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知識點」曹操竟然是個熊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曹操字孟德,是沛國譙縣人。

這裡出現了第一個知識點:沛國是什麼地方?

所謂的「沛國」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他是漢代沛候的封地。

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沛國是皇親國戚罩著的場子,一個被稱為沛候的男人在這個場子裡收保護費。

到了東漢時期,沛國屬豫州管轄。

「州」類似於現代的省級行政單位,豫州省黨政府設立在譙縣,曹操正是譙縣人。

《三國志》中說曹操是漢代相國曹參的後人。

事實上,曹操可能根本就不應該姓曹。

曹操的父親名叫曹嵩,在朝廷中擔當太尉一職。

在古代,太尉是類似於現今軍委主席性質的大官!你一定會認為曹嵩真了不起。

然而在漢末,買官賣官逐漸成為官方許可的合法行為,所以曹嵩能當上軍委主席並不是什麼難事,也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曹操的爺爺名叫曹騰,曹騰是一名高級宦官。

沒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太監。

雖然本質上宦官和太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但東漢時期的宦官終究還是被閹割之人。

宦官怎麼可能有兒子呢?

所以曹嵩實際上是曹騰的養子。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一個嚴謹到近乎古板的人,他不是很喜歡爆料,在編寫《三國志》時,他省略了很多人的很多事。

在介紹曹操身世的時候,陳壽甚至模稜兩可的說:「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意思就是:「我可沒功夫研究曹操他爸爸到底是誰生的!」

陳壽嚴格篩檢歷史的同時,一些草根史學家也在編纂著有關於三國不一樣的歷史,我們稱這種出自草根史學家之手的歷史為「野史」。

各種野史是我們研究三國亂世時不可忽視的參考資料。

南宋時期,兒皇帝劉義隆閒得無聊,想研究三國,然而看到的卻是陳壽「閹割版」的三國史。

很多內容小劉皇帝就搞不懂了,比方說他也很好奇曹操他爸爸到底是誰生的,但是《三國志》里沒寫,怎麼辦呢?

於是小劉皇帝找來裴松之為《三國志》做註解。

裴松之是個類似於卓偉一樣的爆料愛好者,本著「查漏補缺」的原則,裴松之搜集了三國兩晉時期的大量野史,為《三國志》做了超級詳細的註解。

作為《三國志》的資料片,裴注已經和原著密不可分,是我們研究《三國志》時必看的參考資料。

那麼另一個知識點就來了: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呢?

總體來講,歷朝歷代對於裴注的批評要大於表揚。

原因是:裴松之不分優劣將他能夠找到的所有史料全都羅列在註解當中。

雖然讓原文得到充分擴展,但內容卻過於繁雜。

一些緋聞、謠傳性質的資料,甚至對讀者們造成了一定的干擾。

然而裴松之的貢獻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通過他的努力,讓三國兩晉時期的大量史料文獻得以保存。

雖然他在註解中羅列了繁雜的內容,但對於內容相衝突的史料,他能夠做到客觀公正的評判。

在註解中,隨處可見裴松之對各種歷史事件的分析與評價,充分展示了他「寧濫勿缺」的歷史觀。

裴注為後世的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讓我們能夠在各種史料的拼接篩選中,一點一點接近歷史朦朧的真相。

說了一大堆,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研究三國歷史時,不要過分依賴裴松之的註解,要理性篩選註解中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接下來就讓我們以《三國志•武帝紀》為例,看看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利用裴松之的註解。

關於曹操謎一樣的身世,裴松之爆了很多猛料。

裴松之注引《曹瞞傳》記載:曹操有個小名叫「阿瞞」。

《曹瞞傳》是孫吳政權編纂的,全書滿滿都是曹操的黑歷史,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告訴吳國民眾:曹操是法西斯!我們要打倒法西斯!

所以在看到註解中出現《曹瞞傳》的相關記載時,其內容十之六七都是緋聞和杜撰,我們看個熱鬧就行,不要太當真。

如《曹瞞傳》這樣的註解,屬於真實度不高,參考價值也不大的資料。

在閱讀《三國志》的時候,應該小心排查,以免踩雷。

裴嵩之注引《續漢書》記載了曹操祖爺爺曹節的身世,講了一個曹節與豬的故事,體現了曹節寬厚的為人。

然而曹操的祖爺爺發生了什麼事對我們研究曹操沒啥太大影響。

這樣的資料屬於真實度很高,但參考價值不大。

我們留作知識儲備就好。

關於曹操的身世,裴松之指:出在《曹瞞傳》和《世說新語》等文獻中,都曾記載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親叔叔。

結合曹操以及夏侯惇的傳記,我們不難發現這對基友的關係十分親密,究竟是什麼原因,《三國志》中並沒有明說。

但是,如果曹嵩真是夏侯惇的叔叔,那麼一切就說的通了。

並且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裴注中存在著大量類似的瑣碎資料,看似真實度存疑,卻可以很好的把一些斷片的歷史連接起來,需要我們認真發現,仔細分析。

