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國敬他,卻為何偏偏遭本國人民的無情拋棄?諸葛亮的悲情人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諸葛亮這三個字,大到達官貴人,小到庶民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軍事家,折服其「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之軍事造詣;

政治家,嘆服其「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事」之真知灼見;

讀書者,皆以「被君主三顧茅廬」之賞識為榮;

領導者,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奉為能臣楷模;

庶民者,推崇其神通廣大之本領,皆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為修身之本。

確實是,他志向遠大,追隨英主,已匡扶漢室為己任,他也確實有這個本領。

劉備死後,諸葛亮對內依法治蜀,做事公平,把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政府機關內幾乎個個清潔廉明,貪污受賄者甚少。

按理說這樣一個國家應該是:群臣上下一心,百姓安居樂,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

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蜀國是三國裡面最先滅亡的一個。

就在諸葛亮死後二十九年,一位有職無權的大臣譙周,竟然憑藉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各種利益形勢一通分析,把原本不打算投降的劉嬋說心動了,緊接著群臣也跟著表示同意,結果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司馬懿接手了蜀國。

蜀國滅亡了。

有人總結了蜀國滅亡的原因是,劉禪無能,奸臣誤國。

然而我們也知道明朝的時候,中間有幾個混帳皇帝,不學無術,甚至比劉禪更無能,可是絲毫不影響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先不論劉禪是否無能(關於劉禪是否昏庸無能,歷史屆是存在爭議的),至少可以說一個君主的能力強弱對一個國家的存亡影響似乎不是那麼絕對。

那麼,譙周是小人嗎?

譙周是個什麼人呢?

通儒。

什麼叫「通儒」啊?就是學問非常大的,把書都讀通了的一個大儒,他學問非常之好。

當然馬上就會有人來反駁,說學問好不等於人品好,對不對?現在學問很大、人品很差的人也很多。

問題是我們從《三國志·譙周傳》裡面我們看不到譙周有什麼不良記錄,相反我們還看到他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比方說安貧樂道。

譙周家裡是非常貧窮的,而譙周本人不置產業,埋頭讀書,廢寢忘食,讀古人的書讀到會心的地方自己就笑起來了,飯都顧不得吃。

安貧樂道,不是要肯定的嗎?

第二個,譙周對諸葛亮非常敬重。

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傳到成都,譙周第一個衝出去就往漢中跑,奔喪。

結果譙周衝到漢中以後,劉禪下一道命令,誰都不准奔喪,所以其他人都沒有去,就是譙周去弔唁了。

所謂英雄惜英雄,既然諸葛亮是君子,不會有一個小人崇拜他。

第三點,敢於直諫。

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就開始管不住自己了,要修宮殿,要增加樂隊,還要增加些歌舞伎,歌伎、舞伎,還出去遊山玩水,沒人管了。

是譙周上疏直諫,說陛下不能這樣啊。

這難道是小人嗎?所以,譙周不是小人,至少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是小人。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譙周並不是一個小人,而是一個大儒。

那麼,譙周作為一個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儒家學者,為什麼在大敵當前不想想退敵之策,而是要帶頭散布投降理論呢?譙周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還有一件事比較蹊蹺,按理說蜀國後期諸葛亮構建的這個政府如此清明廉潔,那麼應該受到人們真誠擁戴才對啊,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在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代漢者,當途高」,取代漢的,是高大的正當的大道,並且有人暗指」途高「就是曹魏。

在朝堂之上以譙周為代表還有的人這樣說,請大家想一想看,咱們先帝的名字是什麼?備。

「備」是什麼意思呢?具備,具備是什麼意思呢?夠了。

咱們當今聖上的名字是什麼呢?禪。

「禪」是什麼意思呢?禪讓,禪讓是什麼意思?讓出去。

想想咱們蜀漢皇上都叫什麼,一個叫做足夠了,一個叫做讓出去。

由此可以看出,對於諸葛亮的這個政府,從上到下,人們的內心是有微詞的,甚至是不滿.....在他執政期間,由於個人品格高尚,嚴於律己,很多矛盾暫時處於麻痹狀態。

當他去世了以後,所有的矛盾一併爆發出來,最後導致了蜀國的滅亡。

那麼都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竟然讓這樣一個包含著諸葛亮一輩子心血並且非常有前途的理想願景毀於一旦呢?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政治利益矛盾,這也是最重要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

蜀漢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的,而且是像雞尾酒一樣的分三個層次的,最上層的是荊州集團,中層的是東州集團,下層的是益州集團。

而譙周、杜瓊等等這些人,就是散布這些言論的人都是什麼人呢?都是益州人,都是益州的土著,是在這個政權當中處於邊緣化的、次要化的人。

他們對這個政權當然是不滿的,他就要散布這些流言飛語,他就要製造這些輿論嘛。

諸葛亮希望三股力量能夠團結起來。

但是,第一,他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劉備留下的既定的組織路線,那就是荊州第一、東州第二、益州第三,這個次序是不能動的;第二,他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益州士族、益州土著的思想顧慮。

