皓,只能任由黃皓專權。

公元263年,帶領軍隊守備綿竹,戰死沙場。

其九尚書令樊建(義陽人),他忠貞正直,小有名氣。

但也沒能阻止黃皓弄權,後來和董厥一起歸降了魏國。

其十中軍師楊儀(荊州襄陽人),諸葛亮死後,是楊儀帶領三軍撤回漢中的。

可惜他野心過重,被貶為了流民。

楊儀

其十一征西大將軍魏延(義陽人),諸葛亮死後,魏延是劉備集團中難得的宿將了。

可惜他和楊儀爭奪兵權,被劉禪下令處死,不然日後執掌全軍的人可能是他呀。

其十二大將軍姜維(天水郡人),費禕死後,姜維執掌了蜀漢的兵權,他曾多次出兵北伐,但取得的成果並不大。

公元263年,姜維密謀失敗而被殺害了。

其十三車騎將軍吳懿(兗州陳留郡人),魏延死後,他擔任漢中都督,手握數萬兵權。

公元237年,國舅爺吳懿去世。

其十四右車騎將軍廖化(荊州襄陽郡人),他也是個沙場宿將,有實際兵權,一直奮戰在前線。

公元264年,廖化在前往洛陽的途中病逝。

廖化

其十五左車騎將軍張翼(益州犍為郡人),他和廖化的官位相等,同是蜀漢後期的大將。

他雖然不贊成姜維北伐,但他對蜀漢確實忠心耿耿,最終和姜維都死於亂軍之中。

其十六鎮北大將軍王平(巴西郡宕渠人),吳懿去世後,王平接替其駐守漢中。

曾打退曹爽的十餘萬大軍,為劉禪保衛領地。

公元248年,王平去世。

其十七庲降都督馬忠(巴西郡閬中縣人),馬忠倒是劉備親自提拔上來的益州本地人,其後一直鎮守著南中地區,擔任庲降都督。

公元249年,馬忠去世。

馬忠

其十八車騎將軍鄧芝(義陽人),他文武雙全,文能出使東吳,和孫權交好;武能駐守郡縣,隨軍北伐。

他的手中執掌著一支地方軍隊,公元251年,鄧芝去世。

其十九鎮軍大將軍宗預(荊州南陽郡人),他也是文武全才,曾出使過東吳,後擔任永安都督,帶兵駐守在吳蜀邊界。

公元264年,他在前往洛陽的途中逝世。

其二十安南將軍霍弋(荊州南郡人),他是後主劉禪的好夥伴,蜀漢末期,是他管理著南中地區。

霍弋曾經請求帶兵來守衛成都,可惜劉禪不同意。

霍弋

這二十人都曾掌握過蜀漢的兵權或者政權,但其中僅有三人是益州本地人!而大多數均是荊州籍人!

像學者譙周、名士楊戲等等,都是益州本地的大才,可惜終究得不到劉備或諸葛亮的重用。

老是被外籍官員壓制著,也難怪譙周之後會極力勸諫劉禪投降啊。

所以,蜀漢缺乏人才的根源在於劉備和諸葛亮都不重視、培養和重用巴蜀人士。

等到外籍人才相繼去世後,自然無人可用了。

沒有了人才,蜀漢還能憑什麼爭奪天下,被曹魏所滅也在意料之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的英雄人物,夢三國的後期人物英雄

蔣琬 第一位介紹的,是諸葛亮遺命中指定的治國繼承人蔣琬。諸葛亮連年用兵,但蔣琬總能夠足食足兵地供給諸葛亮的需要。難怪諸葛亮每與人語,便稱讚道;「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病重時,諸葛亮...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

蜀漢第一位大將軍是誰?不是關羽也不是張飛!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大將軍」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武將官職。一般來說,大將軍是古代領兵之最高統帥。「大將軍」這一職位始於西漢時期,是將軍的最高封號。到了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大將軍成為當...

三國風雲之——諸葛亮接班人之謎(二)

 書接上文,我們繼續分析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是這樣麼?  我們先來看幾個細節。   首先,這段話《諸葛亮傳》裡面沒有,《蔣琬傳》里沒有,《後主傳》里沒有,《楊儀傳》里沒有,《魏延傳》里沒有,《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