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按正史記載,第一謀士是誰,第一猛將是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提,所謂正史,即《三國志》為主、其他史料為輔、完全不理會《三國演義》和其他評書作品的話:

要評"第一謀士",首先看「謀士」怎麼定位。

如果是運籌帷幄、軍政縱橫,則諸葛亮、荀彧、張昭都已屬於相國之才。

尤其是諸葛和荀令君,都已是實際的國務院總理地位。

曹劉出征,諸葛與荀令君常為後方主持。

但如果是獻計獻謀、算無遺策的貼身戰場小顧問、王語嫣、人肉SIRI的話……諸葛、荀、張就得列開了。

————————————————————————————

魏之賈詡、荀攸、郭嘉、程昱,都是一時俊傑。

賈詡、荀攸有資格和荀彧獨列一傳,明顯出眾;郭嘉和程昱、劉曄們同列一傳,略次一籌。

史書又如此說龐統、法正

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

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

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所以龐統約等於荀彧荀攸、法正約等於程昱郭嘉。

只是龐法論成績策謀,不能說高過荀賈,所以只是候選。

重點說荀攸、賈詡、郭嘉吧。

荀攸是曹操的臨場智謀機。

南打張繡、東征呂布、破文丑、燒韓猛,離間袁家兄弟,都是荀攸的計策。

尤其是官渡,前線基本是荀攸為主軍師。

曹操都承認「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傳說荀攸一共畫秘策十二道,只有鍾繇知道個中真相了。

賈詡就更可怕了。

開始幫著李傕郭汜,破了呂布;幫著張繡屢破曹操,到關鍵時刻又讓張繡站對了邊,在合適的時間降了曹,所謂「使吾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官渡,他和荀攸一起畫謀;取了荊州,他勸曹操不要伐吳;對付馬超,是他提出的離間計;而且亂世里活了七十七歲,身居高位,聰明得過了頭。

陳壽原話:「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

郭嘉跟這兩位比,更偏判斷型。

比如勸曹操打袁紹、打呂布、料中孫策之死,後來對袁譚兄弟的間隙、奔襲烏丸等事,郭嘉都是勸曹操「要不要這麼打,要不要撤兵」的那一位。

僅論判斷的表現,不在荀攸賈詡之下。

但在「出策」方面,比那二位秘策不斷的,明顯少了一點。

打個比方,李世民說「房謀杜斷」,荀攸好比房玄齡,有謀;郭嘉就傾向杜如晦,善斷。

故,論謀士,我還是傾向賈詡最高,荀攸次之,郭嘉再次之。

雖然曹操心裡估計最喜歡郭嘉。

————————————————————————————

說猛將。

猛將這個很難說,因為三國時代,沖陣斬大將者極少,只有關羽萬軍斬顏良夠名氣。

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所以只能一看評價,二看錶現了。

論評價,關羽、張飛很可怕:

「世之虎臣」「熊虎之將」」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咸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曹仁、張遼也很厲害,公認魏家頭兩位:

傅子曰:曹大司馬之勇,賁、育弗加也。

張遼其次焉。

呂布很了得:

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

典韋、許褚倆保鏢也很恐怖:

典韋,陳留己吾人也。

形貌魁梧,旅力過人。

許褚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

以及曹操的兒子任城王曹彰

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

其他也有不少高評價,比如什麼勇武過人、驍勇善戰、常為先登,但就不如這幾位了。

接著看錶現。

關羽有萬軍斬良的可怕記錄——注意,和《三國演義》不同,沒什麼」赤兔馬快「之類的因素,關羽就是單騎突進萬軍陣,獨斬顏良。

這含金量匪夷所思。

張飛,首先就」亞於關羽「,然後表現也略次一點,只有

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

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比不了關羽,故張飛淘汰。

曹仁和張遼的故事有類似處。

曹仁:

瑜將數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

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

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金等垂沒,左右皆失色。

仁意氣奮怒甚,謂左右取馬來,矯等共援持之。

謂仁曰:「賊眾盛,不可當也。

假使棄數百人何苦,而將軍以身赴之!」仁不應,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

去賊百餘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沖入賊圍,金等乃得解。

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

矯等初見仁出,皆懼,及見仁還,乃嘆曰:「將軍真天人也!」三軍服其勇。

張遼:

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

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

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

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

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

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咸服。

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

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

簡單說,都是突進陣去,隨便就救了手下出來,來往如入無人之境

但張遼這一戰含金量更高:手斬數十人,斬二將,嚇得孫權不敢下來,再往來突刺。

所以雖然「張遼其次焉」,但有了這一戰,張遼也就夠了。

呂布的表現:

