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髯公關羽是如何一步步從人到神,由神到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也成為歷史上傳說的人物,而且傳說之神,影響之大,超過了歷史上任何真實的人物。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山西省解縣常平村寶池裡人。

關羽關羽的生平,在三國志中已有記載,人們最深的印象大概還是來自於《三國演義》,其實關羽與張飛的地位實際上差不了多少,並不特別尊崇,也算不上是一流軍事家,故而在《蜀書·關張馬黃趙傳》後評云:「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關羽在生前最高的頭銜是前將軍、漢壽亭侯,死後追諡曰壯繆侯,在當時並無打影響,更未有什麼神異顯現。

關羽死後數百年,大約在隋唐時代漸漸出現關羽顯聖的種種傳說。

由於自隋唐以來關羽的傳說在社會流傳而且越來越豐富、神奇、莊嚴,影響較大,遂引起宋代皇帝的重視,在宋真宗趙恆大中祥符年間(1002—1016年),解州城西門外修建了關聖廟,為武廟之祖。

宋哲宗趙熙紹聖三年(1096年)賜玉泉祠額曰顯烈王,開始對關羽加封號。

宋徽宗趙佶崇寧元年(1102年)加封關羽為「忠直公」(忠惠公),大觀二年(1108年)加封關羽為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敕封關羽為義勇武安王。

宋真宗趙構建炎三年(1129年)加封關羽為壯繆義勇王,宋孝宗趙眘淳熙十四年(1187年)加封關羽為英濟王,祭於荊門當陽縣之關王廟。

元文宗圖帖睦爾天曆元年(1329年),加封漢將軍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並「遣使祠其廟」。

明初朱元璋洪武年間,恢復關羽原來的封號,仍未漢壽亭侯,在明初雞鳴山建廟,只稱壽亭侯。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十八年(1590年)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帝。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因為解州崇寧宮道士張通元之請,關羽進爵為帝,解州廟曰英烈廟,地位更高了。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朱翊鈞又敕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i、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又封關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其子關平為竭忠王,關興為顯忠王,封其部將周倉為威靈惠勇公。

清代世祖福臨順治元年(1644年),正式規定祭祀關帝之禮。

順治二年,封關羽為:七天護國大將軍、檢校尚書、守管淮南節度使,兼山東河北四門關招討使,兼提調諸宮廟神煞天分地處檢校官、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開府儀同三司、駕前都統軍、無寧侯、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護國崇寧真君。

封號竟達81字,真實空前絕後。

順治九年,敕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從順治元年起,每年五月十三日關羽誕辰日祭祀,遣太常寺堂官行禮。

清高宗弘曆乾隆二十三年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民間一般俗稱關聖、關帝、關老爺。

在關羽死後,不僅歷代加封,由人變成神,由山神變成大神,由大神變成關聖大帝。

還有一些好事者,托關羽之名,代其著書立說,撰寫了《桃園經》《覺世真經》等書,自成體系,廣為刊刻傳播,亦為怪事。

從南宋時代起,各地已建有關王廟,在民間有文廟、武廟之設,文廟祭祀孔丘孔夫子,武廟祭祀關羽關夫子,關羽逐漸取代了武成王姜尚的位置,而且遠遠超過了他,超過了歷史上任何名將。

關羽不僅被廟堂之高所推崇,在江湖之遠更是被尊崇備至,佛教、道教爭相供奉,凡天下商人、商會、行幫,無不尊奉關老爺,祈求保佑。

尤其是海外華僑,因去國離鄉,環境惡劣,需要互相幫助,共度艱難,非常崇敬關羽,祭祀關羽,至今不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公作為財神的來歷

關公被封為財神,來源於民間人們對財富的理解。大家一提到關羽就想到忠義無雙,知名度遠超劉備、張飛,另一方面關羽死後,被歷代皇帝不斷加封。此外,作為山西人,關羽還是晉商文化的代言人,成為經商供奉的標配。

「關聖帝君」關羽的歷代封號

  關羽由人而神,用短短一句話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