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成就最大的不是曹、孫、劉,也不是諸葛、周,而是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距今180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出現了這麼一段承接東漢與西晉之間的歷史——三國時期……

在三國時期可謂英雄輩出,奇人異士數不勝數;權術之高有曹操、劉備、孫權和司馬懿;武力之高有聲名赫赫的五虎上將、呂布、典韋等等;論智謀之高有陳台、周公謹、諸葛孔明、郭嘉等。

如此英雄輩出的時代,自然會有很有精彩流傳的故事和傳說。

而細數整個三國,名留青史,享受人間香火供奉的卻只有關羽關雲長。

如果說那個年代真有信奉神靈的話,那麼無疑關將軍已經成神。

那麼這樣算下來的話,關將軍的地位已經超脫於世俗帝王之上,那說他的成就是三國第一人也不為過吧?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劉備、諸葛亮等入蜀,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漢中後,關羽乘勢北伐曹魏,曾圍襄樊、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中原震動,但是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被害。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武聖關公」。

關羽兵敗後,與其子關平一同被馬忠於臨沮殺害,孫權命人把關羽首級割下來送給曹操。

曹操將其首級以諸侯之禮安葬於洛陽,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

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

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或稱『魂歸山西)。

所以才有了現在三國時期一代名將的三座墳墓。

關羽死後升遷路:

蜀漢後主劉禪在追諡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宋徽宗先後封他為:忠惠公、崇寧真君、武安王、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高宗封他為:壯繆義勇武安王;

宋孝宗封其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泰定帝封其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神宗則助他走上了成仙路,封其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明思宗封其為: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世祖封其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世宗封其為: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清高宗封其為:山西關夫子、靈佑二字;

清仁宗追封為:仁勇二字;

清宣宗封其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清德宗尊其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不僅僅是各時期帝王對其均有冊封,包括道教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為道教的 護法四帥之一。

至於文中提到的清朝各帝君都會冊封關羽,其實除了佩服他的仁勇義能之外,也還存有愚化漢人的思想,當然,這是一個時代的特殊產物,咱們今天暫且按下不表。

由此可以看出,千百年來,三國時期成就最大,最為成功的也僅有關羽一人耳;

也可謂是:生前仁勇萬人敵,死後成神千秋祭……(武財神)

縱觀三國有人可敵其之名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是如何成聖成帝的

據民國年間齊如山增訂再版《京劇之變遷》一書記載,清代末期,宮裡演關公戲時,只要關公一登台,皇上和西太后都要離座起身,走上幾步再坐下來。而且,像《敗走麥城》這樣的戲,原先是絕對不允許演的。看到這...

武聖——關羽

關羽是很特殊的一個人物,無論世俗、還是佛道兩教都「通吃」。關於其墓有這麼一句話「身臥當陽,頭枕洛陽」。他兵敗被孫權抓了俘虜並殺掉,將其頭顱送給曹操,但曹操以王侯之禮安葬。孫權也只好將身軀下葬。明...

「關聖帝君」關羽的歷代封號

  關羽由人而神,用短短一句話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

咱們的關二爺關羽,一生到底有多少封號

關羽可以說是在現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然成神,一些買賣人拜關羽,一些江湖人士也拜關羽,拜的就是「忠義千秋」。從歷朝歷代也是相當崇拜關羽,不管皇帝們還是百姓們出於什麼理由,關羽的形象慢慢的延續至今,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