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閱讀指南:紙質書還是電子書?是否應該學習速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閱讀這一習慣似乎已經成為過去時。

書的性質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和周圍的技術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不可避免地,我們的閱讀方式也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來適應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現在的問題在於:這種變化是好還是壞?

之前,就看書與看電視兩件事情背後的學問我進行過對比分析,並就書籍和電視兩種媒介對於我們人體大腦不同的影響方式進行過探討。

儘管書籍能夠為我們提供各種新想法,激發討論並且引導我們深入探討不同的主題,但這同樣的信息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傳遞給我們。

所以在談到究竟該如何吸收書籍所提供的養分時,往往存在各種不同的觀點,各方辯論也非常激烈。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速讀的有效性

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速讀一直被認為是快速讀取閱讀材料的一條有效途徑。

科學家、心理學家和教師群體從手動工具和視覺運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在世界速讀錦標賽中,頂尖的參賽選手每分鐘閱讀字數能達到 1000 字至 2000 字。

曾六次獲得世界速讀錦標賽冠軍的 Anne Jones 最高速度能達到每分鐘讀取 4200 個單詞。

與成年人平均每分鐘 300 字的閱讀速度相比,這些數據讓人感覺非常的震撼。

那麼,這些擅長速讀的人使用的都是些什麼類型的閱讀策略呢?

以下是他們常用的四種方法:

1、略讀,即快速瀏覽段落,並能找到其中的要點內容和信息。

略讀並不需要你仔細梳理每一個單詞,而是要著重仔細閱讀第一個段落和最後一個段落、標題以及能夠幫你鎖定關鍵內容的提示性信息。

尋讀(又稱查讀),是一種與略讀類似的速讀方法,也是通過快速掃描文本來找到某些關鍵性單詞和短語。

2、指讀,即使用某種指向物(例如你的食指或者是一支筆)來引導您的眼睛沿著文本來回掃描。

一個指向物能夠幫助你的眼睛保持水平移動,關注到那些你應該讀取到的單詞和信息。

3、視幅跨度方法,即利用人視野存在的跨度來批量閱讀文字。

讀者先將視線集中在一個中心詞上,然後利用周邊視覺來讀取臨近的單詞。

有理由表明,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一次可以讀取五個左右的單詞。

4、快速序列視覺呈現法(RSVP),是一種相對新穎的速度技巧,是指讓文字以預先設定的速度在電子閱讀系統螢幕上閃現。

儘管有許多讀者擁護這些速讀方法,但並不代表著這些方法就沒有爭議。

略讀意味著你會損失細節信息這部分內容。

其實,我們可以先利用初步的略讀和尋讀技巧來快速鎖定主題,然後更詳細的閱讀這些段落。

在《閱讀心理學》一書中,Keith Rayner 對於快速閱讀技巧進行了駁斥。

他解釋說,這是因為我們的閱讀速度受到我們眼睛結構以及大腦處理信息能力的制約。

Rayner 表示,雖然一些技巧旨在通過消除默讀(在我們大腦中默念單詞)這一環節來節省時間,但這樣一來,我們的記憶和理解水平也會出現顯著的下降。

至於上文所提到的世界速讀錦標賽那些頂尖速讀選手,他們的理解率往往也正是徘徊在 50% 左右。

雖然 Anne Jones 每分鐘 4200 字的閱讀速度令人驚嘆,但她對文本的理解度只達到了 67%,並且這還是建立在她之前就接觸過這些文本材料的基礎之上。

無論你採用的是哪種閱讀方式,其實都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閱讀速度的提高是以犧牲理解度為代價的。

但是,這也不一定是壞事,根據你所閱讀的內容對象有所不同,我們需要區別討論這個問題。

如果你所讀的是一篇非常枯燥的文章,你只是想從其中獲取幾個關鍵信息,那略讀方式就非常適合這種情況。

如果你所讀的這篇文章很短,並且容易理解,那你可以使用快速序列視覺呈現法。

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在讀書時拿一支筆來引導我的視線。

但是,如果你所看的這本書有一定難度或者說你想要細細品味與思考,那這些略讀或者以儘快讀取內容為目標的各種方法可能就無法適用。

選擇你想要的媒介方式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書籍格式方面我們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傳統的紙質書籍。

現在,我們可以選擇讀紙質書、看電子書或者是聽有聲讀物。

雖然選擇性豐富多了,但也隨之出現了新的問題,例如:我們應該怎樣去讀一本書?這其中某一種媒介是是否優於其它媒介呢?

