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第一心腹大將,關張都要靠邊,才能遠勝姜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魏延是一個腦後長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謀反而被諸葛亮所殺,似乎是罪有應得。

在武侯祠,蜀漢文臣武將眾多,唯獨沒有魏文長之像。

原來,因魏延是叛臣,故無其像。

其實,先主半生戎馬打天下,第一心腹將才,就是魏延。

關羽、張飛二人是早年的江湖之交,因劉備的事業而「水漲船高」獲得地位;關羽後半生至死沒有接觸過稱王之後的劉備,而張飛則是在劉備稱漢中王時當場被魏延「取代」的。

關於漢中的重要性,諸葛亮曾說,「漢中則益中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

」對蜀漢而言,漢中的重要性決不亞於荊州。

劉備手下大將著名者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

關羽鎮守荊州,不可能調離原來防區。

趙雲的主要職責是主管劉備的宮中之事。

黃忠雖然勇猛,但年事已高。

馬超威名顯赫,但劉備對其不信任。

在此情況下,鎮守漢中者非張飛莫屬。

而且「張飛亦以心自許。

」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劉備置張飛情緒和全軍議論不顧,破格任用魏延,而張飛毫無怨言,因為他知道劉備己處於帝王位置,不是過去的江湖大兄長了。

劉備封魏延為漢中督時,故意在宴會上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請為大王吞之。

」這是劉備唯一一次在群臣的對話中,兩次稱屬下為——「卿」與兩次接受屬下稱自己為——「大王」。

那麼魏延鎮守漢中的功績如何呢?

《三國志·姜維傳》說:「魏延鎮漢中,敵若來攻,使不得入。

」 到了姜維守漢中,他改變魏延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方針,放棄漢中外圍據點,採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到內部的做法。

對於姜維的此次調整,《蜀鑒》說,此乃重大失誤,為漢中失守種下禍根。

由此可見,諸葛亮選拔的接班人姜維的才能遠不如魏延,因為魏延守漢中15年,漢中固若金湯,沒有放一個敵兵進來。

接任的王平完全按照魏延的既定方針辦,輕易擊退曹爽率領的十餘萬魏軍。

魏、姜二人軍事才能之高低一目了然。

所以,劉備在用人和識人上,要比諸葛亮略勝一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趙雲真實能力及軍職

其實三國志中蜀漢根本沒有五虎上將,五虎上將是羅貫杜撰出來的。劉備稱漢中王時,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趙云為翊軍將軍,魏延為鎮遠將軍,總督漢中。

劉備為何提拔魏延做漢中太守,而不是張飛?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通過漢中之戰,計斬夏侯淵,拿下漢中之後,就提高魏延做了漢中太守,成為當時蜀漢政權手握實權,坐鎮一方的大將之一,這個決定讓全軍驚訝,因為大家都認為這個位置最合適的人選是...

劉備為何重用年輕將領魏延

1劉備奪得漢中後,有了三大根據地,一塊是益州,一塊是荊州,另一塊就是新得的漢中郡。劉備自己鎮守成都,關羽則被派駐荊州,只有張飛尚沒有獨自治理的領地。劉備此次尋找擔負守衛漢中重任的將領,群臣們都以...

魏延為何不能位列五虎上將?背後另有陰謀

關於《三國演義》中的魏延,在過去長期背負著一個判國的罪名,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提起魏延都是以一個反骨賊看待的。近年來已經有很多專家提出不同的意見,即魏延並不是一個判國的人,其功勞之大可比威震華夏的...

蜀漢那位將軍才是劉備的心腹大將?

蜀漢先主劉備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也是勵志的。他從一介白衣到三分天下,靠的不止是智謀和運氣,更多的靠的是個人魅力。無論是關羽和張飛,還是諸葛亮等人,都心甘情願的跟隨他,那麼蜀漢那麼多的將軍里,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