因為益州土著把帳算得很清楚,蛋糕就這麼大,分的人多了吃到嘴的就少了。

原來益州這塊蛋糕是他們益州人在吃,劉焉來了,帶來東州集團,一刀把一塊大頭切走了,他們不滿,希望再有人來幫忙。

劉備來了,劉備來了沒給他們幫忙,他又切了一大塊,這個蛋糕越切越少了。

劉璋的時候益州人是二等臣民,劉備來了他們變三等臣民了,他們肯定不滿意。

所以這個時候他巴不得曹魏來解放他們。

有人說你這個說法不通啊,曹魏來了他不是變成了四等了嗎?搞錯了,劉焉、劉備他們進了川以後他不出去了,他就地分蛋糕;曹魏它要得的是天下,它不會參與分蛋糕。

事實上蜀漢滅亡以後,司馬昭馬上下命令,把蜀漢政權當中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的官員全部調往中央,到中央政府去做官,把這個蛋糕讓給了益州土著,實行蜀人治蜀。

這就是他們盼望的。

所以他盼望曹魏,他們非常盼望蜀漢滅亡。

第二點 法治矛盾。

我們知道諸葛亮是依法治國、執法如山,而且令行禁止、執法嚴明,很嚴的。

所以《蜀記》裡面有這樣的話,說:「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懷怨嘆。

」就是諸葛亮管這個國家管得太緊了,大家都很抱怨。

雖然陳壽說:」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但陳壽是說,因為執法雖然嚴厲,但是諸葛亮對所有人都嚴,公平一致。

所以大家內心是感到嚴厲,抱怨嚴厲,但不抱怨公平。

第三 軍事矛盾。

諸葛亮一生的理想,就是舉兵北伐,平定中原。

有理想,志向遠大是好的,值得肯定,但是不考慮實際,一味地發動戰爭,就變成窮兵黷武。

譙周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仇國論》,《仇國論》提出一個什麼觀點呢?說我們朝廷一定要審時度勢,我們要掂量掂量我們能幹什麼,我們能不能一統天下。

譙周說,現在的天下不是秦末的那個情況,而是六國的那個情況,是戰國時期,所以我們只可以學著做做周文王,咱做不了漢高祖。

他的意思其實就是你要想靠你的武裝力量,靠你發動的戰爭去一統天下你是不可能的。

這譙周說你如果一意孤行、窮兵黷武,其結果必定是土崩瓦解,神仙都救你不得。

譙周這篇文章是公開向諸葛亮留下的由姜維在執行著的這條路線叫板,公開發表反動言論。

但是沒有受任何處分,後來還升官了,說明什麼?說明這種看法有市場,甚至可能當局當中某些人也覺得心裡頭是有數的。

第四點 經濟矛盾日益嚴重,導致喪失民心。

《三國志·譙周傳》在《仇國論》之前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軍旅數出,百姓凋瘁」,就是由於蜀國不停地出兵,所以人民的生活很苦。

我們知道打仗是要用錢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沒有足夠的糧餉這個仗是打不成的。

只能盤剝百姓,只能加重稅收,只能稅外收費,沒有別的辦法。

劉禪投降的時候是交了戶口的,就是古代投降一個國家必須把戶口統計表都交出去,就表示我土地人民都交給你了。

統計數字是什麼樣的呢?當時蜀漢人民共有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人、十萬零兩千軍隊、四萬官吏,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蜀漢的人民,九個人要養活一個士兵,說的這九個人是男女老少都在內的啊,包括小孩子;七戶要供養一個官吏。

負擔太重了,根本就不堪重負。

當然,這裡要說明的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由於他的以身作則,由於他本人品德高尚,蜀漢政權的官員基本廉潔,沒有貪污腐敗或者少有貪污腐敗。

但是老百姓的想法,恐怕和他們想得不一樣,老百姓關心的不是你諸葛亮一餐是八菜一湯呢還是四菜一湯,這個他不管,他關心的是他能不能吃四菜一湯,或者說他至少要能夠吃飽肚子;如果你讓他吃不飽肚子,哪怕你自己艱苦樸素,他也還是有意見的。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工欲成其事,須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諸葛亮志向遠大,能力卓越,奈何天命難違,終其一生也未完成北定中原的宏偉藍圖,不禁讓人嘆息。

正如杜甫那首詩寫的一樣: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的無奈,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呢?

歷史如滔滔長河,我們只不過是河流上的一葉扁舟,縱然你有萬般本領,始終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歷史過去了,什麼也沒有留下.....

留下的只是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

那些隱隱約約的痕跡.....

微信公眾號 hhrwly521 歡迎訂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