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低質量的讀書方式你有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書是傳播人類文化的使者,從印刷術發明以來,這事實就一直存在著,並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

用思維接觸文字,用大腦去想像,用心靈去感受。

書貴在讀,貴在捧在手中的那一份珍惜,打開讀時的那一份虔誠。

當你讀書時,你的思維在書中神遊,你的情感在書中起落,在書中你可以體會到任何喜怒哀樂,書的魅力便在於此。

低質量的讀書你有嗎?

讀書太過隨性,別人推薦什麼就讀什麼。

拿到什麼就讀什麼。

有時候又缺乏自控力,在娛樂閱讀上耗費過多時間。

知識就是力量」,這是英國著名學者培根說的。

誠然,知識對於年青一代何等重要。

而知識並非生來就有、隨意就生的,最主要的獲取途徑是靠讀書。

在讀書中,有「甘」也有「苦」。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簡潔而極富哲理地概括了人生的意義。

雖說讀書如逆水行舟,困難重重,苦不堪言;但是,若將它當作一種樂趣,沒有負擔,像是策馬於原野之上,泛舟於西湖之間,盡歡於遊戲之中。

這樣,讀書才津津有味、妙不可言。

由此,讀書帶來的「甘甜」自然而然浮出水面,只等著你採擷了。

而我們的人生是有限的,世界上的書籍多如星點。

閱讀是一種美德,讀書能夠讓我們吸取前人智慧,變得更加優秀。

「人傻就要多讀書」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如果我們不改變低情商的讀書方式,倘若只是把讀書當做消磨時間,消遣自己的手段,那麼自然可以不必對結果抱有期望。

「讀書」也是等於慢性自殺。

第一:缺乏計劃。

我們應該根據自己本身需要提高的方面去學習,不能看上什麼書籍就什麼都拿了看,這樣不斷浪費時間,同時,對自己也是沒有用的。

看了很多書,好像又沒有學到什麼東西。


第二:為數量而讀。

網絡上充斥著很多諸如「如何一周讀一本書」,「如何一年讀100本書」之類的文章。

在這種觀點的誤導下,不少朋友開始給自己安排閱讀任務,並且為了達成閱讀任務不擇手段。

為了在朋友身邊炫耀自己學富五車,學識淵博,就為了數量而讀書,從而不注重質量;造成了書讀很多,卻在人際處理問題上不知道怎麼做。

第三:沒有總結思考。

很多人喜歡看書,卻不會思考書里所看的東西。

沒有很好的利用所學習的知識。

為啥會這樣呢?因為「讀書」這件事情很簡單,但「思考」會非常累。

這種「努力讀書」,其實是用表面的勤奮來掩蓋本質上的懶惰。

只知道死記硬背,但不會去思考背後蘊含的原理性、本質性內容。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第四:不會應用。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把書里教導的道理、方法當成金科玉律,任何事情都以非常死板的方式去理解和處理,最後把自己變成傻瓜。

一成不變的按照書中的方式來生活,而不會變化,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以前書中和知識和經驗已經不能完全解決現在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去應用。

第五:不會做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人的記憶力再好,也會變得模糊。

這時候如果我們再把書讀一遍,又費時又費力,這時候回去看讀書筆記,就是最好的溫故知新手段。

怕苦的人是無所作為的,只能導致畏葸不前;能吃苦的人則不然,在他(她)的心中樹立著一個信念,一個鍥而不捨、刨根究底、奮發圖強的信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離高效閱讀還差什麼?聽我給你娓娓道來

應該說我們每個人的閱讀量都是巨大的,可能已經遠超古代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學問家,但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或者說是困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閱讀,但真正記住的很少,對自己有啟示價值的更少。很多人將原因...

不會活學活用,讀書可能送命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之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軍事理論張口就來。公元前259年,秦趙兩軍對峙長平,廉頗派趙括領軍作戰。趙括自認軍事知識豐富,一到長平就改變廉頗的作戰方案,死搬兵書,導致40多萬趙...

通過讀書改變思維方式,是一個人成長的標誌

導言在這個被碎片化閱讀充斥的時代,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讀過一本書了?不被所有東西打擾,沉浸在一本書里,事後寫點讀書筆記,這樣的場景應該只存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讀書時代吧。讀書,能帶給我們什麼呢?它不會讓...

讀出收穫來——讀書方法總結

哲學家將哲學命題分為世界觀與方法論。世界觀決定方法論。列夫托爾斯泰說:「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在這種把生命作為一場靈魂酷旅的世界觀的指導下,他放棄了巨額家產,在一次與年輕妻...

Get三種學習技能

一、學會快速閱讀 直接從書中獲取知識是一條重要的途徑,即使是教科書中的知識,也不能純粹依靠老師的講解來學習。一個掌握閱讀技能的學生,能夠更迅速、更順利地掌握知識,學的更主動,更輕鬆。在實際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