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出師表》古文賞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出師表》是《前出師表》的姊妹篇,寫於建興六年(228)。

由於《三國志》本傳中不載,《文選》里也不見選錄,而是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在注文中引自張儼《默記》,所以,有人認為此表是偽作。

但也有人認為,從體例文風來看,後表與前表並無二致;而且《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中,諸葛恪說:「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未嘗不喟然嘆息也。

」所指可能即系後表。

《後出師表》作於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大臣們對再次北出征伐頗有異議。

諸葛亮立論於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事實,向後主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願,也是為了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

正因為本表涉及軍事態勢的分析,事關蜀漢的安危,其忠貞壯烈之氣,似又超過前表。

表中「鞠躬盡力,死而後已」之句,正是作者在當時形勢下所表露的堅貞誓言,令人讀來肅然起敬。

【原文】 後出師表出處:《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的注文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

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

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偪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

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

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分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

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

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

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

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

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1,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不能並存,帝王之業不能苟且偷安於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討伐曹魏。

以先帝那樣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來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討敵人,是能力微弱而敵人強大的。

但是,不去討伐敵人,王業也是要敗亡的;是坐而待斃,還是主動去征伐敵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點也不猶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時候,睡不安穩,食無滋味。

想到要去北伐,應該先南征。

所以五月里竟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兩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愛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業不可能局處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著危險,來執行先帝的遺願,可是爭議者說這不是上策。

目前敵人恰好在西面疲於對付邊縣的叛亂,東面又要竭力去應付孫吳的進攻,兵法要求趁敵方勞困時發動進攻,當前正是趕快進軍的時機呵!現在謹將這些事陳述如下: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謀臣見識廣博,謀略深遠,但還是要經歷艱險,身受創傷,遭遇危難然後才得安定。

現在,陛下及不上高祖皇帝,謀臣也不如張良、陳平,而想用長期相持的戰略來取勝,安安穩穩地平定天下,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點。

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議論安守策略時,動輒引用古代聖賢的話,大家疑慮滿腹,胸中充斥著懼難;今年不出戰,明年不征討,讓孫策安然強大起來,終於并吞了江東,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能謀略,遠遠超過別人,他用兵好象孫武、吳起那樣,但是在南陽受到窘困,在烏巢遇上危險,在祁山遭到厄難,在黎陽被敵困逼,幾乎慘敗在北山,差一點死在潼關,然後才得僭稱國號於一時。

何況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艱險來平定天下,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點。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謀對付他;委用夏侯淵,而夏侯淵卻敗死了。

先帝常常稱讚曹操有能耐,可還是有這些挫敗,何況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證一定得勝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點。

自從臣下進駐漢中,已一周年了,期間就喪失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將領及部曲將官、屯兵將官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士卒一千餘人。

這些都是幾十年內從各處積集起來的精銳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擁有的;如果再過幾年,就會損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麼去對付敵人呢?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點。

現在百姓貧窮兵士疲乏,但戰爭不可能停息;戰爭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裡等待敵人來進攻和出去攻擊敵人,其勞力費用正是相等的。

不趁此時去出擊敵人,卻想拿益州一地來和敵人長久相持,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點。

最難於判斷的,是戰事。

當初先帝兵敗於楚地,這時候曹操拍手稱快,以為天下已經平定了。

但是,後來先帝東面與孫吳連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淵掉了腦袋;這是曹操估計錯誤。

看來復興漢室的大業快要成功了。

但是,後來孫吳又違背盟約,關羽戰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遭到挫敗,而曹丕就此稱帝。

所有的事都是這樣,很難加以預料。

臣下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

至於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預見的。

(江建中)【解析】
《後出師表》是《前出師表》的姊妹篇,寫於建興六年(228年)。

此表作於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大臣們對再次出征北伐頗有異議。

表中分析當時敵我形勢,指出討賊的積極性與必要性,針對當時朝廷內部反對北伐的意見,用六個「未解」駁倒眾議,獨抒己見。

立論於漢賊不兩立和敵強我弱的嚴峻事實,向後主闡明北伐不僅是為實現先帝的遺願,也是為了蜀漢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議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動搖。

正因為本表涉及軍事態勢的分析,事關蜀漢的安危,其忠貞壯烈之氣,似又超過前表。

表中「鞠躬盡力,死而後已」之句,正是作者在當時形勢下所表露的堅貞誓言,《後出師表》的全部價值也就在此。

表文情真辭切,激勵人心。

更多文言文學習文章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古文觀止欄目。


【注釋】現在有人懷疑《後出師表》不是諸葛亮所寫,只有《前出師表》才是他本人寫的。

不過,其內容還符合諸葛亮的為人,特別是那句「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傳為諸葛亮的《後出師表》,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

說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引咎責躬,厲兵講武,當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之時,他上此表請求再次伐魏。

因為他第一次北伐時有一篇《出師表》,因此這一次的被稱為《後出師表》。

這篇《後出師表》是否為諸葛亮所寫?歷來看法不一。

東晉的習鑿齒把它收進《漢晉春秋》,當然認為它是可靠的。

但南朝裴松之注《三國志 》引這篇《表》時卻註明:「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

」他持論謹慎,不言其非,也不言其是,不過,他客觀記述的情況,卻能啟發人們去懷疑《後表》的真偽。

所以,清人錢大昭在《三國志辨疑》中就懷疑《後表》是後人偽撰的,他認為,習鑿齒把它收進《漢晉春秋》欠考慮,陳壽《三國志》不載此文「極有卓見」。

經研究,部分史學者認為此文(《後出師表》)並非諸葛亮所寫,而是後人偽托諸葛亮之名所寫。

(雖然大多數人仍認為此文確是諸葛亮所寫。

)《後出師表》的作者史學界有爭議。

不過較多歷史學家認為《後出師表》非諸葛亮所做,因為,諸葛亮寫的《出師表》(或稱《前出師表》)寫的十分懇切,在第一次北伐曹魏失敗後,諸葛亮自己也承擔起責任,自貶三級.然而《後出師表》的語氣寫的好像是為自己的戰爭失敗做狡辯的,說了很多理由,姑且不論對錯,它不符合諸葛亮的風格.諸葛亮是一個有擔當的人,不會說諸如「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這類逃避責任的話.我覺得最有可能是晉朝人所作.當然這個人寫《後出師表》時,陳壽已經去世,因為陳壽的《三國志》里都沒有提到《後出師表》,但有提到諸葛亮所做的《出師表》(或稱《前出師表》)。

