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永安託孤,他真的有心讓諸葛亮接替劉禪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兵敗猇亭,退到了永安,心力交瘁,一病不起。

章武三年的春天,劉備安排的後事,這個後事的安排,記載在《三國志.先主傳》。

原文是: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也就是說劉備託孤兩個人,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為正,李嚴為副,詳細的情況記載在《三國志.諸葛亮傳》,這個故事是很多人熟悉的。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記載,劉備把諸葛亮從成都招到永安,對諸葛亮說:先生的才能,十倍於曹丕,一定能夠安邦定國,完成我們的大業,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意思就是說,如果我這個兒子是可以輔佐的,請先生輔佐他;如果我這個兒子是不中用的,請先生自行其是。

諸葛亮淚流滿面,哭著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意思就是說:臣一定盡到一個顧命大臣的輔佐的職責,以忠貞不二,來報效陛下,直至獻出我的生命。

於是劉備下詔劉禪,說你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這就是著名的永安託孤,也叫白帝城託孤。

但是據有學者考證,劉備的託孤是在永安縣的永安宮,不是在白帝城,所以我們稱為永安托谷。

對於這個故事呢歷史上有不同的評價,有的充分肯定,有的予以質疑。

我就把這兩種觀點都講給大家,然後提出我的看法。

首先表示肯定的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陳壽的評價非常高,陳壽在《三國志.先主傳》的評語裡面說,劉備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所謂心神無貳,就是沒有任何保留,也沒有任何猜忌。

他說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就是說君臣關係在這裡達到了最大公無私的一個境界,是古往今來君臣關係的最高典範,這是陳壽的評價。

那麼陳壽為什麼會做出這個評價呢?問題恐怕就在: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八個字。

那麼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陳壽沒有說過,不能亂猜。

但是一般人的理解是說如果我這個兒子不中用,請先生取而代之,自己做了蜀漢的皇帝好了。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但是難能可貴,簡直就是偉大。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知道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國的傳統政治制度是君主世襲制,這個世襲制至少是從夏商周就開始了,秦以後是君主世襲官僚不世襲,秦以前是君主和官僚都世襲。

在這樣一個漫長的世襲制的傳統中,居然有一個人來打破這樣一個傳統,讓賢於能夠安邦定國的人,那當然是大公無私。

因為這意味著他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到了至高地位,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放棄自己皇族這個家族的利益,按照傳統的觀念是,是上天賦予他的天賦的神權。

因為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君權天授,君權神授,上天和神授給我的我都不要了,我讓給賢能的人,這是何等的偉大。

問題是,這可能嗎?

我的結論是不可能。

為什麼不可能呢?第一:史無前例,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皇帝是心甘情願把自己的皇位,把可以傳給自己子孫的皇位讓給一個異姓人的,沒有過。

所有的皇帝都是希望自己這個家族的統治千秋萬代,哪怕他的兒子是個蠢貨,是個弱智,是個殘疾,他都不會讓出去,怎麼會出來一個例外?第二:就算劉備是個例外,那我也不知道他這種思想從何而來,因為中國古代從來只有改朝換代,沒有輪番為治的民主思想。

如果劉備由此思想豈不成了中國古代的一位華盛頓。

第三點:就算劉備願意當華盛頓,諸葛亮也不敢當亞當斯,你想想看當時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曹操只不過是架空了皇帝,就被罵作漢賊,諸葛亮如果真的取代了劉阿斗,該罵成什麼?這怎麼可能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臨終給諸葛亮戴上緊箍咒

劉備夷陵之敗後退守白帝城,氣急之下一病不起。一年後劉備感覺自己就快不行了,便召集諸葛亮等人趕來囑託後事。《三國演義》如此描寫,「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

劉備諸葛亮君臣典範 但劉備臨終前的話能當真嗎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自古被視作君臣關係的典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鞠躬盡瘁」——「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這是「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士人們夢寐以求的兩代「帝師」稀世之遇。能夠達到這...

白帝城託孤之謎,誠心讓賢還是權謀之計

白帝城託孤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歷史典故。《三國志》中的白帝城託孤:劉備病危之時,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

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劉備真心讓位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稱如果劉禪不行,諸葛可以取而代之。這就是著名的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故事,諸葛亮臨危受命,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