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聖怎麼就從人變成了神,還有72位大神能與他齊名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說武聖,還有一段進化史,唐朝前一直是祭祀戰神蚩尤,唐朝李世民時期尊姜太公為武聖,第一座武聖廟是在唐肅宗時期,姜太公是主祀,以亞聖十哲七十二將為配享。

宋朝時姜太公還是武聖,直到明朝太祖時期才廢了武廟,在明神宗時代,追封岳飛和關羽為岳聖帝君和關聖帝君,雖然沒有武廟,民間卻有岳飛和關羽兩位武聖,越傳越神,充滿了神話色彩。

尤其是關羽,逐漸被神話,尊為關公,美髯公,清代康熙年間,重設武廟,正式只奉關羽一人為武聖。

從此廣為流傳到今天。

關公的形象一手持青龍偃月刀,一手捋托美髯須,英明威武,為中國神明中最多祠廟的一位,越傳越神。

關羽不僅受到儒家的崇祀,同時又受到道家、佛家的膜拜,所以關羽是橫貫儒、道、佛三大中國教派的神祇。

但其中以儒家的關羽體現更多關羽的本色。

官方各朝代對關羽的封號:

北宋:忠惠公,崇寧真君,武安王,義勇武安王。

南宋:壯繆義勇武安王,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朝: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朝: 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三代公爵,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山西關夫子,靈佑,仁勇,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民間以洛陽關帝閣為首,成為關公文化的發起中心,是中國第一家把關公文化、易文化與民俗傳統文化玉器、珠寶、法物等凝聚為一體,展示出深遠的用意與獨特的文化內涵,讓關聖帝君之信、義、仁、勇、忠的品德感染芸芸眾生;帶給世人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在香港因三合會起源是一個道教反清團體,所以關羽是他們祭拜的大神,而警察祭拜關羽源於1930年一油麻地某位華人探長,後來慢慢擴展至全部警隊,乃至很多商業店鋪也都供奉關羽,都有關二哥,關二爺,關公等尊稱。

在我國台灣一樣供奉五恩主:關羽、呂洞賓、張單、王善、岳飛。

以關羽為首。

在道教中關羽亦稱「關聖帝君」,簡稱「關帝」,本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將他作為財神來供奉。

還有稱關羽為十八代玉皇大帝,玄靈高上帝,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尤其是黑幫警署都會供奉。

在國外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必然有人供奉關羽,英美唐人街尤其盛行,日本也有很多關帝廟,奉他為學問與生意大神。

關羽能有後世的美名,與《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密不可分!我就佩服人們的想像力,越傳越神,越來越虛無縹緲,直到成為信仰!其實在歷史上還有很多功績不低於關羽的名人,大家看看還有那位能和關二爺齊名的?

武廟武聖亞聖十哲七十二將的名單:(不知道是左尊還是右尊)

武聖:姜太公

亞聖:張良

十哲右: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

十哲左: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

七十二將:

右:白起、孫臏、廉頗、李牧、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鄧禹、馮異、吳漢、馬援、皇甫嵩、鄧艾、張飛、呂蒙、陸抗、杜預、陶侃、慕容恪、宇文憲、韋孝寬、楊素、賀若弼、李孝恭、蘇定方、王孝傑、王晙、李光弼,

左:吳起、田單、趙奢、王翦、彭越、周亞夫、衛青、趙充國、寇恂、賈復、耿弇、段熲、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羊祜、王浚、謝玄、王猛、王鎮惡、斛律光、王僧辯、于謹、吳明徹、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裴行儉、張仁亶、郭元振、李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聖帝君」關羽的歷代封號

  關羽由人而神,用短短一句話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

美髯公關羽是如何一步步從人到神,由神到聖

關羽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也成為歷史上傳說的人物,而且傳說之神,影響之大,超過了歷史上任何真實的人物。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山西省解縣常平村寶池裡人。關羽關羽的生平,在三國志中已有記載,人們最深...

關羽是如何成聖成帝的

據民國年間齊如山增訂再版《京劇之變遷》一書記載,清代末期,宮裡演關公戲時,只要關公一登台,皇上和西太后都要離座起身,走上幾步再坐下來。而且,像《敗走麥城》這樣的戲,原先是絕對不允許演的。看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