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讀書乃學者第二事 修身第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切己第一,讀書乃學者第二事。
(選自《朱子語類》)
朱熹:讀書乃學者第二事
朱熹像(資料圖)
讀書乃學者第二事。
學問,就自家身己上切要處理會方是,那讀書底已是第二義。
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來。
然聖人教人,須要讀這書時,蓋為自家雖有這道理,須是經歷過,方得。
聖人說底,是他曾經歷過來。
今讀書緊要,是要看聖人教人做工夫處是如何。
如用藥治病,須看這病是如何發,合用何方治之;方中使何藥材,何者幾兩,何者幾分,如何炮,如何炙,如何制,如何切,如何煎,如何吃,只如此而已。
讀書以觀聖賢之意;因聖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
聖人言語,一重又一重,須入深去看。
若只要皮膚,便有差錯,須深沉方有得。
文字大節目痛理會三五處,後當迎刃而解。
學者所患,在於輕浮,不沉著痛快。
讀書,須是窮究道理徹底。
如人之食,嚼得爛,方可咽下,然後有補。
看文字,須逐字看得無去處。
譬如前後門塞定,更去不得,方始是。
關了門,閉了戶,把斷了四路頭,此正讀書時也。
學者只知觀書,都不知有四邊,方始有味。
看文字,須大段著精彩看。
聳起精神,樹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
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
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卻;看注時便忘了正文,看正文又忘了注。
須這一段透了,方看後板。
看文字,須要入在裡面,猛滾一番。
要透徹,方能得脫離。
若只略略地看過,恐終久不能得脫離,此心又自不能放下也。
人言讀書當從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說。
若是讀此書未曉道理,雖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猶可也。
若徜徉終日,謂之從容,卻無做工夫處。
譬之煎藥,須是以大火煮滾,然後以慢火養之,卻不妨。
讀書,放寬著心,道理自會出來。
若憂愁迫切,道理終無緣得出來。
天下書盡多在。
只恁地讀,幾時得了。
須大段用著工夫,無一件是合少得底。
而今只是那一般合看過底文字也未看,何況其它!
讀書之法,先要熟讀。
須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
看得是了,未可便說道是,更須反覆玩味。
太凡看文字:少看熟讀,一也;不要鑽研立說,但要反覆體驗,二也;埋頭理會,不要求效,三也。
三者,學者當守此。
書宜少看,要極熟。
小兒讀書記得,大人多記不得者,只為小兒心專。
一日授一百字,則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則只是二百字。
大人一日或看百板,不恁精專。
人多看一分之十,今宜看十分之一。
寬著期限,緊著課程。
讀書不可貪多,且要精熟。
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將那精力來更看前半板,兩邊如此,方看得熟。
直須看得古人意思出,方好。
讀書須是專一。
讀這一句,且理會這一句;讀這一章,且理會這一章。
須是見得此一章徹了,方可看別章,未要思量別章別句。
只是平心定氣在這邊看,亦不可用心思索太過,少間卻損了精神。
前輩云:「讀書不可不敬。
」敬便精專,不走了這心。
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
然熟讀精思既曉得後,又須疑不止如此,庶幾有進。
若以為止如此矣,則終不復有進也。
朱熹:讀書乃學者第二事
朱熹,號晦庵(資料圖)
書須熟讀。
所謂書,只是一般。
然讀十遍時,與讀一遍時終別;讀百遍時,與讀十遍又自不同也。
為人自是為人,讀書自是讀書。
凡人若讀十遍不會,則讀二十遍;又不會,則讀三十遍至五十遍,必有見到處。
五十遍暝然不曉,便是氣質不好。
今人未嘗讀得十遍,便道不可曉。
讀書,理會一件,便要精這一件;看得不精,其它文字便亦都草草看了。
一件看得精,其它亦易看。
莫說道見得了便休。
而今看一千遍,見得又別;看一萬遍,看得又別。
須是無這冊子時,許多節目次第都恁地歷歷落落,在自家肚裡,方好。
歐公言:「作文有三處思量:枕上,路上,廁上。
」他只是做文字,尚如此,況求道乎!今人對著冊子時,便思量;冊子不在,心便不在,如此,濟得甚事!
今之學者,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
看文字須子細。
雖是舊曾看過,重溫亦須子細。
每日可看三兩段。
不是於那疑處看,正須於那無疑處看,蓋工夫都在那上也。
聖人言語如千花,遠望都見好。
須端的真見好處,始得。
須著力子細看。
工夫只在子細看上,別無術。
聖人言語皆枝枝相對,葉葉相當,不知怎生排得恁地齊整。
今人只是心粗,不子細窮究。
若子細窮究來,皆字字有著落。
看文字有兩般病:有一等性鈍底人,向來未曾看,看得生,卒急看不出,固是病;又有一等敏銳底人,多不肯子細,易得有忽略之意,不可不戒。
今人讀書,看未到這裡,心已在後面;才看到這裡,便欲捨去。
如今,只是不求自家曉解。
須是徘徊顧戀,如不欲捨去,方能體認得。
看書非止看一處便見道理。
如服藥相似,一服豈能得病便好!須服了又服,服多後,藥力自行。
讀得通貫後,義理自出。
讀書,須看他文勢語脈。
人讀書,如人飲酒相似。
若是愛飲酒人,一盞了,又要一盞吃。
若不愛吃,勉強一盞便休。
近日真箇讀書人少,也緣科舉時文之弊也,纔把書來讀,便先立個意思,要討新奇,都不理會他本意著實。
纔討得新奇,便準擬作時文使,下梢弄得熟,只是這個將來使。
雖是朝廷甚麼大典禮,也胡亂信手捻合出來使,不知一撞百碎。
前輩也是讀書。
某曾見大東萊呂居仁。
之兄,他於六經三傳皆通,親手點注,並用小圈點。
注所不足者,並將疏楷書,用朱點。
無點畫草。
某隻見他禮記如此,他經皆如此。
諸呂從來富貴,雖有官,多是不赴銓,亦得安樂讀書。
他家這法度卻是到伯恭打破了。
自後既弄時文,少有肯如此讀書者。
精神長者,博取之,所得多。
精神短者,但以詞義簡易者涵養。
中年以後之人,讀書不要多,只少少玩索,自見道理。
千載而下,讀聖人之書,只看得他個影象,大概路脈如此。
若邊旁四畔,也未易理會得。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現代人都快把閱讀戒掉了,看朱熹是怎麼讀書的!
朱熹是南宋時期的理學大師,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大多奉獻給讀書和教書,可說是繼孔子之後影響力最大的儒學思想家,他以畢生的精力研習、注釋傳統經典,尤其在四書的注釋和詮釋方面更是苦心孤詣,因...
朱熹六到、八要學習方法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公元1130—1200年,江西婺源人),專注教育50餘年,在長期的求知和教育過程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到」、「八要」讀書方法。其中,三到再後來的發展中就變為六到。筆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