《三國志》說曹操小時候是個熊孩子,很機靈,任俠放蕩,不好好學習。

針對這樣的描述,裴嵩之引用了《曹瞞傳》中曹操和他叔叔之間的一個故事,來證明曹操確實是個熊孩子:

說曹操小時候不好好學習,他的叔叔總是訓導他,還經常向曹嵩打小報告。

這讓曹操很討厭。

有一次,曹操在路上碰見叔叔,馬上倒在地上口吐白沫。

叔叔嚇了一跳,趕緊去告訴曹嵩。

曹嵩跑來一看,曹操卻好好的在一邊玩呢。

曹嵩就納悶了:「你叔叔不說你吐白沫了嗎?」

曹操回答:「那是因為叔叔不喜歡我,所以才那樣說我壞話。

從此以後叔叔向曹嵩打小報告,曹嵩再也不信了,曹操得以放開了嗨皮。

短短的描述讓曹操熊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

乍一看,《曹瞞傳》中的這段資料還真跟《三國志》對上了,難不成這是真事?

別急,在裴松之注引《異同雜語》中,記載了曹操的另一些事,明顯和《曹瞞傳》發生了衝突。

《異同雜語》中說曹操曾一個人擅自跑進大宦官張讓的家中,張讓發覺之後叫人去抓曹操。

曹操手舞短戟越牆而出,沒人能近他的身。

《異同雜語》還說曹操博覽群書,尤其喜好兵法,曾著兵法《摘要》,還曾為《孫武》作注。

對比兩本史書中相互矛盾的說法,我們可以發現:《曹瞞傳》專注於曹操不好好學習的特點,說曹操是熊孩子;《異同雜語》專注曹操任俠放蕩的特點,說曹操博覽群書,是個有為青年。

那麼哪種說法更真實一些呢?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因為曹操年少放縱,所以當時的人們大都認為這孩子多半是廢了。

只有喬玄認為曹操與眾不同,並稱讚曹操是濟世之才。

喬玄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異同雜語》中的說法給了我們很好的解答,因為曹操看似不好好學習,實則術業有專攻,喜歡研究兵法,所以得到喬玄的賞識。

結合《三國志》的上下文,曹操年少任俠放蕩不招人喜歡,卻又能得到喬玄的賞識,對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矛盾的情況,《異同雜語》中的說法顯然更靠譜,可信度更高一些。

裴注中有很多這種不同說法間存在矛盾的現象,一些矛盾特別明顯的內容,裴松之會給出自己的看法。

但大部分情況下,這些矛盾需要我們結合《三國志》原文來做理性的分析。

至此,曹操的童年就相對清晰了:他的父親曹嵩有極大可能原姓夏侯。

曹嵩被曹騰收養,最後做了太尉。

曹操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是一個官富二代。

從小任性放縱,喜好兵法,深受名士喬玄賞識。

相信有了這篇文章的幫助,讓大家在閱讀《三國志》的時候可以更方便一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探孟德身世,夢三國霸主

關於曹操的出身,史書記載模糊不清。主要是因為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養子的緣故。所以我們先要弄清楚曹嵩的身世,這就要從曹騰說起。眾所周知,曹騰是東漢的大宦官,在歷史上名氣雖然沒有後來明朝的大宦官...

曹操身世之謎:一代梟雄曹操有著什麼神秘身世

有一部描寫曹操的電視劇近日上映了,該劇定位為「歷史正劇」,劇本請「多位權威歷史學家把關」,通過「多個部門的審核」,作為一名曹操的粉絲,對這部電視劇自然早已翹首期待。但只看了前兩集就讓人大跌眼鏡,...

曹操是宦官之後嗎?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曹嵩,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曹騰是東漢中後期有名的宦官,那麼曹操真的是宦官之後嗎,學術界對此又有什麼...

曹操15個老婆和32個子女下場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姬姓曹氏,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

曹操身世之謎:曹操姓夏侯的說法從何而來?

世人喜捕風捉影,因曹操祖父曹騰是宦官,認為曹操是夏侯家族的後代。曹氏、夏侯氏都是譙縣(今安徽亳州)大族,今天當地留下的有曹氏家族墓群、規模宏大,也有很多以夏侯命名的街道、古蹟,可見兩個家族都很龐...

曹操謎團:曹操真的應該姓夏侯嗎?

曹騰「少除黃門從官」,從小就做了太監,自然不會有兒子的了。而他又偏偏在太監的位置上做出了成就,「歷事四帝,未嘗有過」,一直升到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官做大了,這偌大的家業和爵祿該誰繼承,倒成了...

宦官之孫——阿瞞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生活於東漢末年,漢族人。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怎樣讀經典|《三國志》

怎樣讀《三國志》沈伯俊 | 文 《三國志》是西晉史學家陳壽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為「前四史」。應該指出的是,《後漢書》儘管所記歷史在三國時期之前,卻是南朝劉宋時期...

曹操是如何變成奸臣的?

珵素白臉曹操一直是人們心中典型的奸臣形象,每每提及曹操,人們想到的,最多的就是其奸詐的性格。明清時期的戲劇、小說中更是在曹操的這一性格上大做文章,以至於當時的人對曹操基本沒有好感。無論是聽書還是...