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兩情結釀蜀國歷史最大冤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潔於一身。

但以我看來,諸葛亮有一個「荊州不該失」的情結和「雲長———文長移情」,並因此釀成了蜀國的一樁冤案!

「荊州不該失」情結使諸葛亮惆悵萬分

「荊州不該失」情結是什麼?這首先要看什麼是情結。

心理學對情結的定義是:由一系列被壓抑的無意識思想、感情、知覺、記憶等所組成的意念傾向。

情結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思維和情感方式,使人形成特殊的偏見或偏好。

情結也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難加以理性控制。

網絡配圖

諸葛亮為什麼會有「荊州不該失」的情結呢?這是因為諸葛亮一生的追求是匡扶漢室,克復中原。

而其夢想破裂,關羽(雲長)失荊州是主要原因。

關雲長性格逞強要勝,剛愎自負,他在鎮守荊州期間,北據曹操有餘,東和孫權不足,使之腹背受敵,終誤大事。

這不僅令蜀漢的元氣大傷,也為劉備後來的彝陵敗績埋下了禍根。

由此,諸葛亮對關雲長可謂惆悵萬分,怨恨不已,構成了「荊州不該失」情結!

「荊州不該失」情結可突出表現為:凡與荊州相關的事均可令諸葛亮悔恨,凡與關羽相同的人均可令諸葛亮生厭。

實際上,如果荊州不失,蜀軍由水道出川,不過十數日即可抵達中原;而失了荊州,蜀軍每每出川,必須遠涉祁山月余才能抵達渭水一帶,此時魏兵早可設防。

諸葛亮心中的怨氣可想而知!這種心理定勢足可使人產生根深蒂固的偏見。

「雲長———文長移情」使諸葛亮歧視魏延

諸葛亮因「荊州不該失」情結怨恨關雲長,但云長已去,無法追究,可蜀營中有一個人相貌與性格都神似關羽,這就是魏延(文長)。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中介紹魏延出場時描寫他「面如重棗,目若朗星」,這與其第一回介紹關雲長出場之「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有雷同之處。

《三國志》卷四十《魏延傳》中介紹魏延曰:「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這些描述也都與關羽神似!

諸葛亮平生辦事以謹慎為本,最忌諱見那種口出妄言之人。

關羽貴為主公之二弟,又是名震華夏的大將,諸葛亮不得不敬他三分。

可魏延是後來之人,諸葛亮斷無敬他之理,所以諸葛亮總是有機會就打壓魏文長的氣焰,這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均有記載。

諸葛亮為何打壓魏延,史書記載是因為魏延與諸葛亮思想不一,政見難合。

但依我看來,這也是因為諸葛亮將對關羽的怨恨移情到魏延頭上的結果。

就心理學而言,移情泛指一個人將自己對生命當中某個重要人物、事件或環境的愛與恨投射到他人他事的心理表現。

換言之,移情是一種心理定勢的表現,可使人自覺不自覺對某類人物或事件產生特殊的偏見或偏好。

魏延長得像關羽,說話像關羽,氣質也像關羽,加上文、雲二字在古漢語中發音很相近,所以喊文長很容易使人想起雲長。

諸葛亮的「雲長-文長移情」就是這般形成的,其天長日久必對魏延產生一股說不出的厭惡。

可文長又偏偏不識相,屢屢提出要孤軍奮入,且不談其勝算把握如何,就是其糧草供濟也難保障,這豈不又是關公當初動不動言以五百小校而取大城池之狂妄嗎?想到這一切,諸葛亮能不煩惱嗎?

如此算來,諸葛亮打壓魏文長,其實是在打壓關雲長當初的傲慢氣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