近年有人提出,《後出師表》應是諸葛亮所寫。

因為張儼與諸葛亮同時稍後,對諸葛亮的生平事跡很熟悉,如果《後出師表》為人偽撰,張儼不會不加辨別就把它收進《默記》。

至於陳壽,因為不敢犯司馬氏之諱,所以不敢把罵他們為魏賊的《後出師表》收入《三國志》本文。

但較多的人恐怕還是認為《後出師表》不是出自諸葛亮之手。

比較而言,這一種意見理由充分一些。

《後出師表》所說的很多事情與史實不合。

比如,它列數曹操的幾次失利,如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祈連、僵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除南陽、烏巢、潼關幾次遇險史書有記載,另幾次都沒有確切依據。

又比如,《後表》說劉繇、王朗各據州郡,連年不征不戰,坐使孫策據有江東,這和史書記載的情形也不合。

這或者可以解釋為史書缺載或誤載,或諸葛亮誤記,但有一件事卻不可能誤記,即趙雲之死。

趙雲是建興七年(229)死的,他在第一次北伐中雖然失利,但未大敗,更不至於喪生,他還被貶為鎮軍將軍,這是退軍以後的事。

這是《三國志·趙雲傳》和注引《雲別傳》明確記載的。

但上於建興六年(228)十一月的《後表》卻說趙雲和另外七十多名戰將都已經死了。

這個明顯的漏洞很難作別的解釋。

更主要的是,《後出師表》的行文不像出自諸葛亮之手。

《表》是上給後主的。

諸葛亮這時儘管攬蜀漢大權於一身,他也清楚地知道後主窩囊無能,但後主畢竟是他的君主,而且他受劉備臨終之重託,因此,他對後主一向是恭謹的,雖時時苦心勸諫,但措辭總是誠懇委婉,《前出師表》就是這樣。

不像這篇《後表》,開頭就直說後主無能,當面指問:「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這不是臣下對君主的口氣,更不像諸葛亮說的話。

諸葛亮一向有膽略,有抱負,有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

未出茅廬,他就自比管仲、樂毅,劉備請他出山,正是勢單力孤,處境最困難的時候,他卻在這時為劉備畫出了據荊州、取益州,以成帝業的宏偉藍圖。

就在上《後出師表》的同一年,他上《前出師表》,先主崩殂,益州疲弊,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但他仍相信,只要後主親賢臣,遠小人,「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而他率軍北伐,也有決心「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但不到一年,在《後出師表》中,這一切全不見了,消沉、沮喪,列舉的六條不解,都是對北伐缺乏信心。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亡,孰與伐之?」北伐全然是無可奈何的。

「凡事如是,難可逆料」,只有盡力而為,「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對前途悲觀渺茫。

這不是《前出師表》中那個諸葛亮的精神狀態。


不像是諸葛亮寫的,張儼為什麼又收進《默記》呢?其實,張儼並不是一個嚴肅嚴謹的史學家,他只是一個周於禮儀、搞搞外交的人物,他的身份,他「博聞多識」的特點,使他能接觸到很多別人不易見到的材料,但又不可能嚴格加以甄別。

《後出師表》可能就是未加甄別就收入進去的一種。

不過,《後出師表》有一處卻很可取,就是它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兩句話。

這兩句話,準確地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質。

《後出師表》的全部價值也就在此。

羅貫中把《後出師表》寫入《三國演義》,大約也是看準了這一點,他抓住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塑造了一個光彩奪目,為世代人們景仰的藝術典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出師表》——諸葛亮一生的執著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這篇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

諸葛亮還有另一篇《出師表》?

諸葛亮寫過一篇出師表,被選進了初中語文課本,,近又有《軍師聯盟》,《三國》等影視作品都選用了此篇,以表達諸葛亮謀臣淵深;鞠躬盡瘁,很多人都不知道諸葛亮還寫了一篇《出師表》感情更為深觸,不下於前一篇。

後出師表是孔明所寫嗎?

出師表分前後,但《後出師表》的作者史學界有爭議.不過較多歷史學家認為《後出師表》非諸葛亮所做,我個人也認為《後出師表》為後人假託的.這很明顯,諸葛亮寫的《出師表》(或稱《前出師表》)寫的十分懇...

三國系列個人評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

千古之謎:諸葛亮寫過《後出師表》嗎?

導讀:《出師表》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中學課本里曾學到過。《後出師表》提到「鞠躬盡力,死而後己」,這是諸葛亮心跡的表白,以後又演變為一個成語,專門用來讚美那些獻身國家和民族偉大的「僕人」。但是,諸...

前出師表無人懷疑,後出師表就有點假了

諸葛亮那篇《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在讀者中是最熟悉的了,流傳後世,體現了諸葛亮的高風亮節,這篇《出師表》在《三國志》以及《諸葛亮集》裡面都有,真實性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