布有良馬曰赤兔。

曹瞞傳曰: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遂破燕軍。

很華麗。

而且呂布還有一次單挑記錄:

英雄記曰:郭汜在城北。

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

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很出色,但不能說比張遼、關羽好。

許褚、典韋就可怕了:

韋戰於門中,賊不得入。

兵遂散從他門併入。

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

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

左右死傷者略盡。

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

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

……

糧乏,偽與賊和,以牛與賊易食,賊來取牛,牛輒奔還。

褚乃出陳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餘步……從討韓遂、馬超於潼關。

太祖將北渡,臨濟河,先渡兵,獨與褚及虎士百餘人留南岸斷後。

超將步騎萬餘人,來奔太祖軍,矢下如雨。

褚白太祖,賊來多,今兵渡已盡,宜去,乃扶太祖上船。

賊戰急,軍爭濟,船重欲沒。

褚斬攀船者,左手舉馬鞍蔽太祖。

船工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並溯船,僅乃得渡。

是日,微褚幾危。

其後太祖與遂、超等單馬會語,左右皆不得從,唯將褚。

超負其力,陰欲前突太祖,素聞褚勇,疑從騎是褚。

乃問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顧指褚,褚瞋目盼之。

超不敢動,乃各罷。

都是怪物級的蠻力。

曹彰有名的就是「手格猛獸」,沒了。

來總結了:

張飛表現名聲都高不過關羽,罷了;曹仁名聲高過張遼但表現又不及,算打個平手。

呂布名聲表現都不錯,但沒有很曠世的聲名傳下。

真論到勇武,怕典韋、許褚這倆保鏢級的怪物才是首席。

前者可以掄著人當兵器打,一戟碎掉十矛;後者先登無數,而且可以拽著牛走。

但這倆都是保鏢宿衛,不太能算「將」。

如果論「將」的話,一個很細節的事:三國之後很長時間,逢猛將常說關張。

好比三國時期,大家說猛將愛比樊噲一樣。

《晉書》:「晉劉遐每擊賊,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關羽、張飛。

《齊書》:「齊垣歷生拳勇獨出,時人以比關羽、張飛。

《魏書》:「魏楊大眼驍果,世以為關張弗之過也。

《陳書》:「陳吳明徹北伐高齊尉,破胡等十萬眾,來拒有西域人,矢無虛發,明徹謂蕭摩訶曰:「若殪此胡,則彼軍奪氣,君有關張之名,可斬顏良矣!摩訶即出陣,擲銑殺之。

——這些人沒一個讀過《三國演義》,全是離三國近則幾十年,遠則三四百年的。

他們肯定比我們更了解關張。

關張,尤其是關羽,論表現和名聲,本身在三國里首屈一指,曹仁張遼呂布怕都高不過他;後世史書,尤其是晉時的人,顯然比我們更了解關張,才會常用關張形容。

而如前所述,張飛又「亞於關羽」。

所以我的結論:

如果單論勇武,而非猛將,典韋、許褚倆保鏢宿衛勝出。

如果是「猛將」的名聲,關張曹仁張遼呂布們各有所長。

如果論「表現」,關羽(萬軍斬將)、張遼(合肥奔襲)倆人獨出眾。

如果加上時人和後來幾朝人的評價,關羽第一。

微信公眾帳號歷史檔案館(帳號:lishi234) 為您選編。

歷史檔案館:傳承文化底蘊,笑看歷史風雲。

關注歷史檔案館微信帳號:lishi23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張飛的萬人敵之名,是靠大嗓門吼出來的麼?

自《三國志》後,自古關張並稱。後來數百年吹噓人勇猛,多以關張比之——魏晉南北朝的人沒《三國演義》看,所以只懂正史,就認關張最牛。比如《魏書》吹長孫肥:關、張萬人之敵,未足多也。吹楊大眼:

十大三國人物排名,應該是沒有爭議!

三國演義虛構了太多,諸葛亮在正史中沒有那麼神,諸葛亮成就最高的是在政治上。對三國謀士有句話叫前期看郭嘉後期看孔明。郭嘉死的早,而且郭嘉從來沒有敗過,曹操帳下能人眾多,郭嘉在時是一枝獨秀,第二果斷...

三國人物這麼排,應該是沒有爭議

三國演義虛構了太多,諸葛亮在正史中沒有那麼神,諸葛亮成就最高的是在政治上。對三國謀士有句話叫前期看郭嘉後期看孔明。郭嘉死的早,而且郭嘉從來沒有敗過,曹操帳下能人眾多,郭嘉在時是一枝獨秀。第一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