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張昭,司馬懿哪一位是合格的託孤之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是我們中國人比較熟悉的一個歷史時期。

其中很大的功勞都可以算在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身上。

這部巨著在中國影響很大,幾乎家喻戶曉,裡面發生的故事精彩不得了。

但是從歷史這個角度來看,這段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動盪的時期,幾乎到處群雄混戰,民不聊生。

就是當了一方之霸也是朝不保夕,不知道哪天就丟了性命。

三國里魏蜀吳的一些霸主,當他們死的時候,他們的後代幾乎還沒有成長起來,他們打下的江山有可能白費了,他們只好在臨死的時候找些他們覺得信的過的大臣以大事相托,這個就叫託孤之臣。

這些託孤之臣都是他們當時極為顯赫,德高望重的權臣。

一.劉備託孤諸葛亮——最感人

歷來爭議最多,談論最多的當時劉備的白帝城託孤。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這幾句話是否出自劉備真心被後人爭論了多少年。

有一點和《三國演義》上不同的是,當時劉禪並不在場。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備這一招還是挺狠,劉備這個人身為世之梟雄,他的心思很深,他對諸葛亮說的哪番話你可以體會很多的意思,並且還囑咐趙雲要時時照看劉禪。

趙雲和劉備的交情很深,而且是蜀國當時排第一的大將,劉備這個時候用交情來感動趙雲來幫助劉禪,畢竟趙雲冒死救了劉禪兩次,劉禪稱之為叔。

有趙雲的盡心保護,至少有人想害劉禪也會有所顧忌的。

當然拋開這句話是否出自劉備真心,從劉備託孤的一系列措施來看,他並不是僅僅將政權託付給忠心的諸葛亮,而是讓李嚴和諸葛亮共同輔政,這些措施保證了此後的蜀漢 並未易主。

託孤從來不是將幼主託付給重臣就完事,而是一系列保證政權交替的措施組合,劉備的這次託孤,從後來諸葛亮兢兢業業服務蜀漢,出師未捷病死漢中來看,是最感人、最深情,最能體現君臣情誼的一次託孤。

但是事情總有兩面性,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全了他的忠心美名,大事小事一把抓,在他眼裡劉禪永遠都是個小孩子,什麼事情都不讓他操心。

當他調動舉國之兵來抵禦外敵時,作為皇帝的劉禪竟然毫不知情。

就更談不上參與了。

劉禪也樂得做個逍遙王。

但是諸葛亮一死,他依靠的大樹倒了,他自己也沒有學會治國安邦的本事,蜀國的滅亡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這個託孤是否成功,還真不好說!

二.孫策託孤張昭——最成功

另一次成功的託孤是孫策將幼弟託付給張昭。

孫策剛剛去世,孫權非常悲傷。

張昭勸孫權說:「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 以成勳業也。

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他親自扶孫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人才服從了孫權。

此後張昭一直效忠孫權,雖然在曹操大軍來犯時,他主張投降曹操,但是當孫權決定抗曹時,他也服從了他,而孫權也沒有因為這個事情而冷落張昭,一直把他當做自己的股肱大臣,直 到81歲高齡去世。

孫策在託孤時有這樣一句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他相託了兩個人,一文一武,互相制約,又免了同流合污之嫌。

託孤重臣從來都是安享天年者少,死於政局者多,孫策託孤張昭,張昭也沒有讓孫策失望,孫權在他的輔佐下也建立了讓他父兄都沒有達到的偉業。

這次託孤是相當成功的。

三.曹睿託孤司馬懿——最失敗

然而魏國卻有這麼一次很失敗的託孤,想必結果大家也知道了,連皇帝寶座都讓別人給端走了。

魏明帝曹睿,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

可惜託孤時將幼主託付給宗室曹爽和司馬懿,這個曹爽的才能怎麼能和司馬懿相提並論呢,更談不上制約司馬懿。

司馬懿是個什麼樣的人?連諸葛亮都忌憚他三分,拿他沒有什麼辦法。

曹操活的時候對司馬懿一直都是有戒心的,但是司馬懿有才華,所以曹操一直在用他,卻不敢重用。

但是司馬懿比較能隱忍,畢竟曹操也是一代奸雄,他的本事和手段司馬懿估計也不是對手,司馬懿選擇了等待,熬過了曹操,曹丕,曹睿,他的出頭之日就到了。

最後曹爽 在高平陵之變時的猶豫不決和驚慌失措導致曹爽本人被殺,家族被滅,曹操開創的基業也大權旁落。

此後的曹魏皇帝基本就是司馬氏的傀儡,直到司馬炎取而代之。

可惜一代奸雄開創的大業被一個更狡猾的奸雄給篡奪了。

這次託孤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在歷史上都是很不多見,只能說曹睿的眼光和識人之能太差,拱手將大好的河山交給了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結局就是亡國滅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的託孤遺言中, 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一)劉備逞最後的虎威劉備這一生非常勵志,從草根起家,百折不撓、越挫越奮,終成一代帝王。公元221年,已60歲的劉備,在當上蜀漢皇帝後,還沒三個月呢,便不顧年事已高,執意發起了著名的「夷陵之戰」...

三國人生故事之 很多事並非天經地義所以需謙虛

三國的故事中還有一段很有意思。便是劉備將死,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說的卻是「如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很多研究的人,說劉備這是亂語,也有人由此推論劉備其實一直戒備諸葛亮,此刻不過以反話...

劉備白帝城託孤有沒有想過要殺掉孔明?

面對劉備白帝城託孤,假如孔明當時頭腦一熱,說一句什麼「我怕干不好哦」之類的,他就出不了白帝城了。劉備白帝城託孤,不但但託孤給諸葛亮,最後又把劉禪託付給趙雲,可見劉備的內心的想法。

劉備託孤並非讓國 成全了諸葛亮美名

白帝城(永安)託孤爭議很大,甚至有人演繹想像出不亞於斧聲燭影的故事,除了讓人腦洞大開之外,與事實可能相去甚遠,對於當時史書記載的情況,有必要重溫一下,分析「取」是否有「取代」的意思。

劉備白帝城託孤,帳下真的暗藏無數刀斧手?

劉備中國三國時期漢國(習稱蜀國)開國君主。漢昭烈帝 。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朝皇室疏宗。關羽敗走麥城,最後準備為關羽報仇,誰知三弟張飛因白旗白甲的事情被手下暗殺,痛失手足兄弟的劉備決心為自己的兩...

劉備臨終給諸葛亮戴上緊箍咒

劉備夷陵之敗後退守白帝城,氣急之下一病不起。一年後劉備感覺自己就快不行了,便召集諸葛亮等人趕來囑託後事。《三國演義》如此描寫,「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

《三國》領導託孤,誰的眼光最好

傳統社會實行家天下,權力轉移主要採取父死子繼。如果父親死得早,兒子年紀小,就要有一位重臣或者近臣來輔佐年幼的兒子,這種事情一般老皇帝臨死前都會安排好,在傳統文化中被稱為託孤。三國一書中,寫了好多...

三國故事典故——白帝城託孤

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稱若劉禪無才諸葛可以取而代之。《三國志》中記載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