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諸葛亮傳》末尾評價諸葛亮缺乏應變戰略,真的是這樣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的末尾,陳壽在以大段文字充分肯定孔明的治國功勳之後,又對他的用兵才能評價說:「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應變將略真的是諸葛亮的軟肋嗎?陳壽對諸葛亮的這個評價準確嗎?
我們說「應變將略」這四個字準確的含義是什麼?就是敵情出現突然的變化,然後他能夠迅速做出應對,諸葛亮北伐他親自率領主力軍團發動了四次攻擊,再加上其他將領的非主力軍團發動的一次攻擊,他率領主力前去援救,一共加起來五次,我們看這五次戰鬥他有沒有應變本領。
第一次諸葛亮出兵是在祁山,街亭一戰,馬謖只能紙上談兵被對方的大將張郃擊敗於街亭,造成了戰局的迅速逆轉,在這個戰局逆轉情況之下,諸葛亮立即採取了全軍鎮定撤退的方針,沒有造成全軍潰敗之勢,這是有應對的。
第二次,當年冬天他出兵進攻陳倉城沒有能攻下,20多天以後軍糧已經消耗殆盡於是他退軍,退軍的時候對方出動追兵猛烈追擊,諸葛亮停下來擺開陣勢迎戰,一迎戰把對方的主將王雙當場斬殺。
第三次,他派遣了一個將領叫陳式去進攻曹魏武都,陰平兩個郡,陳式在進攻的時候,對方大將郭淮率領大軍前來對陳式進行夾擊,在這個時候諸葛亮自己親自率領主力軍團前去阻擊郭淮,成功阻斷了郭淮的攻勢以後,陳式在這邊順利地攻占了這兩個郡。
第四次,他再出祁山,司馬懿採取縮頭烏龜戰略不跟他決戰,糧盡以後諸葛亮退軍,退軍後司馬懿派大將張郃追擊,諸葛亮在木門道設立埋伏當場射殺張郃,應對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震懾了敵軍。
第五次也是他最後一次,他從褒斜道出兵五丈原與司馬懿準備做長期的對抗,可惜病重,在臨終前吩咐手下趕緊分批相互掩護的情況之下鎮定地全軍撤退,在他這個方針指導下蜀漢最後全軍的主力都能夠安全地保存下來。
所以五次戰鬥,五次出現突然的軍情變化他都有應對的措施,說它無「應變將略」這恐怕不符合事實!還不符合司馬懿對他的評價,他病死撤軍以後,司馬懿巡視他的蜀漢軍隊的營壘,看了他的布置及種種的設施之後,由衷的稱讚他是「天下奇才」,冤家對頭對他的評價,用兵的天下奇才但是沒有「應兵將略」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諸葛亮五次北伐,都沒有成功,為什麼還受到後人尊重?
諸葛亮五次北伐,全部失敗,最後一次北伐,和司馬懿在渭水相持,相持了一百多天之後,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軍中,一代名相,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與世長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北...
解密三國:臥龍諸葛亮「六出祁山」背後的隱情
諸葛亮真正在軍事上有所作為,是在他指揮對魏國北伐的戰役中。這是檢驗諸葛亮軍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實,也是古往今來爭議最多的焦點。劉備死後,其子劉禪繼位,丞相諸葛亮輔政,掌握了朝中一切大權。為了實現先主...
8個皇帝稱讚過諸葛亮,還有1個皇帝卻痛罵諸葛亮,說得還挺在理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大詩人杜甫的幾句詩,生動傳神地表達出後人對一代賢相諸葛亮的敬仰與追思之情。在歷代大臣中,能像諸葛亮這樣,在死後千百年間,一直廣...
還原真實的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功與過
還原真實的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功與過諸葛亮真正在軍事上有所作為,是在他指揮對魏國北伐的戰役中。這是檢驗諸葛亮軍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實,也是古往今來爭議最多的焦點。
諸葛亮五次北伐,每次退軍,都讓魏軍吃了大虧!
諸葛亮為了恢復漢室,五次北伐,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雖然五次北伐都沒有成功,但是,諸葛亮每次退軍,都讓魏軍吃了大虧,每次都讓魏國摔了大跟頭。
三國:蜀漢五次北伐與諸葛司馬的鬥智
三國時的諸葛亮和司馬懿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當然絕大多數人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知曉他們二人的,「多智近妖」的孔明和司馬「老烏龜」,但總的來說,還是諸葛亮壓著司馬懿喘不過氣來,就是打了敗仗,也...
諸葛亮真正對手不是曹操,更不是司馬懿,卻最終逼死三國第一奇才
三國中的諸葛亮堪稱一個時代的奇人,「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平孟獲取西川」、「六出祁山」一手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堪稱蜀漢第一功臣,功勞之爍,光耀千秋。
諸葛亮六出祁山背後隱藏的真相揭秘
諸葛亮真正在軍事上有所作為,是在他指揮對魏國北伐的戰役中。這是檢驗諸葛亮軍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實,也是古往今來爭議最多的焦點。六出祁山其實只有兩次劉備死後,其子劉禪繼位,丞相諸葛亮輔政,掌握了朝中一...
深度分析:231年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打敗了誰?
眾所周知,三國時候的蜀漢丞相諸葛亮執政期間,曾經六次北伐曹魏。其中五次是諸葛亮親自帶兵,第四次是魏延和吳懿帶兵。其中五次戰爭的大致過程和勝敗得失都比較清楚:228年春第一次北伐,一開始蜀漢軍威震...
諸葛亮六次北伐失敗真實原因驚人,他病逝後司馬懿嘆服:天下奇才
諸葛亮接受遺命以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聯吳抗曹的方針。這是當時關係戰略全局的重大措施。他採取這項措施的歷史根據是夷陵之戰以後,荊州歸屬問題已經確定,吳蜀矛盾向和緩方向轉化,而兩國同曹魏的矛盾卻...
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什麼沒有打敗司馬懿?
熟讀三國歷史,大家因受到《三國演義》的深遠影響,導致大家都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論智慧,論兵法,論謀略,諸葛亮都遠勝於司馬懿一籌,什麼「空城計」、「火燒上方谷」等等,甚至諸葛亮死後,都要...
蜀相諸葛亮六出祁山背後隱藏的真相揭秘
諸葛亮真正在軍事上有所作為,是在他指揮對魏國北伐的戰役中。這是檢驗諸葛亮軍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實,也是古往今來爭議最多的焦點。六出祁山其實只有兩次劉備死後,其子劉禪繼位,丞相諸葛亮輔政,掌握了朝中一...
諸葛亮真的只有政治才能而無軍事才能嗎?解讀真實的諸葛亮
《三國志》評價諸葛亮說「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意思就是諸葛亮善於治理國家,治理國家的才能比行軍打仗的才能要更好。以至於後代世人都懷疑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因為諸葛亮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