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名相"管仲(君臣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文我們說了管仲治理齊國的施政方略,這次我們說說管仲和齊桓公的君臣關係。

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齊桓公是齊襄公的幼弟,按理說國君的位子輪不到他來坐,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他哥齊襄公被臣下公孫無知殺了,而公孫無知又被其他忠於齊國公室大臣殺了,而襄公又無後於是忠於公室大臣們便給在國外的齊國公子們發了一封信,大概是誰先回國就誰當齊國國君。

當時桓公在莒國,桓公的哥哥公子糾在魯國,於是兩人的競賽由此展開,管仲當時是公子糾的手下,於是他帶人抄近道在去齊國的必經之路上伏擊桓公,還射了桓公一箭,幸虧桓公急中生智裝死方才逃過一劫。

後來,桓公繼位採納管仲的好基友鮑叔牙的建議任命管仲為''卿"掌管國政,後又封其為"相",並稱管仲為"仲父"。

管仲果然不負桓公的重望,將齊國國事處理的井井有條,而桓公也幾乎事事聽從,除了攻打魯國一事,這件事的起因是桓公有一天無聊想打仗玩玩,順便抖抖齊國威風,於是挑了魯國這個"軟杮子''捏,但管仲堅決不同意,認為師出無名,但桓公依舊我行我素。

命鮑叔牙為將攻打魯國。

明明已經''飛龍騎臉"了,桓公也料想小小魯國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誰知道在長勺這個地方遭遇慘敗,還成就了"曹劌論戰"這個著名歷史事件。

於是,桓公以後再也不敢隨便做主了,萬事讓管仲處理,自己只顧吃喝玩樂,還修建了大量華麗的宮殿,鮑叔牙讓管仲勸諫一下桓公,誰知道管仲不勸諫桓公還趁機給自己修建了豪華的府邸,這君臣倆也算得上是"臭味相投''了。

公元前645年,管仲生病將死,齊桓公去慰問他,說:「仲父您的病,已經很嚴重了,國人都不避諱這件事了,我將把國家託付給誰呢?」管仲回答道:「從前我竭力盡智,還不知道該託付於何人,如今重病而命在旦夕,我能說什麼呢?」桓公說:「這是大事啊,希望仲父您能教教我。

」管仲恭敬地回答,說:「您想讓誰當相國?」桓公說:「鮑叔牙行嗎?」管仲回答道:「不行。

我和鮑叔牙交好(很了解他)。

鮑叔牙這個人啊,清廉正直。

他看見不像自己那么正直的人,就不與人交往;他一聽到別人的過錯,就會記住一輩子。

」「不得已搞亂,那麼隰朋可以嗎?」「隰朋這個人啊:有志於追上勝過自己的人,能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以自己不如黃帝而羞愧,又對不如自己的人感到哀憫。

對於國政,有的瑣事他不去過問;對於事物,有的事情他不去知道得太多;對於人,有的毛病他不去記住。

非要推薦的話,隰朋還是可以的。

」相國,是一個大官的職位。

處於大官職位的人,不要只看小事,不要耍小聰明,所以說:最棒的工匠不揮動斧頭,最棒的廚師不擺弄食器,最勇敢的人不參加戰鬥,最正義的士兵不變成流寇。

齊桓公並沒有聽從管仲的勸誡,任用易牙等小人,終導致內亂,以至於死了之後屍體腐爛,蟲子都爬到門外去了,還不得下葬。

齊桓公就像是一個依附於管仲的孩子,管仲在時,他從諫如流,英明果斷。

管仲一死,桓公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任用小人,齊國陷入內亂,自己也不得好死。

他們君臣可以說是相互共生的,誰也離不開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姜姓,名小白。齊僖公的孫子、齊襄公的兒子。春秋五霸之首。齊襄公和齊君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為什麼管仲這麼多毛病,卻不怎麼被後人指責

齊國有個鮑叔牙,他和管仲是朋友,管仲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甚至活命,都完全依賴於這個人。但是,在兩人都不發跡的時候,曾經結合著一起做生意,等到賺了錢分利潤,管仲總是會多要一些。有人說管仲這個人貪財,...

尊王攘夷——齊桓公

上次我們講到莊公箭射王肩小霸春秋,天子威嚴掃地,諸侯列國不再朝貢。至公元前681年春秋時期又一位霸主齊桓公在歷史的進程中留下了絢麗的一筆,與莊公不同的是,前者挑戰天子權威開啟亂世之端,小霸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