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三國12」《魏略》的超腦洞,為什麼諸葛亮主動向劉備求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顧茅廬的故事,太經典了。

只要中國人都知道,除非你不是中國人。

故事很簡單,劉備呆在荊州的時候,感覺自己身邊能打的人才很多,什麼張、關、趙;就是能文的人卻沒幾個,急需一個智囊軍師。

然後,打聽到諸葛亮。

劉備親自三次上門,最終請諸葛亮出山協助。

這個故事有個前提,就是劉備去請諸葛亮的時候,他們事先是沒有見過面的。

有本書叫《魏略》表示不服,它提出的觀點是:劉備、諸葛亮是事先見過面的,諸葛亮的能力通過劉備的員工測試。

為求得諸葛,劉備主動跑上山,去請諸葛亮。


書中是這麼說的:「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

亮乃北行見備。

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

這話的意思是說:當曹操平定北方之後,諸葛亮清楚荊州就會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於是,諸葛亮主動去找劉備求職。

劉備一看,有人來應聘,好好好,讓人接待一下。

後來,劉備發現諸葛亮是上等人才,就恭敬起來了,也有了三顧茅廬的故事。

關於《魏略》的這個說法,最生氣的就是諸葛亮。

簡直是污衊誹謗,亮乃高清之人,安能有此策?高級人才,還需要自己求職嗎?太不像話了。

亮有《出師表》為證: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到了陳壽《三國志》這裡,他果斷將《魏略》的說法剔除,採取我們熟知的三顧茅廬的情節。

歷史事實到底怎麼樣?該怎麼發生就怎麼發生了,還能怎麼樣。

我們現在要做的只是情理上的分析,也只是參考價值,而不能簡單的就認為是史

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先說劉備吧,劉備在荊州的時候,也老大不小了,各種人情世故都已經諳熟於心。

三顧茅廬這事情,他一般不會幹的。

很簡單啊,聽說一個人能力很好,你就跑人家家裡三趟。

那麼,招下一個員工、再下一個員工,你打算跑幾趟。

諸葛亮再出名,那也是口頭上傳傳的,當時並沒有真的實戰業績。

劉備如果輕易就這麼去請,萬一來個徒有虛名的人,那麼以後的團隊招聘怎麼辦。

所以,劉備這老江湖,不會輕易出馬。

再受諸葛亮,毫無疑問三顧茅廬必定會發生,因為他的智商遠勝過劉備。

但是,有件事情必然要發生,就是諸葛亮要見上劉備一面。

劉備是個識貨的主,真是寶貝,讓他跪請、哭求,他都能做到。

諸葛亮出了兩招,一是讓司馬徽(水鏡先生)、徐庶來宣傳,不過劉備沒怎麼鳥;二是諸葛亮直接出馬找了劉備,給劉備一份大禮。

什麼大禮呢?亂世,手中有一支部隊很重要。

劉備算很會招兵買馬的,諸葛亮讓他招到更多的人。

這下,劉備清楚了,這是個人才,我要定了。

諸葛亮出的策略,不僅常住人口有登記可招,還要招那些因戰亂成為流民的青壯年。

史書記載,劉備一下子就獲得大量的兵馬。

露了一手,諸葛亮就回家去了,以後就再也不找劉備了。

劉備在家等,時間一長就受不了,人才得挖過來,你不挖,別人會挖。

於是,三顧茅廬的故事真實的發生了。

當然劉備也不虧,諸葛亮有重大回禮——《隆中對》,一出手就成為團隊的戰略目標。

因此,史學界有人認為,三顧茅廬的確是發生了,但是沒有這麼簡單的發生。

實際上是劉備和諸葛亮的一次成功宣傳造勢:讓劉備能夠平衡團隊的爭議,不因招聘引發糾紛;讓年輕的諸葛亮有了較高的政治起點,以後去江東舌戰群儒的時候,資本已經槓槓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的這位鬼才,若非早逝,劉備定能一統天下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入川為劉璋討伐漢中張魯的劉備,藉口曹操進攻荊州,要回軍幫助孫權,要求劉璋給兵給糧。劉璋只給劉備一半的糧草士兵。劉備佯怒,裝腔作勢要回荊州,搞得劉備的內應張松信以為真,寫信勸劉備...

劉備三顧茅廬是假的?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南陽、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

劉備三顧茅廬是否真實存在?

三顧茅廬,這個被世代傳唱的經典故事,在史書《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卻是另外一個面孔,不是劉備親自上門邀請,而是諸葛亮的自我推薦。這多少讓喜歡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

原創|撈三國:跟劉備學學招高管

劉備三顧茅廬是家喻戶曉的故事,成為世間美談。今天,企業都視人才為資本,特別是卓越人才(TMA)。劉備生於當時47歲,而諸葛亮當時27歲,兩人相差20歲。我們就看看這位大叔如何面試這位小白的。劉備...

歷史上劉備「三顧茅廬」是否確有此事

「三顧茅廬」是指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建國立業的故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此進行了詳細描述,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求賢若渴的典型事例。但是史學家對此提出很多的質...

三國最大謊言 諸葛亮出山並非劉備三顧茅廬

三國故事裡,諸葛亮和劉備的佳話數不勝數,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三顧茅廬,劉備為了招攬人才,不惜前後三次前往臥龍崗,請諸葛亮出山,如此往復三次才得以成功,可見其求賢愛才之心,不過歷史上三顧茅廬確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