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高效閱讀還差什麼?聽我給你娓娓道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應該說我們每個人的閱讀量都是巨大的,可能已經遠超古代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學問家,但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或者說是困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閱讀,但真正記住的很少,對自己有啟示價值的更少。

很多人將原因歸咎於所謂「碎片化閱讀」,也有人抱怨移動網際網路中大量新奇的玩意使人無法集中精力,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那麼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以下幾點:

1、簡單匯報一下我的讀書情況。

2、你離高效閱讀還差什麼?

3、如何養成一個高效閱讀的習慣?

(本文共2090字,閱讀本文大約花費您5分鐘的時間)

一、簡單匯報一下我的讀書情況

以今年我的閱讀情況為例,先來談一談我的讀書情況吧。

總體而言,我對自己今年的閱讀比較滿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閱讀量大幅增加。

印象比較深刻的書籍有《明朝那些事兒》、《大清相國》、《張居正》、《曾國藩》,單說這三套書的體量來講就已超過往年。

二是閱讀種類漸趨豐富。

除了以往比較喜歡的歷史類書籍外,今年還讀了《國畫》、《梅次故事》等官場小說,《圍城》等社會類小說。

三是明確興趣點。

通過近來的閱讀和思考,我的興趣基本是歷史、小說、詩歌三類,尤其對歷史興衰規律興趣濃厚。

二、你離高效閱讀還差什麼?

受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現代人在閱讀上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貪多嚼不爛。

一方面是貪多,盲目追求數量。

許多人書一本接著一本讀,看似讀了不少書,最終留下的卻不多,因而導致心裡茫茫然、戚戚焉,抱怨收穫不如想像的大。

另一方面是嚼不爛。

由於盲目追求數量,很多內容沒能理解,很多內容當時理解了,時間一長又忘記了,時間和精力花在那,效率和效果都有待加強。

二是時間利用率不高,心沉不下來。

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平心靜氣、一絲不苟、專心致志。

心浮氣躁,讀書的效率自然就會降低。

手機閱讀軟體有很多,為什麼大家還偏愛kindle?就是因為kindle讓你只能閱讀,排除了社交娛樂的誘惑和干擾。

在這個問題上,幾乎每個人就不能倖免,所以要正視問題,也正視自己,一點點去糾正,形成習慣,成為一名真正的讀者,從心開始。

三是不系統、隨意性較強。

對於個人來講,所要閱讀的書籍按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大類:興趣類、專業類、擴展眼界類;按形式也可以分為三類:專業書籍、公眾號、雜誌等碎片化閱讀、電影電視等數字化書籍。

人們讀書往往全憑興趣,隨著閱讀,導致閱讀後在大腦中難以形成體系,這也說明閱讀時加強頂層設計,著力構建系統專業的知識框架的重要性。

四是重輸入不重輸出。

書讀的怎麼樣,能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與思考是標準。

人們在閱讀時往往不注重輸出,所以讀過之後印象不深並逐漸淡忘。

此外,輸出的方式也過於簡單,僅僅滿足於摘抄一些段落語句,且又不時常溫習,導致所得更少。

三、如何養成一個高效閱讀的習慣?

1、頂層設計書單、合理分配時間

一是設計好時間。

比如每天不管多麼忙,抽出1小時(用kindle的話大概是500#)來讀書,這期間什麼也不干,把手機放在自己接觸不到的地方。

二是設計好閱讀清單。

比如可按照興趣類(比如我喜愛歷史,就挑基本歷史類書籍)、專業類(比如我主修心理,那麼就主要讀心理學專業書籍)、拓展眼界類(此類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台即可)。

2、重複是記憶的捷徑,背誦是輸出的捷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舉兩個自己的例子,一是我考研時反覆背誦專業課書籍,短短數月,使我從門外漢蛻變成能把教材提煉成知識體系並系統地自然呈現;二是我酷愛詩詞,常常背誦詩詞,結果是我並未刻意去了解詩詞的意思,但都能大差不差地理解,並在生活中引用。

3、分享是構建思維體系的關鍵

閱讀只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對自己原有知識的補充,如果不能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加工與整理,就如同吃了食物不消化吸收就不能助人成長一樣,就不會形成自己獨立的思維。

一是向別人展示作者的觀點。

讀書筆記法,即隨讀隨記,記影響自己較深的段落,記下來之後還可附上一段自己的體會。

思維導圖法,即自己繪製全書行文的思維導圖,這有助於我們在宏觀上去把握書籍的脈絡和架構,也有助於鍛鍊自己提煉概括的能力。

二是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觀點。

掌握了別人的知識,結合自己原有的認知,思考後就會有自己的觀點。

文章法,即針對某本書、某一現象發表文章,這需要我們通過讀書筆記法和思維導圖法全面掌握原意,再結合自己的認識進行再加工,是比較高的閱讀層次。

4、平心靜氣、鍛鍊心境

讀書需要耐心、恆心,讀進去了,才能靜心,它不僅鍛鍊人的智識,更修煉人的智慧。

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不僅要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更應該提升自己的修為。

5、樹立「大閱讀」理念,不拘泥於書

一是專題閱讀。

由於現代社會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人們想博學幾乎是不可能了,能夠在某一領域成為專家,在其他領域有所見解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就需要專題閱讀。

顧名思義,專題閱讀就是對於想要了解的問題窮盡一切資源去學習,比如炒股,那麼就通過書籍、電視、請教他人等方式搜集、掌握相關知識。

二是延伸書的載體。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間處處有老師。

不僅要讀書籍本身,還要看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專題片,聽講座、音頻、電台,讀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一切閱讀材料。

寫了這麼多,最後和大家分享一句話:讀書與思考,人生兩件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效能閱讀,提高工作的專業能力

公眾號:簡一的西樓過完年沒多久,我辭職了。順利交接好後,開始投簡歷,找工作。找的過程,其實並不順利,不是因為崗位經歷過於豐富,就是可替代性太強,沒有特長,面試一次次被刷下來。雖然最後的結果是好的...

通過讀書改變思維方式,是一個人成長的標誌

導言在這個被碎片化閱讀充斥的時代,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讀過一本書了?不被所有東西打擾,沉浸在一本書里,事後寫點讀書筆記,這樣的場景應該只存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讀書時代吧。讀書,能帶給我們什麼呢?它不會讓...

閱讀能提供我們什麼

閱讀除了娛樂功能外,我們常通過閱讀來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和獲取一些實際的技能。對於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我們必然是知道的,但卻不見得很清晰的知道閱讀到底有意無意的提高了我們什麼認知能力。為了從閱讀中...

不會活學活用,讀書可能送命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之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軍事理論張口就來。公元前259年,秦趙兩軍對峙長平,廉頗派趙括領軍作戰。趙括自認軍事知識豐富,一到長平就改變廉頗的作戰方案,死搬兵書,導致40多萬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