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那麼多的能人武將,你最佩服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代開始於公元220年,曹丕自立稱帝,建立曹魏政權,定都洛陽;結束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再次統一中國。

三國時代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從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自東漢末年,西涼董卓亂政開始,直至公元280年近百年的時間裡,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能人武將。

如:曹操、袁紹、袁術、劉備、孫堅、孫策、孫權、馬騰、劉表、公孫瓚等逐鹿中原、割據一方的軍閥豪強

文有:徐庶、諸葛亮、龐統、郭嘉、司馬懿、許攸、陳宮、法正、張松、荀彧、荀攸、賈詡、程昱、:張昭、魯肅、馬良、田豐、沮授、審配、、許攸等。

武有:呂布、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典韋、許褚、曹洪、曹仁、夏侯淳、夏侯淵、張遼、徐晃、龐德、周瑜、太史慈等。

文臣都是治國安邦的良才,武將則是勇冠三軍。

說了這麼多,到底誰才是最值得欽佩的人呢?相信有人會說:諸葛亮、龐統;還有人會說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其實在小編看來,最值得欽佩的人物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

根據史書記載,曹操除了不能像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等名冠天下的武將一樣上陣搏殺之外,可以是當時少有的治國安邦的良才。

群雄割據的時期,曹操只是其中的一個小軍閥,所占領的地盤也不大。

當時的黃淮流域在軍閥混戰中社會經濟遭到空前的破壞,百姓遭屠,土地荒蕪,倖存者被迫離鄉背井,流落他方。

可謂「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絕而無民者,不可勝數」,「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面對這種悲慘景象,曹操實行了一系列政策來恢復經濟,穩定局面。

如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

曹操,歷時17年,先後消滅長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北方大部地區。

這絕不是偶然,更不是曹操的運氣好。

而是因為曹操鑽研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曾熟讀孫武、吳起等前代軍事家的著作,在習諸家兵法的基礎上,寫成《兵書接要》一書,結合自己的戰爭經驗加以論述。

所撰《孫子略解》,開創整理注釋《孫子》十三篇的先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

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強調師出有名,符合道義。

在戰略戰術上靈活多變,因事設奇、任勢制勝,兵不厭詐。

在帶兵方面,他治軍嚴整,法令嚴明。

例如:一次在行軍途中,曹操傳令不得使戰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

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麥苗。

可曹操的戰馬因受驚嚇踏了麥田。

他即拔劍割發代首,以示處罰,足見執法認真,軍令嚴明。

最主要是,曹操唯才是舉,用人不重虛譽,網羅了像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辛毗、楊阜、桓范、司馬懿這些人才協助他治國治軍。

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

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

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

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為維護和發展勢力,讓更多的人為自己的事業服務,不受上述標準限制,強調「唯才是舉」。

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出身下層的人,他也注意提拔。

210年到217年,他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

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曹操愛惜將才,在御將方面,曹操拔于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

曹操能夠根據麾下將領的特點,用其所長。

例如,許褚、典韋壯武有力,忠誠奉法,曹操就讓他們戰則為軍鋒,息則統親兵;臧霸有恩信於東土,曹操將青、徐二州託付於他,從而得以專心對付袁紹,不必以東方為念;降將文聘本是劉表帳下大將,在江漢一帶頗有威恩,曹操任其為江夏太守,委以邊事,使御孫權。

正因為這些,曹操才能夠先後消滅了長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北方大部地區。

而且,曹操本人對文學、書法、音樂等都有深湛的修養。

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

能夠有:「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詩句留存於世。

這就是小編認為曹操最值得欽佩的人,至少是小編最欽佩的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挑選十人征戰三國,你會選誰

三國時期風雲激盪,人才輩出,很多人對那個時代都心馳神往,希望回到那時建功立業,千古留名。如果真回到那時,你為一方諸侯,可以隨便選十個人輔佐的話,你會選誰呢?歷史的進程是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