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叔牙與管仲的歷史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識才薦賢著稱的鮑叔牙,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而以良謀妙策著稱的管仲,也是當時齊國的人。

他倆從少年時就是好朋友,管仲家貧,鮑叔牙常常幫助他,從不分彼此,真可謂患難之交。

說來也巧,鮑叔牙當上了齊國公子小白的老師,管仲則當上了齊國公子糾的老師。

當時,齊國的君主齊襄公是這兩位公子的哥哥,兄弟直接因為相互爭奪王位,結下了仇怨,他們便擔心會遭到這位哥哥的謀害,於是公子小白在鮑叔牙陪同下逃到了莒國,公子糾在管仲陪同下逃到了魯國。

後來齊襄公被公孫無知所殺,公孫無知又自立為王。

第二年,公孫無知又被大夫雍廩所殺,兩位公子聽說後,都急急忙忙趕回國爭奪王位。

管仲為了阻止公子小白搶先返回,便親自帶領人馬去擋駕,並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他以為公子小白已死,急忙回去報告公子糾。

公子糾大喜,以為現在無人跟他爭奪王位,便不慌不忙的返回齊國,殊不知這一箭只是射中了公子小白的帶鉤,公子小白是裝死,他日夜兼程趕回齊都臨淄,立刻即位為君,即齊桓公。

後來,因齊魯之戰,魯軍戰敗,在齊國脅迫下,魯莊公殺了公子糾並囚送管仲到齊國。

齊桓公即公子小白,為報一箭之仇,原想殺死管仲。

鮑叔牙向齊桓公建議說:「大王,切不可殺管仲。

如果大王只是想治理齊國,高傒和微臣也就夠了。

而大王想稱霸,非管仲不可,有他輔佐大王,必能完成霸業。

」同時,建議齊桓公重用管仲做相國。

齊桓公氣憤的說:「管仲放暗箭,險些送了我的命,怎麼能重用他呢?」

鮑叔牙再三勸齊桓公,從各個方面去分析和列舉管仲的能力。

力舉管仲為相國。

齊桓公終於同意了鮑叔牙的建議,讓管仲當了相國,掌管全國軍政大全。

鮑叔牙卻心甘情願的做管仲的副手。

管仲根據齊桓公謀求中原霸主的政治目的,針對當時國內外的具體情況,制定了圖霸的戰略方針及相應措施,對齊國的各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改革。

從此,齊國鍋里大振,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歷來在大大小小的「名利場」中,為爭名奪利、爭權奪位弄得你死我活的例子舉不勝舉。

像鮑叔牙那樣不計名利,讓賢薦賢的也不多。

所以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故事(3)——齊桓公初登位

齊桓公作為春秋五霸之首,在管仲的幫助下成就了霸業,無疑齊桓公是春秋時期最奪目的那個君王。周天子看在齊國強盛的面上,都要聽其號令,而這位英雄在其光輝的表面之下,齊桓公又是什麼樣的人,他又怎麼登上齊...

為什麼管仲這麼多毛病,卻不怎麼被後人指責

齊國有個鮑叔牙,他和管仲是朋友,管仲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甚至活命,都完全依賴於這個人。但是,在兩人都不發跡的時候,曾經結合著一起做生意,等到賺了錢分利潤,管仲總是會多要一些。有人說管仲這個人貪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