下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傳統紙質書籍媒介方式,然後再分別探討一下電子書和有聲讀物媒介方式。

紙質書

據研究表明,紙質書籍相比其他格式具有一定的優勢。

首先,讀者可以實際翻轉頁面,並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一種更好的進展感,同時又會進一步促進更多的記憶保留內容。

此外,由於紙質書不會像電子設備那樣發射藍光,所以在輔助睡眠方面也是更有效的一項工具。

傳統紙質書籍的另一個優點是更符合一種個人偏好。

有些讀者喜歡紙質的感覺,紙張印刷的味道,切實的觸感以及手動翻頁等因素,這些也能夠增強他們的閱讀體驗。

紙質書籍的缺點在於,相比其他閱讀格式來說往往更重一些,也就更不方便攜帶。

電子閱讀設備

電子書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便利。

無論你是攜帶一本書還是一百本書,重量上都沒有什麼差別。

在旅行的時候這是很大的一個優勢,尤其是如果你想要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書籍閱讀選擇性的情況下。

與此同時,由於我們現在已經習慣了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電子書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熟悉感。

但是,電子閱讀設備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藍光效應。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閱讀發光電子書的人入睡所需要的時間比閱讀紙質書籍的人要久一些。

使用包括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和背光閱讀器等電子設備來讀書的讀者褪黑素分泌水平會下降,而褪黑素正常情況下在夜間會分泌增多,有助於睡眠。

因此,這樣一來,採用電子閱讀設備來讀書的人群睡眠質量就變得較低,在第二天早上醒來後也更容易感到疲倦。

好消息是像 Kindle 等電子墨水屏技術閱讀器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電子墨水屏技術閱讀器不是直接朝向讀者眼睛投射光線,而是反射環境光,因此產生的效果與燈照在紙質書上效果相似。

有聲讀物

對於有聲讀物存在一定的質疑,有些人認為這一方式無法提供與閱讀方式一樣的沉浸感。

一項研究指出,通過有聲音頻讀物,你可以像閱讀方式一樣吸收信息(至於吸收到的信息是否完全相等則是另一個存在爭議的話題)。

在某些情況下,敘述者的語氣甚至可以幫助聽眾更好地理解文本背後的含義。

但是,有聲讀物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人類很容易在聽取有聲讀物的同時進行其它的多個任務。

如果你是在寫郵件或者是做飯的同時來聽有聲讀物,那你吸收的信息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在沒有其他太多事物讓我分心時使用有聲讀物,例如等人或者是散步的時候。

最近,有聲讀物速讀方式越來越流行,有些人會以常規語速 2 倍甚至 3 倍的速度來聽一本書。

雖然他們聲稱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並不存在丟失現象,但我們究竟是否應該以這種方式來對待讀物呢?

一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打開的盒子,等待我們檢閱。

閱讀一本書更是一種體驗,一種需要你理解文本材料、反覆思考並且最後能學到新東西的一種體驗。

正如在一些安靜的時候我們才會產生一些創意一樣,我們從書籍中所獲得的見解和洞察力也是發生在定期的思考停頓時刻。

當下的閱讀狀態

由於電子閱讀設備、智慧型手機以及各種電子設備的蓬勃發展,人們也開始採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進行閱讀,這其實很正常。

隨著信息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閱讀書籍的途徑與方式也越來越便利。

但是,與此同時,還有很多事情也開始變得便利起來:視頻隨時可用;人們可以與世界各地的朋友聊天。

考慮到這觸手可及的眾多選擇,書籍對我們來說是否比以往更具吸引力了呢?

據日本的一項調查顯示,人們用在智慧型手機設備上的時間越長,用來閱讀書籍的時間就越短。

就總體來看,有 53% 的受訪者表示在上個月的時間裡,一本書都沒有讀過,這與五年前的調查數據一致。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有研究發現,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設備成為節假日期間非常受歡迎的禮品選擇對象,節假日過後閱讀量也從原來的 17% 增加到 21%。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大約有 43% 的美國成年人有過長篇文本內容的消費,其中包括書籍、期刊和文章等。

採用電子閱讀器來看書的讀者在過去一年平均閱讀書籍總量為 24 本,而通過傳統紙質書籍來閱讀的讀者在過去一年平均閱讀書籍總量為 15 本。

與此同時,人們讀書的場所也發生了變化。

現在,只要人們有空餘的時間,無論是日常通勤上下班途中還是在忙碌空隙時,都會擠出這些零碎的時間用來閱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看電視或者上網的同時來看書。

雖然現在人們越來越多的利用這種短期碎片時間來讀書,但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也丟失了「深度閱讀」的價值所在。

長時間段的閱讀有助於讀者進入一種類似於催眠的狀態,而在這種狀態下,他們才能獲得最愉悅的閱讀體驗。

有意思的是,在這種狀態下,閱讀速度實際上會減慢。

讀者保持一種漸進的閱讀步調,快速對內容進行解讀,有助於加深讀者對作者想表達意思的理解程度,強化與作者之間的聯繫。

在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中應該如何閱讀?

