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財神——關聖帝君,保護商賈之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三國志》記載,關羽,字雲長,生於山西運城常平村,於靈帝光和元年娶胡氏。

關羽儀表威武,武藝超群。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投奔劉備,與劉備、張飛結拜為三兄弟,起兵爭雄。

劉備建立蜀國,關羽守襄陽、定益州、督江陵,被封為前將軍,攻敗曹仁,威震一時。

建安二十四年冬,孫權用呂蒙計襲擊荊州,關羽鎮守荊州,一時因驕傲輕失,兵敗走麥城,被孫權部下所俘,蒙難於章鄉(即湖北當陽縣北)。

孫權將關羽父子首級獻給曹操,因關羽曾經被曹操拜為偏將,深受禮遇,關羽殺袁紹將領顏良以報曹操恩德,所以曹操刻沉香木為軀,厚葬予洛陽,孫權只好以侯禮將其身軀葬於當陽。

後主景耀三年,追封莊繆侯。

《三國演義》將關羽的這段故事敷衍得淋漓盡致,乃至家喻戶曉。

千百年來,集忠孝節義於一身的關羽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勇猛、講義氣、忠貞不二的形象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了,這是因為他早已具備了被神化的條件。


對關公的信仰始於南北朝。

光大年間(公元五六七年)當陽縣玉泉山首建關公廟。

這不僅是封建統治階級對關公褒揚喝彩的產物,更是百姓精神生活的需要。

統治階級從封建道德的角度大肆宣揚關公的忠孝節義,使關公信仰在不太長的歷史時間裡蓬勃發展,主要表現在廟宇增多,達數十萬座;關公的封號不斷加多。

隋朝時出現了大量的有關關公的神仙故事,到了唐朝,關公廟增加,文人墨客詩文或碑帖中常提及關公,並開始出現在家中懸掛關公神像。

宋代封為「顯靈王」、「忠惠公」、「祟寧真君」、「胎烈武安王」、「義勇武安王」、「壯穆義勇王」、「英濟王」。

元朝封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明萬曆十八年「協天護國忠義帝」、四十二年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到了清代,清統治階級認為自己能入主中原是得到了關公的神佑,所以,順治皇帝特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城綏靖佑贊宣德關聖大帝」。

民國時期有的地方將關羽與岳飛合祀於武廟。

關帝信仰涉及到各行各業。

有的學者說,南北朝至唐朝是關帝信仰的形成期;宋元是發展期;明朝是盛行期;清朝是鼎盛期。

其影響可與尊孔相比,毫不遜色。

在中國關帝廟多如牛毛,何止萬千,清乾隆時期僅北京就有二百多座。

在民間,關公是位武財神,是保護商賈之神。

又說關帝廟裡抽的簽最准、最靈驗,不少文人吟詩推波助瀾。

現在關帝信仰又進入了新的階段,國內外出於市場經濟的需要,崇拜關財神的人越來越多。

供神的場所除了道教宮觀,還有佛教場所,商業場所乃至家中都可以看到各色各樣的關公神像。

據說台灣有一百六十餘座關帝廟。

新竹後山普天宮的關羽神像連同台座高達四五十米。

海外有華僑的地方大多供有關帝,他是義氣的象徵,更是保護神和財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公精神與關公文化

關公,名羽,字雲長,別字長生,蜀漢名將,河東解梁常平里(今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常平村)人。關羽的一生,西晉史學家陳壽(233-297)撰《三國志》中的《關羽傳》,對關羽生平軌跡有粗略的記載,概括...

美髯公關羽是如何一步步從人到神,由神到聖

關羽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也成為歷史上傳說的人物,而且傳說之神,影響之大,超過了歷史上任何真實的人物。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山西省解縣常平村寶池裡人。關羽關羽的生平,在三國志中已有記載,人們最深...

「關聖帝君」關羽的歷代封號

  關羽由人而神,用短短一句話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

關羽是怎麼從一名武將化身為武財神?

關羽的形象一向是忠義仁勇,和財富沾不上邊,為什麼會轉變為財神的呢?關羽一生最看重的是「忠、義、信、智、仁、勇」,而這幾個字正是生意人生財的關鍵。關公可以說是財富的道德神,道德是獲得利益的根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