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三國:劉備,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中,劉備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人們談起他往往會想起劉皇叔、仁義君子等代名詞,遍觀三國一書,確有些事例可以證明,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不得不談的是三國中一著名戰例:長坂坡之戰。
曹操與劉備大戰,劉備難以抗敵,在逃離戰場的時候,竟然將家眷留下了,趙雲沖入敵營斬殺了曹操五十多名將士,將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劉禪救出。
劉備在接住劉禪的那一刻,竟不是貼心呵護,反而將劉禪往地上摔,一面說道:「就是因為這個小子,差點害我損失了一員大將,一個好兄弟」。
相信這個故事大家早已了熟於心,對於這一事件後世的評價無疑是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的確,這一幕是劉備故意表現出來了的,可如果演繹中的趙雲在劉備摔孩子時沒有接住,事情會變成怎樣呢,對於劉備的評價又當如何呢?
春秋戰國時期齊桓公的寵臣易牙,他為了迎合君王的口味,不惜殺掉親生的愛子,做成美食給齊桓公嘗鮮.管仲評價說:人情莫愛於子,他對兒子如此,何況於君呢」。
易牙烹子與劉備摔子何其相似,一個連自己兒子都不疼惜的人,怎麼敢相信他疼愛他人,一個自己兒子都可以用來作為博取將士忠心籌碼的人,怎麼敢相信他不會出賣其他人呢?
其實他這一舉動與他先祖有相似之處,劉邦與項羽大戰,不敵倉皇出逃,途中嫌馬車太慢,數次將自己兒子推下車去,坑兒子難道是劉氏一族的傳統?
他的仁義是假的,復漢是他割據一方的口號,仁義是他招兵買馬的門面,不然憑他一個落迫的皇室宗親,憑什麼能夠安居巴蜀,鎮守西南。
這一輩子怕是只能賣草鞋度日,他表面恨軍閥混戰與漢室沒落,可心裡卻很喜歡這個亂世,因為恰是這混亂的時代給他創造了機會,一個可以擺脫底層躋身上流,重為皇親的機會。
從某一方面可以說劉備此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曹軍進兵樊城,劉備依孔明計決定撤退,但劉備卻又說:「奈百姓相隨許久,安忍棄之?」大戰在即,大規模的廝殺不可避免,明白人都知道,讓百姓隨軍,將導致大量百姓死於亂兵之中。
劉備一路征戰至此應當知道此舉於百姓危險至極,可他仍然帶百姓出逃,讓他們背井離鄉,這是為何?
答:博天下仁義之名。
具體的不多說了,其實帶百姓還有一個用處,當時的處境應當是劉備等人逃脫不及,大量的百姓能夠牽扯住曹軍,方便他逃跑,事實證明,那些他不忍棄的平民,他一個也沒帶上。
劉備,假有仁義虛名,胸無謀略籌策,魏吳掣肘之時,尚能矯飾仁義賢君以博威望,若是讓他重興漢室,入主為皇,難保不會原形畢露,若是如此,則天下危矣。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面一句,竟預言劉備一定會失敗?
熟讀三國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東漢末年,有一句諺語耳熟能詳,幾乎達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這句話便是三國里隱居名士司馬徽說過的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先生是一代名士,自然是不會看走眼的...
趙雲雖然柔賢慈惠,但確也有很強的戰鬥力
趙雲是《三國演義》里描寫比較成功的戰神級人物,而在正史的記載里卻達不到如此的高度。在陳壽著的《三國志 卷三十六 關張馬黃趙傳》里,所謂的西蜀五虎上將中,排名第五,整個傳記只有不足三百五十個字,而...
劉備臨終送給趙雲10個字,諸葛亮忌憚
眾所周知,成書於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雖然根據三國歷史而改編,基本符合歷史走向,其中卻摻雜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擁劉反曹。在小說中,曹操是一個典型的奸詐小人,令人憤恨;劉備卻是仁義的化身,代表著...
劉備死前說了10個字,趙雲沒有聽懂,諸葛亮聽完卻直冒冷汗
三國演義,是大家非常喜歡看的一本小說,它以三國時期的歷史為背景,呈現了那時的風雲變幻,將這些歷史人物塑造更加具體。不過,小說的創作,都會帶有作者本人的一些喜好和感情。三國演義當中,我們可以看到,...
三國人物在湖北當陽留下的痕跡
湖北省當陽市,經度:111.78,緯度:30.82,為宜昌市下轄市,位於湖北省中部,西鄰三峽,東連荊州,北通襄陽。當陽是荊楚重鎮、楚文化發源地之一。因位於荊山山脈之南,取山南為陽之意,故名當陽。...
為躲避曹操的追殺,劉備想出一個絕佳方案,以百姓為牆!
說起三國時期蜀漢陣營的領導者劉備,人們往往會被演義中描述的形象誤解,認為劉備為人十分仁義正直,他不僅愛民如子,更是為了匡扶漢室操碎了心。相比之下,曹操則就是竊取漢室的大奸大惡之徒了。然而即便是...
與曹軍交戰慘敗,劉備「帶百姓逃命」的真實目的?
有人說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只是感激。而帶百姓逃亡患難見真義,才是諸葛亮死心塌地追隨劉備的根本原因。在赤壁之戰前,劉備在隨時會被曹操追兵殲滅的情況下,堅持帶百姓一起逃亡日行十里。最終慘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