理想情況下,在柔和的燈光下,在不受任何干擾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一次性連續閱讀數小時之久。

但不幸的是,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無法每天都擁有這一奢侈體驗。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我們所閱讀的內容呢?以下是四個解決方案:

1、為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閱讀作品。

如果只是在有很長的空閒時間這一前提下才會去讀書,那讀書對於大多數來說可能都成了很困難的一件事。

我們應該儘可能的擠時間來看書,無論是在忙碌的間隙,還有片刻的閒暇時刻。

但是這樣一來可能就存在很多讓我們分心的因素,使得我們無法完全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之中。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必要根據時間和地點來對閱讀材料進行分類。

例如,短篇文章以及一些適合大致瀏覽性質的文本材料可以留在平時短暫的閒暇時刻去看,一些不需要多高專注度的文章可以採用音頻格式來聽。

而在你擁有較長一段空閒時間的情況下,則可以選擇閱讀一些長篇或者需要專注思考的文本材料。

2、讓閱讀成為你的日常習慣

自從閱讀成為了我每日的習慣之後,我便能夠:

  • 提高我的創造力水平;
  • 將書本中獲取到的知識應用於我的工作與生活之中;
  • 發掘新的主題和興趣;
  • 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一個想法的可行性;
  • 對人、對事有了更多的同理心,也更容易理解他人,理解不同的情況;
  • 有所期待;
  • 創造了一種日復一日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 減壓、放鬆,提高睡眠質量;

最佳閱讀時間包括清晨或者睡前。

當然,你可以去適應不同的閱讀時間,但我覺得這兩個時間是完美開啟與結束一天的兩個閱讀時刻。

要想讓閱讀成為日常習慣,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在床頭柜上放一本書,這樣一來書就成了你睡前以及醒來所能第一眼看到的事物。

如果在培養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感覺有所懈怠,那你可以選擇讀一些輕鬆、有趣的文本體裁,這是讓自己堅持下去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3、與他人分享書單及閱後感

看完最新一季你最愛的電視劇集之後,你是否覺得很想同其他人分享一下想法和觀點?如果是這樣,那對待書為何不是如此呢?

如果你剛剛讀完一本自己很喜歡的書,你可以將它推薦給其他人,因為他們也可能會喜歡這本書。

如果與你有相似品味的人向你推薦了一本書,你為什麼不試看一下呢?

通過閱讀這種類似的經歷,加之相同的書單,可以讓你與其他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營造出一種共同出遊或者同行觀看一部電影的氛圍與感覺。

除此之外,與他人一起討論還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及鑑賞你所閱讀的作品。

4、對於閱讀作品進行深入思考

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那樣,我不喜歡就只是簡單的翻閱一本書,大致的看一下內容,然後就換下一本。

對我來說,這樣就失去了閱讀的意義。

相反,我會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進一步吸收我所閱讀的材料,其中包括:

  • 記筆記:如果看書過程中看到一些有趣的內容,我會將它們重點標註出來,做一些注釋或者是將這些內容摘抄下來。

  • 寫一篇讀後感:有時候,我會寫一篇文章來總結這本書的大體內容以及我的想法及觀點。

  • 觀看改編影視作品:一些非常流行的小說通常都有電影改編版。

    我喜歡看那些改編自小說的電影作品,這樣一來就可以看一下別人對這一作品的解讀與我自己的解讀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重溫其中的關鍵性事件,並通過不同的媒介方式來再次欣賞這一作品。

接受新的閱讀方式

雖然有些人仍然執著於傳統的紙質書籍閱讀方式,但不得不承認傳統的閱讀方式正在讓位於新型、不同的閱讀風格。

我們隨身攜帶的電子閱讀設備可以容納數百本書,我們收聽有聲讀物,那些改編自小說的事件在熒幕上為我們展開。

不僅僅是形式發生了變化,我們讀書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我們的日常活動被細分成一個個小的部分,我們急於去完成各種待辦事項或者是試圖一次性完成所有的事情。

逆時間潮流而上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無論是在閱讀還是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我們應該都能在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時期找到適應的方法,並且讓自己做到遊刃有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書籍太多,閱讀速度太慢抓不住重點,怎麼破?

我們的學習離不開閱讀——甚至於我們每天都在進行閱讀活動:讀書、看報、瀏覽網頁……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提煉有用信息,這是時代的需要。「知識爆炸」迫使我們提高閱讀速度,大量地吸取知識已成為現代人的夢想。...

記憶大師有哪些快速閱讀的技巧

杜甫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就是如果我們能夠大量地閱讀書籍,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在寫作時我們就會如有神助,文思泉湧。大量的閱讀對一個人學習知識走向成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